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尺說明

  1. 太陽: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已有47億年的歷史, 在恆星的生命週期裡屬於主序星階段.
    觀測方式:可藉由加裝濾膜或濾鏡的望遠鏡觀察到以下天象: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太陽黑子:為太陽表面激烈磁場活動的一種現象, 在可見光下呈現較周圍區域暗的斑點.
    觀測來源網址: 中央氣象局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日珥:從太陽表面向外延伸的大型電漿和磁場結構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日冕 : 為環繞恆星周圍的電漿光環, 通常在日全食發生時容易觀測的到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太陽風:

  1. 水星:為太陽系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 大氣層極為稀薄, 地表日夜溫差極大為太陽系之最.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1. 金星:金星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735 K(462 °C;863 °F),是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 比地球略小
    觀測方式:可藉由肉眼在清晨向西邊天空或黃昏時候向東邊天空觀察到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2. 地球: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表面遍布液態水存在的行星,表面約70 %為海洋所覆蓋,且溫度適宜,所以能孕育滋養生命。
    資料來源網址:維基百科

    ***低軌衛星:運行於低地球軌道(約300 ~ 1,500 公里高空)的人造衛星。目前人類在通訊傳輸與氣象資料觀測有廣泛的運用.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ISS國際太空站:為運行於低地球軌道的科學研究設施, 由美國,俄羅斯主導.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天宮太空站:由中國於2021年發射, 目前運行於低地軌道的科學研究設施.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哈柏太空望遠鏡:NASA於1990年發射, 目前運行於低地軌道的望遠鏡設施.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NASA哈伯: NASA

    ***韋伯太空望遠鏡:NASA於2021年底發射, 運行於L2軌道的望遠鏡設施.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NASA韋伯: NASA

    ***台灣的衛星:目前由美國SpaceX協助發射, 由台灣研發的衛星 福衛五號 & 福衛七號, 運行於低地軌道, 主要用途為科學研究與商業用途.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1. 火星:由於火星地表遍布氧化鐵,從遠處看,火星表面呈現橘紅色,中國古時稱熒惑星.
    觀測方式:如用口徑10公分, 倍率約120倍的望遠鏡觀察,在火星距離地球較近時,可看到極冠.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人類最新探測計畫:
    =>毅力號探測車: 由美國NASA在2020/07/30發射, 在2021年著陸展開探測, 目前任務仍在進行.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祝融號探測車: 由中國大陸在2020/07/23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船搭載, 在2021年著陸展開探測, 目前任務已結束.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1. 小行星:為一種矮行星, 屬於太陽系內非彗星的小天體,和行星一樣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
    ***人類最新探測計畫:
    =>DART任務:由NASA發射的小行星探測器, 主要任務在撞擊小行星,改變小行星軌道避免撞擊地球, 此任務在2022/09/26成功完成, 為人類史上首次。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1. 慧星
    ***哈雷彗星:它是第一顆被確認週期的彗星, 其行經地球軌道週期為76年一次而廣為人知.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海爾鮑普慧星:著名的長週期慧星,為近三十年內最狀觀的慧星.預計下次經過近日點的時間為西元4383年.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1. 木星:為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羅馬人稱此星為Jupiter而古代中國稱此星為歲星, 因其繞天球一周為12年.

    ***木星是有環的,木星環首次被觀測到是在1979年,由航海家一號發現

    ***木星的衛星:木衛三為太陽系裡最大的衛星,直徑甚至大於水星

    ***人類最新探測計畫:
    =>朱諾號(JUNO)任務: 由NASA於2011年發射, 目前為木星軌道上唯一有在運作的太空探測器, 主要任務在研究木星的結構與形成.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1. 土星:體積僅次於木星, 以顯著的行星環系統而聞名.

    ***泰坦星:土衛六(titan)為土星系統中最大的衛星, 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且是太陽系中唯一擁有明顯大氣層的衛星

    ***人類主要探測計畫:
    =》NASA於1997年發射的卡西尼號,主要運行在000,主要任務是研究土星的結構與其衛星, 並發射惠更斯號探測器於泰坦星登陸作科學研究. 此任務已於2017年結束.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1. 天王星:大氣構成為氫和氨,不同於木星 & 土星,最大的特徵為自轉軸傾斜度很大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1. 海王星:海王星的大氣層構成以氫和氦為主,為冰巨行星.
    ***海王星也有環,航海家2號在1989年飛越海王星時確認海王星環存在。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1. 太陽系探測計畫
    ***航海家一號:NASA於1977年9月發射,主要任務是造訪木星與土星並對其做研究, 已於2012 年離開太陽系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航海家二號:NASA於1977年發射, 主要任務是造訪四大類木行星並對其做研究,已於2018 年離開太陽系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1. 太陽系的邊緣區域介紹:
    ***日球層頂(Heliopause):來自太陽的太陽風遇到星際介質而停滯的邊界, 日球層頂和星際介質之間的區域稱為日鞘(Heliosheath).

    資料來源網址: 維基百科

(15-June-2023更新)

分類: 台北星空嘉年華。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