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08 22:44:00 幫一位鄉親設計一個輕量的導星裝置,主鏡是8公分鏡,焦比約4.8...導星鏡採60220的重量...
在不影響GPD的載重下及不增加成本情況下,老貓把尋星鏡去除,裝上一平台和自由雲台(或微動雲台).安裝STV和E-FINDER(100mm焦長).剛好平衡整個鏡筒重量.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Hata 於 2012-04-08 23:09:20 架這麼高.............好嗎? 8)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Zoar Chuang 於 2012-04-08 23:30:43 曹大
噗~~ 這樣風吹大一點就會晃了 平台以上的機構是模擬60220+導星器的重量嗎?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09 01:05:47 答對了!如本文說明,這是經過相彷60220系統大約重量作配重平衡主鏡的問題摸擬。如果真這樣用我會動用e finder功能在無風高山真的實地測試,不過可能沒機會。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09 09:51:15 早上再換裝另一種方式...這比較花錢了.... ??? 但安裝小導星鏡,用手試搖一下,非常穩定! 只是...再想想不花錢的方法... ::)??.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cuteip 於 2012-04-09 09:59:44 太壯觀了吧!!! :o :o :o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09 10:05:09 嗯.....狀觀還好...因為主鏡太小的關係. ;D..如果是10-12公分主鏡就不狀觀了....但還是....要花點錢..... :P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惺芸大濕 於 2012-04-09 10:05:20 我現在導星都沒在用微動雲台了,直接固定在額外的固定點上
一來重心低二來剛性夠~啥說會找不到導星!那是導星器問題 換一台吧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09 10:06:11 你們這些壞朋友. ;D.....真是...我都說不要花錢了.... :-[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惺芸大濕 於 2012-04-09 10:09:35 還有用平行架設也是解決方式
不一定都要用烏龜疊疊樂的方式 有人說會不好平衡~那是唬爛的我用了n年也沒有哪裡不好弄 照片都可以去科博館展覽了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09 10:12:08 壞朋友!壞喵喵!! 再花錢買觀測版!!!! 雖然我也讚成這樣組合!! 哇哈哈!!!! ;D
這樣的組合,就算在陣風下的大佳公園運轉,STV所顯示平行式導星系表現出的穩定..GM8-K赤道儀這樣的安裝,重錘拉到底是特別要測試力距在非常敏感情況下,特別是有風的狀況(冬天的東北季風戶外吹襲下) 作整體穩定性測試.這對GM8-K自動追蹤修正性能測試非常重要!! 不過一句經驗說,這要依不同的組合,載重和環境去修正.世界上沒有一種可以恆定對應各種所需的組合.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惺芸大濕 於 2012-04-09 10:22:13 喵~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09 10:28:39 哎...越換越花錢....偶輸了....真是壞喵喵.....這隻 粗勇之 機械喵喵3號 正在抬頭看星星囉.不怕可怕的東北季風,老貓都冷到縮到車內了. 8)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Hata 於 2012-04-09 10:43:01 早上再換裝另一種方式...這比較花錢了.... ??? 但安裝小導星鏡,用手試搖一下,非常穩定! 只是...再想想不花錢的方法... ::)??. 看到架這麼高, 真的捏了好幾把冷汗.......而且還很花錢.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Hata 於 2012-04-09 10:45:05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09 10:54:42 要怎樣組合,我沒太多意見...要看苦主的心意了..對應這種小口徑的主鏡,我是喜歡觀測板的平行架設...我都試架給苦主看...把優缺點加以告知,就看苦主的意見囉... 8)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Zoar Chuang 於 2012-04-09 14:45:39 就在剛剛決定了
主鏡改抱箍即可 我有大雲台可以乘載主鏡、導星鏡、巡星鏡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Hata 於 2012-04-09 16:11:58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09 19:28:05 導星鏡各種安裝都可自行測試,就可以了解其中優缺點.如老貓小鏡和大鏡其導星鏡系統安裝都不一相同.入門者都可以自己親自試跑看看,看其結果便可了解...
圖一:vixen new atlux赤道儀+8公分EDT主鏡+nikkor300mm F4.5 ED導星鏡+STV 採觀測板式架法 圖二:vixen AX delux赤道儀+PENTAX125SD主鏡+nikkor300mm(+2x 增距鏡) 600mm ED導星鏡+STV 採垂直架法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10 11:37:10 前晚收到以前委託日本老友幫我找的一塊vixen 老 atlux專用導星板(烤漆版).二話不說,昨晚鏡框改為標準vixen 鏡筒框和鳩尾座,上下固定此觀測板組成導星平台...導星鏡還是老nikkor 300(600)mmF4.5 ED .和PENTAX125SDHF(F6.4)/ADX/STV 整體經過三次實戰操作.非常穩定好用...就此定裝正式服役! 壞喵喵.以後我都會帶此作為標準裝備和你的125SDP/EM400一起作伴嚕(現今國內只有兩部P125SD,真是悽涼....)...想想再操個10年PENTAX/VIXEN,也值回票價了...也就是說,60幾歲後就賣了,哇哈哈.....
文字稍作說明,給鄉親作參考...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惺芸大濕 於 2012-04-10 11:49:18 喵~用pentax撞機率微乎其微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Hata 於 2012-04-10 11:50:13 前晚收到以前委託日本老友幫我找的一塊vixen 老 atlux專用導星板(烤漆版).二話不說,昨晚鏡框改為標準vixen 鏡筒框和鳩尾座,上下固定此觀測板組成導星平台...導星鏡還是老nikkor 300(600)mmF4.5 ED .和PENTAX125SDHF(F6.4)/ADX/STV 整體經過三次實戰操作.非常穩定好用...就此定裝正式服役! 壞喵喵.以後我都會帶此作為標準裝備和你的125SDP/EM400一起作伴嚕(現今國內只有兩部P125SD,真是悽涼....)...想想再操個10年PENTAX/VIXEN,也值回票價了...也就是說,60幾歲後就賣了,哇哈哈..... 對ㄚ, 還是用鏡筒框吧, 另外如果是使用STV, 那個微動也不需要了...省高度省重量省錢 ^^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10 11:52:48 no!微動雲台是絕對必要的裝備!!抱歉! 別人用不用微動雲台,我沒意見!但我必用微動雲台,這點是我用導星這十幾年來的堅持歐...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Hata 於 2012-04-10 11:55:51 no!微動雲台是絕對必要的裝備!!抱歉! 別人用不用微動雲台,我沒意見!但我必用微動雲台,這點是我用導星這十幾年來的堅持歐... 了解了解 ^^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10 11:56:56 ㄏㄏ...Hata兄, 這是我的壞毛病之一,不要介意歐...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Hata 於 2012-04-10 12:12:40 老貓大怎麼這麼說, 太客氣太客氣啦. :)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10 14:22:18 ㄏㄏ...感謝感謝!
老實說來,看官就聽偶老貓老人雜唸一下...hata兄說得並沒有錯! 最好的方法就是盡量縮到最小體積和面積,降低高度到最貼近主鏡...這樣的系統是將主機低頻的震動和外來的風壓,人走動的影響降到最低.就像以前的天文台,主鏡旁邊的導星鏡架方式.它有天文台保護,將外在氣象的震動降低. 在野外並沒有天文台的保護.四週來的風壓和人為震動,機械的力距平衡和馬達的低頻震動,它都要概括承受,往往是赤道儀長時間的失敗殺手... 在我們使用導星系統時,如果是小赤道儀模式,對於以上的影響就粉敏感.特別是載重多的時候.一點點風壓或人的震動,其頻率就容易造成共振加大而導至追蹤失敗.所以hata兄要去除越高的載重是對的.所以小赤道儀多半採用觀測板平行式是降低垂直重疊架法的缺點.這不論是高山無風狀態或山下的情況都適用.不過觀測板的平行架法有其衍生的問題也粉多,以後有時間再聊... 如果是中型或中大型赤道儀,本身的設計就會有吸收內部共振的能力優於小赤道儀的優點.所以要有一個條件,載重若在廠稱最大負載的容許量內,中大型赤道儀本身會有相當程度的抵抗風壓特點,所以這一點在架設大赤道儀時,比較會有更高的架設彈性(可垂直架設或平行架法,看載重和器材而定)... 但若是架設負載超過其內部吸收的容許量,那不管是大還是小, 一超過其吸收臨界值,照樣風來就搖晃... 所以老貓以前常會說,赤道儀負載不要超過廠稱的2/3,這不單是考慮了操作愛機,對赤道儀應有的保護, 在自動追蹤下,也降低導星系統的負擔和降低失敗率. 所以對於小赤道儀和中大型赤道儀的導星負載,小赤道儀的架設會比中大赤道儀困難許多... 最後就是使用者的習慣,操作...如果力距平衡不是粉理想,在攝影或觀測途中,在鬆開和固定赤道儀的動作都粉粗魯,還有就是有人喜歡在外露齒輪上牛油...最後是拆解時先不拆主鏡,反而喜歡先拆重錘或先安裝主鏡不裝重錘程序相反,這都是直接或間接影響導星性能的殺手之一...唸太多了,真歹勢!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惺芸大濕 於 2012-04-10 14:43:48 本會大概是最愛拆赤道儀的一個會了~哈哈哈哈
本人也拆過不用對號入座 8)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大瘋起嘻 於 2012-04-10 15:38:51 任何天文技術都會有退潮的時候
但大貓所言的都是最基本最容易被忽略的 再度復習一遍 謝謝大貓的叨叨念喔!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惺芸大濕 於 2012-04-10 15:42:03 哪來退潮~導星正高潮勒~
5年來最高當初QHY5都沒這麼高過 果然有"性"才會高~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大瘋起嘻 於 2012-04-10 15:56:45 哪來退潮~導星正高潮勒~ 5年來最高當初QHY5都沒這麼高過 果然有"性"才會高~ 現在的導星技術未來都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取代嗎? 如果有一天發展到感測晶片可以隨星點移動 導星技術的必要性在哪裡!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惺芸大濕 於 2012-04-10 16:32:53 有業餘AO阿不過那東西一般人不會想用
導星技術的必要性在哪裡! 因為會拖線.....連哈伯都要導星了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大瘋起嘻 於 2012-04-10 16:50:53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惺芸大濕 於 2012-04-10 17:02:45 你們都想省錢買黑橋牌就可以不用導阿~
有利有弊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Zoar Chuang 於 2012-04-10 17:20:06 有沒有那種
不用對極軸,光靠導星器就可以追的超神準的赤道儀?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技安 於 2012-04-10 17:25:11 你就只缺一台 SS2000 而已ㄚ! 不然就控制器改一改就好了 ...... ;) ST-4 還很好用啦!別讓它閒太久!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技安 於 2012-04-10 17:28:09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惺芸大濕 於 2012-04-10 17:35:21 極軸還是要對誤差多少的問題
不然你拍個一小時疊起來就該死了~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傑克森~ 於 2012-04-10 17:46:58 極軸還是要對誤差多少的問題 簡單説就是像場旋轉,然後一堆照片只好把中心區以外大部份區域都來個中心剪裁•••最終應該只有剩下一顆星可用 ;D不然你拍個一小時疊起來就該死了~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傑克森~ 於 2012-04-10 17:49:54 Zoar應該叫廠商開發高感度感光晶片,一秒就把星區細節拍到飽合,從此不必導星,一個晚上拼誰可以拍最多NGC,IC...... ;D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10 18:56:50 其實業餘天文這幾十年來,老貓看到...
民國60-65年:要進業餘天文領域,要先認星座,不認星座一切免談! 要有望遠鏡?! 請自製或自磨反射鏡....一點一滴慢慢建立起來..還要會躲警備總處請喝咖啡! .要操作天文望遠鏡,要先會極軸校對法...那時候,這幾大樣代表業餘天文...老貓進入圓山天文台混是民國64年...當時認識的業餘天文前輩,現多已去世和不再玩天文了...最早背負起台灣業餘天文教育的聖地 圓山天文台 開始有了年輕天文愛好者進入,開始發展出天文推廣新的黃金期. 民國65-70年:圓山天文台是代表台灣業餘天文.小貓此時開始認識操作天文望遠鏡,開始每個星期六晚上,在結束市民天文觀測會後,就躲在三樓屋頂二號觀測室旁,一手拿星圖,一手拿手電筒...認星座和看到夏天的銀河...那時是自製天文望遠鏡的黃金時代! 圓山天文台負起國內天文教育的推廣.每年暑假的天文週演講, 一場接一場....每個星期天的下午兩點,天文座談會,是小貓吸收天文知識和訓練演講的學習期...民國68年起,在老台長的同意下,開始和幾位資深同好幫天文台極軸校對和望遠鏡維修義工並協助星期六的晚上觀測活動... 另外是小貓在這幾年也進入天文攝影,每星期六都會期待利用活動結束後,老台長允許小貓使用第二觀測室的五籐光學5"折射鏡.開始行星,星雲團的長焦攝影.拍到半夜,便衝到二樓的暗房內,一直在暗房混到天亮時分...那段日子真是快樂無比! 民國70-80年:圓山天文台外業餘天文團體開始發展...高雄天文學會最早創立...70年起,警備總處 天文望遠鏡可以自由開放進口,日本天文望遠鏡開始進入台灣私人使用...80年代後自製望遠鏡開始沒落...70年極軸望遠鏡由高橋P2赤道儀引進打頭陣,開始天文攝影元年...半自動或手動追蹤修正進行星野攝影開始發展...民國75年,哈雷彗星的風潮橫掃台灣和全世界,台灣業餘天文人口開始激增...高橋廠牌是當時學生族群的最hi end 器材... 民國75-81年:美國天文望遠鏡進入台灣,台灣天文學術界開始發展...天文望遠鏡半自動追蹤修正黃金期...民國72年,日本VIXEN開發出第一代的SKYSENSOR...開始GOTO的發展元年.老貓有幸保留這個開發中的第一代SKYSENSOR(開發原型機)至今...75年開始,天文攝影開始盛行,傳統天文觀測開始沒落.... 民國81年,美國SBIG發展出ST4自動追蹤修正這個劃時代產品,並由當時總代理永光儀器引進第一台ST4,從此台灣天文攝影進入長時間曝光 新的時代....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惺芸大濕 於 2012-04-10 23:10:09 ST4出來時好像跟所有日本赤道儀都有代溝加上貴參參
導致那時還是有人拿著GA4在導~~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11 08:49:01 那時是同老貓在永光的汪仁鴻先生(同文大天文社的校友,現在中研院天文所)任研發工程師引進台灣.引進初期,老貓和汪先生一起在推廣ST4,我記得頭幾年推的粉辛苦(汪先生負責國內大學和中大,老貓負責業餘天文界和師大地科系和高中的推廣),第一要先了解這位美國外勞,第二要自己去摸索和建立中文操作SOP說明...老貓最早是對應台南和高雄的天文同好.在本身尚未充分了解下,第一年推廣多半是瞎混摸索..因為第一就是遇到不同廠牌赤道儀的相容問題...第二是ST4初期粉多BUG和硬體問題.第三是價格當時並不便宜(許多同好根本買不起)..所以一年推不到幾台...不過學校天文台市場就比較好推了....民國82年離開永光後,就不再接觸ST4了....反倒是重回GA-4的懷抱,使用MIZAR AR-1和高橋90S,P2赤道儀好一段時間...一直到民國84年代理SHOWA赤道儀後,才又回到ST4和SHOWA系統,到最後的STV...想想ST4第一台引進台灣取得SBIG代理到現在已經24年了....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阿水 於 2012-04-11 22:03:13 你就只缺一台 SS2000 而已ㄚ! 不然就控制器改一改就好了 ...... ;) ST-4 還很好用啦!別讓它閒太久!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Zoar Chuang 於 2012-04-13 23:22:54 感謝老貓的構思
現在整個反過來裝導星器 原本固定在赤道儀的L型鳩尾版,轉上來 變成導星的固定座 L鳩尾板加上導星鏡的樣子 (http://i80.photobucket.com/albums/j187/zoaring/items/4.jpg) 那望遠鏡怎麼固定在赤道儀上呢 就弄個抱箍嘍~ 還蠻穩的呦~~ (http://i80.photobucket.com/albums/j187/zoaring/items/1.jpg) 也將原本頭重腳輕無反平衡的問題也解決了 .. 全身照片就是這樣 (http://i80.photobucket.com/albums/j187/zoaring/items/2.jpg) 太妙了~ 當然尋星鏡座也保留了,以後觀測或是不需導星的時候,尋星鏡還是有它的功用 來個惡搞望遠鏡+尋星鏡+導星鏡合體照 正式攝影的時候是不會這樣用的啦~ 哈哈 (http://i80.photobucket.com/albums/j187/zoaring/items/3.jpg)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阿仁 於 2012-04-14 10:23:52 這種細的抱箍是不是應該要兩圈才比較穩阿?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曹大貓咪 於 2012-04-14 19:35:59 是的.鏡框兩圈是更穩定.不過主鏡設計就是單鏡框設計在一般的攝影下拍攝並無問題.同時雙鏡框在重心調整下也有若干限制.特别是物鏡三片設計頭重腳輕的短焦鏡筒.不過也要實際測拍幾次後,若不安穩,會考慮把尋星座拆下,再安裝鏡框加強.
主題: 回覆: 簡單的導星裝置 作者: Zoar Chuang 於 2012-04-14 22:5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