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13:50:01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2 [3] 4 5
  列印  
作者 主題: 冷卻EOS 350D降溫、功率與結露測試  (閱讀 84689 次)
嘟嘟
流星
*
文章: 22


« 回覆文章 #30 於: 2012-12-22 16:53:51 »

2012/12/20致冷測試,12/22再次開啟350d檢視,發現CMOS背面下方仍在積水中..... Shocked
« 最後編輯時間: 2015-04-10 00:28:49 由 嘟嘟 » 已記錄
genome
恆星
****
文章: 386


« 回覆文章 #31 於: 2012-12-22 21:27:27 »

DSLR的CMOS不像冷卻CCD的CCD那樣進步緩慢
DSLR的CMOS效率其實非常好,所以才有突飛猛進高ISO能用
再實用下DSLR高於28度就不再適合長曝(這時一定要倚賴冷卻)
每降10度造訊會少一半,再低於10度下有良好冷卻時造點很少
0度基本上可以不用減了,反觀CCD 0度還有一堆造點勒

換個角度想 也可能是因為DSLR的CMOS quantum efficiency 不夠高或熱雜訊高 所以冷卻到攝氏零度或個位度數時雜訊就很少
儀器級的CCD/CMOS 比如說Caliper IVIS 100裡面用的那一塊CCD (1"x1", back-thinned, back-illuminated, 不知道哪一家出的)
工作溫度冷卻到-90C以下 結果每天晚上還必須定時拿來偵測cosmic ray 以校正儀器背景雜訊
曝光60秒以上一定會有幾個雜點跑出來

小弟想若把相機用隔熱材料關起來(比如說保麗龍 但不需要完全密封) 裡面用乾冰降溫 可能會讓溫度降得夠低 又避免結霧的問題
常壓下乾冰的昇華點是在-80C左右 所以常溫常壓下乾冰會直接汽化
汽態的二氧化碳比空氣和水氣重 所以容器內水氣不太會進來 就算水氣進來也因溫度夠低所以不是凝結成水滴
小弟做實驗常會用到乾冰 冰桶裡面有乾冰時其實裡面沒有結霜或凝結水 等到乾冰化盡後 水才慢慢凝結在溫度還低的冰桶內壁
所以拍完照後把相機拿出來趕快用暖暖包回溫 再吹吹風 應該也不太會結霧
但是拍照過程中CMOS面會不會結霧 可能要試過才知道
« 最後編輯時間: 2012-12-22 21:30:06 由 genome » 已記錄
惺芸大濕
王家貓奴
銀河系
******
文章: 6682


觀星會是個培育飛羽攝影人才的專業網站


« 回覆文章 #32 於: 2012-12-24 11:33:00 »

不對喔高QE才有純淨的高ISO能用,根據移份大帥貼的表隔
NIKON的D800 QE將近60%反觀所有35MM規格的CCD QE真的少的可憐
CCD這種東西已經被商用排除變得很極端,高效能都是特殊CCD科研用
業餘用的就普普因為賣得少誰會有動力去研究新的製成?
冷卻這問題以8300來說起碼要冷到-20以下才有CMOS冷到0度的效果
(根據北門狂人建議柯達CCD要冷到-45讓CCD反黑,阿哉這是啥意思沒看過CCD會變黑的)
這因該只能怪柯達CCD燥訊過大,早期有用SONY的冷卻CCD人家冷到0度也是嚇嚇叫
真的用乾冰問題還蠻多的,相機也有工作溫度整台去冷凍也不知道像機會不會往生?光是快門跟反光鏡會不會凍死就是一個問題
再來是無法控制溫度,然後依然有CCD/CMOS表面跟外氣接觸結冰可能,或許可以加裝2吋接管前封濾鏡作緩衝但是前面問題要先
確認才有辦法用乾冰
« 最後編輯時間: 2012-12-24 11:43:41 由 梅小花 » 已記錄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29



« 回覆文章 #33 於: 2012-12-24 11:52:27 »

早期CCD 都是日本技術 當年台灣只有HMC 華隆微有開發CCD , 我隔壁部門就是做CCD , 但是後來收
後來日本 CCD 一直稱霸市場 , 宜霖  原相都是剛開始做CIS ..但早期很慘..
CMOS sensor 是後來才起來.. 還一個工研院電子所朋友在原相慘時離開. 誰知道隔些年原相就發了.

CMOS sensor 可能後電路+ process .. 我只知道 CMOS sensor 和 memory 一樣都有DUMMY CELL 可去修補,
 不過 目前來說 cmos sensor , ccd dark current 得做這方面, 才知道那個 dark current小.

sensor dark current 夠小+  sense Amp 電路夠好, 才能得到好結果.


* cmos ccd.pdf (130.92 KB - 已被下載 392 次.)
* 基于CCD CMOS的 sensor tech.pdf (140.28 KB - 已被下載 333 次.)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Elmar
行星
***
文章: 119


« 回覆文章 #34 於: 2012-12-24 18:22:08 »

不對喔高QE才有純淨的高ISO能用,根據移份大帥貼的表隔
NIKON的D800 QE將近60%反觀所有35MM規格的CCD QE真的少的可憐

抱歉再離題一下,請問是不是代表D800改濾鏡來作天文攝影滿不錯的?

另外我在想,抽真空加氮氣也許可以在上山外出照相之前在家就作好,然後制冷真空腔可保持乾燥一兩天應付冷卻拍攝天文的全程,不知是否可行? 這樣就不用準備portable帶出去的抽氣充氮的設備了。
已記錄
曹大貓咪
正式會員
銀河系
******
文章: 9808


台灣 桃園 大溪天文台   位置 :東經121度16分50秒  24度53分50秒


« 回覆文章 #35 於: 2012-12-24 20:11:02 »

好像回到70年代的氫氣增感的天文攝影年代....
已記錄
Elmar
行星
***
文章: 119


« 回覆文章 #36 於: 2012-12-24 21:03:01 »

好像回到70年代的氫氣增感的天文攝影年代....

哈哈哈,說得好! Cheesy
已記錄
惺芸大濕
王家貓奴
銀河系
******
文章: 6682


觀星會是個培育飛羽攝影人才的專業網站


« 回覆文章 #37 於: 2012-12-24 21:40:42 »

不對喔高QE才有純淨的高ISO能用,根據移份大帥貼的表隔
NIKON的D800 QE將近60%反觀所有35MM規格的CCD QE真的少的可憐

抱歉再離題一下,請問是不是代表D800改濾鏡來作天文攝影滿不錯的?

另外我在想,抽真空加氮氣也許可以在上山外出照相之前在家就作好,然後制冷真空腔可保持乾燥一兩天應付冷卻拍攝天文的全程,不知是否可行? 這樣就不用準備portable帶出去的抽氣充氮的設備了。
D800的問題我明年回答你
已記錄

嘟嘟
流星
*
文章: 22


« 回覆文章 #38 於: 2012-12-25 00:10:40 »

不對喔高QE才有純淨的高ISO能用,根據移份大帥貼的表隔
NIKON的D800 QE將近60%反觀所有35MM規格的CCD QE真的少的可憐

抱歉再離題一下,請問是不是代表D800改濾鏡來作天文攝影滿不錯的?

另外我在想,抽真空加氮氣也許可以在上山外出照相之前在家就作好,然後制冷真空腔可保持乾燥一兩天應付冷卻拍攝天文的全程,不知是否可行? 這樣就不用準備portable帶出去的抽氣充氮的設備了。

請問 Elmar 您是否用類似這個方式密封+冷卻嗎?
http://stargazerslounge.com/topic/131095-adventures-with-dslr-cooling/

不知道現在的 NIKON D800是否還有mode#3的操作問題嗎?
« 最後編輯時間: 2012-12-25 00:14:30 由 嘟嘟 » 已記錄
惺芸大濕
王家貓奴
銀河系
******
文章: 6682


觀星會是個培育飛羽攝影人才的專業網站


« 回覆文章 #39 於: 2012-12-25 00:45:51 »

大帥說他不擔心#3問題因該很早就沒了吧
已記錄

閉關中的新手
星團
*****
文章: 4306



個人網站
« 回覆文章 #40 於: 2012-12-26 00:32:32 »

晚上做了一個測試...
我的測試結果有點不同!

室內溫度20度. 溫度計是電子式,測溫棒的線是直接貼在冷卻晶片後面.
3V,6V,9V...電壓越大,溫度越低. 3V時大約-1度左右 ,9V時卻可以到 -8度.
但12V時溫度反而升高一些... -6度.
我猜應該是散熱不夠,導致溫度反而升高一些.

基本上能夠低於15度,相機CMOS熱噪的情況就可以大大改善.
但我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冷卻的溫度,無法傳到CMOS.
我是透過銅片連結CMOS和冷卻晶片.

但是妙的是...
冷卻晶片若是-8度,貼上銅片後,溫度測量升高變成2度,
而CMOS端的銅片實測則是12度...這...
已記錄

嘟嘟
流星
*
文章: 22


« 回覆文章 #41 於: 2012-12-26 11:02:08 »

晚上做了一個測試...
我的測試結果有點不同!

室內溫度20度. 溫度計是電子式,測溫棒的線是直接貼在冷卻晶片後面.
3V,6V,9V...電壓越大,溫度越低. 3V時大約-1度左右 ,9V時卻可以到 -8度.
但12V時溫度反而升高一些... -6度.
我猜應該是散熱不夠,導致溫度反而升高一些.

基本上能夠低於15度,相機CMOS熱噪的情況就可以大大改善.
但我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冷卻的溫度,無法傳到CMOS.
我是透過銅片連結CMOS和冷卻晶片.

但是妙的是...
冷卻晶片若是-8度,貼上銅片後,溫度測量升高變成2度, 而CMOS端的銅片實測則是12度...這...

閉關修煉前輩的實驗很正常啊,因為加上銅片之後,銅片變成了(加大)吸熱器,源源不斷的從室內20度c空氣中吸取熱量同時除溼。要讓冷卻能力傳導不散失,請在銅片上包覆絕熱材料。所以專業ccd以抽真空來達成斷熱的效果,阻絕外部熱量進入冷卻區域,以目前冷媒式冷卻方式,功率3w的冷卻頭即可冷卻到-178度c。
« 最後編輯時間: 2012-12-26 11:05:27 由 嘟嘟 » 已記錄
閉關中的新手
星團
*****
文章: 4306



個人網站
« 回覆文章 #42 於: 2012-12-26 11:08:02 »

那有啥麼平價且容易取得的包覆絕熱材料呢?
已記錄

惺芸大濕
王家貓奴
銀河系
******
文章: 6682


觀星會是個培育飛羽攝影人才的專業網站


« 回覆文章 #43 於: 2012-12-26 11:12:53 »

用風扇吹銅片可以嗎
已記錄

嘟嘟
流星
*
文章: 22


« 回覆文章 #44 於: 2012-12-26 11:23:37 »

那有啥麼平價且容易取得的包覆絕熱材料呢?
絕熱材料,書局有賣的「珍珠板」是也....

關於抽真空一事,請不要整台相機包到真空腔中,電路上的非固態元件,例如閃燈的那一顆大電容,在真空狀態下充電,會當場爆掉的。
電路防露的部份,只要密封+除濕劑(量要夠),就可以撐上好一陣子~數年,也不用一直灌氮氣或乾燥空氣,我設計在ccd封裝玻璃外到機械快門間之區域灌乾燥空氣,是因為那裡為對外開放完全無法密閉,才出此下策的。
已記錄
頁: 1 2 [3] 4 5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