csit95217
|
|
« 回覆文章 #2 於: 2014-07-29 18:48:33 » |
|
我這半年內陸續買進 7x50、10x50、16x50 評比心得供參考: 1.觀星不可能看清楚行星, 所以退而求找星雲、星團才有意義. 這是因為焦比不夠. 16x50 已經超過手持極限, 所以單一的星點都晃來晃去, 10x50 手夠穩可堪用. 7x50 在貓鼻頭可直接找到 M31, 在高雄市區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看過多次容易的 M42, 範圍則因水氣與光害反射, 大小有伸縮. 金牛座的 M45 肉眼都可直視就不在話下. 2.同一支望遠鏡轉做賞鳥、地景用, 主要在光量與清晰度, 只要不太差的差別不大. 我從以前老日本製、中東品牌到初期大陸產品一直到近期產品都試過. 所以標定光學規格後, 手上三隻全都及格. 我不迷信名牌, 從不考慮高單價貨, 但是低於NT$2000以下的廉價品就別問了. 3.星體發亮會影響散光者的視覺, 經常看到疊影; 地景晦暗時再高級的光學產品也沒輒. 別錯怪望遠鏡不良!
目前自用三支選定 7x50 的穩定做尋星用, 16x50 藉三腳架讓左鄰右舍觀月球表面, 各司其責! 套句攝影術語 - 10x50 焦段重複, 如有興趣 NT$1500 不含郵可轉手. 三隻全部都是選氮氣防霧, 物鏡與目鏡都是 MFC 多層膜, 中間稜鏡都是最高透光率的 BAK-4, 所以都是高亮、銳利, 出朣距都在 16~20mm; 出朣徑至少 5mm, 因為我考慮過戴眼鏡消除散光的要求. 因為來自不同品牌, 僅提供規格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