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貓咪
|
|
« 回覆文章 #233 於: 2021-06-24 10:29:14 » |
|
民國60-70年代的天文社啊! 真懷念!!
小貓是民國64年 (1975年) 暑假,首次下海踏入業餘天文藝能界.....
民國65年加入光武工專 天文社. 當年也因國中在操場上,撿到一顆雷虎15級 引擎! 也開始在專科玩手控飛機,同時創立航空模型社(和當時社長的爸爸創立的飛龍俱樂部,在關渡山下的平原私人飛行場,趁空檔練習U控機.那是每個星期六下午的活動.RC機是玩不起,當年國內也不開放無線電遙控器.)
當年天文社在65年暑假,因指導老師和天文社的學長們努力下,學校撥下了6000元經費,購買了日本進口的6公分折射赤道儀. 供應給天文社活動觀測用. 後來記得在天文社,有看到俞老師在72年時,有購買一部美國MEADE的10吋反射牛頓赤道儀.
小貓當年入學後 ,有幸第一批接收這部日製的天文望遠鏡.雖然只有6公分口徑.但性能卻很優異! 在往後兩年,小貓在天文社內組織一個小小的太陽黑子觀測小組.每天輪流在中午觀測太陽黑子. 這是當年天文社最初的天文觀測.還有就是每個星期五晚上,會將小望遠鏡搬到學校前的花園舉辦天文觀測會. 讓學校的師生能夠在下課後,能自由參加這個天文聚會.並宣傳天文社的存在. 這應該是當年,大專天文社最普遍的天文活動方式.
民國65年,台北市科學館舉辦了航太展.以慶祝當年美國維金號太空船降落火星的創舉. 這是小貓第一次接觸到國內大專天文社團.當年各天文社幾乎都是自己研製天文望遠鏡. 第二年暑假參加了清大舉辦的第一屆全國大專天文社團營. 那時才更深入了解國內各天文社的活動和第一次看到圓山天文台外的清大天文台(自製16吋卡式鏡). 那時深深感受到國立大學的天文社團研製能力!
回到學校後,小貓接了社長,並開始將天文社朝向天文攝影和野外觀測的領域,並開始和圓山天文台幾位前輩學習,製作10公分口徑反射天文望遠鏡(磨鏡.不過當年社內想磨鏡的社員不多,所以 在社內推廣失敗而作罷!) 因為關渡山上,特別是學校大成館後的操場(北投方向),光害非常低! 所以變成天文社認星訓練和活動的最佳場所.也因夏天的銀河非常清晰明亮! 當時記得可以肉眼看到近6等暗星. 所以也開始固定天文攝影發展.當時小貓又想到和攝影社合作,借攝影社團的暗房,學習底片和照片沖洗作業導入天文攝影.所以民國68年在學校內組織攝影社和天文社的社員前往圓山天文台作月食觀測達到高峰.
那時和大學天文社較常接觸的是中原理工學院,淡江文理學院和文化學院華岡天文社.但總是覺得大學天文社的社員不如專科生的熱情.感覺大學天文社員很忙,外務很多! 他們也認為我們是高中生吧?! 不太理會我們..呵呵呵.....
當兵回來後,進入了民國70年代. 此時的業餘天文和天文社活動和60年代已經完全不同! 因為國內開始有人引進日本,美國天文器材到台灣.在業餘天文方面 ,有雜誌社開始推廣天文攝影,所以民國70年代末,開始有一批年輕的高中和社會天文愛好者轉向天文攝影發展! 在學校方面,有許多師專轉型為師範學院.高中天文社團也開始發展起來.師大地科系也發展天文組,培育天文教育師資.
民國73年工作一年後,因對天文攝影有興趣,所以進入文化大學的印刷系(國內唯一的印刷攝影工學院系所),此時年紀比較大了,所以開始學習攝影化學.並和當年剛回國的日本千葉大學攝影工學系的幾位老師,學習攝影光學理論,測量底片濃度的技術,也因都是日文文獻資料,所以發憤學了2年日文.另外千大攝影工學系所是當時日本富士底片和櫻花底片的研究重鎮,所以學校的研究設備都是廠商贊助的最新機器。小貓當時,老師給的拷貝資料都是這些廠商的研究文獻。
在大三加入華岡天文社. 天文社人才濟濟.也了解到大學天文社的外務真的很多!! 很多學有專長的社員接了很多山下公司的天文教育或訓練活動,所以不像小貓,每天在社辦打瞌睡,混時間 幾乎都隱居在山上.......呵呵呵..華岡天文社也因屬於自然科學社團,所以幾乎是物理系學生為主幹.也因這樣,小貓也會偶而混在氣象系和物理系旁聽課程(當年有天文物理的課程). 加上76年的哈雷彗星,當年在山上也是熱鬧滾滾...還和圓山天文台一起追到南台灣的墾丁.
此時和校外天文社接觸較多的,如中正高中的天文社(因當年的社長是小貓的鄰居). 畢業那年,就加入永光儀器公司.
進了永光儀器建立了研發部門. 開始將所學轉向商業運作.所以因開發天文系統業務關係大量和高中,師範學院,師大地科系的老師開始接觸. 那時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在民國80年初期,一些公立高中開始流行建立天文台.並開始將天文導入升學管道.這和當時大學也開始設立天文研究系所有關.當這些研究所畢業生進入高中教學時, 老貓感受到當年高中天文社設備反比大學天文社的設備好! 同時更專業(參加科展.推甄所需等等)... 90年代後更是如此.大學開始主導高中天文教育,所以研究設備開始在高中天文台發展...此時天文社的發展和小貓當年的天文社在本質上已經大不相同.
天文台的設備建立太過專業,複雜....學校天文台硬體變成是學校對外的宣傳主力. 但是軟體上先天的缺乏和升學當道,加上多數高中天文社員的基礎不足,許多老貓眼中的好設備因天文台內的高熱高濕,高汙染的環境下 ,又缺乏專人維修照顧和後繼維修預算的投入....設備慢慢損壞也無人處理...
特別是大型反射鏡,多半都是現在最流行的開放式內置修正透鏡型反射鏡+全自動的周邊控制子系統等等(這些複雜的子設備是否必要? )....反射鏡的電腦控制設備運作維修耗損 和 多年後 光軸偏移 和 鏡面氧化重鍍! 這在維護人手不足的學校天文台, 是否能夠在多年後還維持正常運作? 這都是隱憂. ....
想想小貓當年 處於在那物力維艱,清澀的天文社時代啊! 真懷念!!
圖1: 民國70年的時候,圓山天文台+天象館 舉辦第二屆天文儀器展. 小貓也共襄盛舉. 拿自己的儀器來展覽. 由圖片可以看到,小貓的AR赤道儀還沒有安裝極軸鏡.主因是極軸鏡貴屎人! 沒錢買! 同時那時還沒有使用極軸鏡的習慣!(當年拍攝天文攝影,如天文台內的五藤望遠鏡都是無極軸鏡設計.所以初期大部分觀測或攝影時,都是用飄移法快速校對.現在的小貓們應該很難想像吧! )
圖2:民國67-69年代,小貓的自磨鏡和組裝10公分反射赤道儀 (赤道儀是購置當時繼三重 國民光學後,天文同好個人(樊繼勝先生)創立天龍社的商品).這也是小貓放置在家裡陽台,要觀測時搬到室外,也是首次學習觀測變星的器材. 可惜當兵之前,就趕緊賣給別人了.
曹大貓咪 2021 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