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貓咪
|
|
« 回覆文章 #26 於: 2012-04-10 14:22:18 » |
|
ㄏㄏ...感謝感謝!
老實說來,看官就聽偶老貓老人雜唸一下...hata兄說得並沒有錯! 最好的方法就是盡量縮到最小體積和面積,降低高度到最貼近主鏡...這樣的系統是將主機低頻的震動和外來的風壓,人走動的影響降到最低.就像以前的天文台,主鏡旁邊的導星鏡架方式.它有天文台保護,將外在氣象的震動降低.
在野外並沒有天文台的保護.四週來的風壓和人為震動,機械的力距平衡和馬達的低頻震動,它都要概括承受,往往是赤道儀長時間的失敗殺手...
在我們使用導星系統時,如果是小赤道儀模式,對於以上的影響就粉敏感.特別是載重多的時候.一點點風壓或人的震動,其頻率就容易造成共振加大而導至追蹤失敗.所以hata兄要去除越高的載重是對的.所以小赤道儀多半採用觀測板平行式是降低垂直重疊架法的缺點.這不論是高山無風狀態或山下的情況都適用.不過觀測板的平行架法有其衍生的問題也粉多,以後有時間再聊...
如果是中型或中大型赤道儀,本身的設計就會有吸收內部共振的能力優於小赤道儀的優點.所以要有一個條件,載重若在廠稱最大負載的容許量內,中大型赤道儀本身會有相當程度的抵抗風壓特點,所以這一點在架設大赤道儀時,比較會有更高的架設彈性(可垂直架設或平行架法,看載重和器材而定)...
但若是架設負載超過其內部吸收的容許量,那不管是大還是小, 一超過其吸收臨界值,照樣風來就搖晃...
所以老貓以前常會說,赤道儀負載不要超過廠稱的2/3,這不單是考慮了操作愛機,對赤道儀應有的保護, 在自動追蹤下,也降低導星系統的負擔和降低失敗率.
所以對於小赤道儀和中大型赤道儀的導星負載,小赤道儀的架設會比中大赤道儀困難許多...
最後就是使用者的習慣,操作...如果力距平衡不是粉理想,在攝影或觀測途中,在鬆開和固定赤道儀的動作都粉粗魯,還有就是有人喜歡在外露齒輪上牛油...最後是拆解時先不拆主鏡,反而喜歡先拆重錘或先安裝主鏡不裝重錘程序相反,這都是直接或間接影響導星性能的殺手之一...唸太多了,真歹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