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角軸的平衡要做在那邊 ??
我是覺得圖上藍箭頭 是重心位置 , 至於好不好 可能要問懂力學 ..
另個問題是 , 為何要平衡 ??
如果馬達夠力 就算不平衡 , 當定位還是定位 , 要平衡應該和馬達載重時力距有關 ,
所以看攝星都不弄重槌 , 應該相機夠輕 只要馬達夠力 , 沒平衡也不是問題 .
至於真的 "全平衡" 下能增加多少載重?? 可能得看有沒 週期誤差等資料 ,
如同看車子討論 , 懸吊來說 不外 雙a 多連桿 到 altis 一說很差的扭力粱
扭力粱 一般這機構是小車在使用 , 空間小所以可讓後座車室大 保修容易 , 但過彎時會不好 .
但對一般使用者來說 , 可能跟本不會發現差異 .
所以這 平衡 到底 我們會不會真的發現差異? 萬一 這台本來馬達就不夠力??
那這設計應該以沒增加太多. 不知道天文學有沒 赤道儀這些 paper ?? 可以說為何如此改?
我們做ic 看 intel 弄 3d mos 都是有原因的改 .
但有可能有一好就有另個缺點 .
我是覺得大貓說 撞到可能性是大問題,
否則德式赤道儀一堆廠商怎不改?
不過有廠商喜歡試新方法 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
望遠鏡光學 不外 折, 牛反, 但變化多是 折反 .
有嘗試才會讓我們學到優和缺 .
~~如果馬達夠力 就算不平衡 , 當定位還是定位~~~
但是如果有些微的震動在不平衡時候,
阻尼整定的時間需加長,
攝星儀一般焦長短視角較大所以看不出震動的問題。
另外,我認為這樣設計會多出一個分力矩
[(W1+W2)/2](a1+b1)cosA1cosA2
W1:重槌重量
W2:望遠鏡端重量
A1:仰角
A2:赤緯角度
W1,W2,A1是定值,但是A2卻是一直在變,所以平衡就會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