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觀星論壇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GW170817 雙中子星合併+KILONOVA 假如地球附近有35 光年內可能對生物帶來致命衝擊
GW170817 雙中子星合併+KILONOVA 假如地球附近有35 光年內可能對生物帶來致命衝擊
2024-04-16 12:34:10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2 3
  列印  
作者 主題: GW170817 雙中子星合併+KILONOVA 假如地球附近有35 光年內可能對生物帶來致命衝擊  (閱讀 19075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於: 2017-10-14 13:41:49 »


假如地球附近有雙中子星相撞,35 光年內可能對生物帶來致命衝擊   
==
GW170817 雙中子星合併釋放之重力波至今已 3 年了

=

比光速快4倍的中子星噴流
==
宇宙中的黃金從這來──首度觀察中子星合併發出重力波
==

双中子星合併产生重力波  Huh??
 

==

Scientists to discuss new developments in gravitational-wave astronomy
https://www.space.com/38437-ligo-gravitational-wave-detector-announcement-oct-16.html
What Have Gravitational-Wave Detectors Discovered? Find Out Monday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660653.htm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将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记者俱乐部举行媒体活动,邀请世界两大引力波研究团队:“激光干涉仪引力波观测台”(LIGO)以及Virgo研究团组的科学家们,以及来自全球各地大约70个天文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参加活动。届时将宣布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 最後編輯時間: 2023-10-23 18:55:17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回覆文章 #1 於: 2017-10-16 09:05:10 »

双中子星合併产生重力波  Huh??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tech/660919.htm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回覆文章 #2 於: 2017-10-16 09:06:49 »

http://technews.tw/2017/08/29/neutron-star-ligo-black-holes-gravitational-waves/


去年,人類剛刷新了一項世紀科學成就:偵測並證實重力波的存在,源自 13 億光年外的兩個黑洞互相併合。現在又有聲音指出,最近科學家可能再度偵測到重力波,但卻不是兩個黑洞併合,而是雙中子星碰撞引起的。若經證實,將會又是人類一項劃時代榮耀。不過,相關天文台目前還在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嚴謹分析中,因此對這些風聲並不予置評,只表示一有結果就會公布。


8 月 18 日,美國德州大學天文學家 J. Craig Wheeler 先在個人推特上拋出重量級消息,隨後華盛頓大學天文學家 Peter Yoachim 跟進,說 LIGO(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從距離我們約 1.34 億光年的「NGC 4993」星系觀察到雙中子星碰撞的信號。不過後來兩人都在推特上道歉表示,他們不該以個人名義發出這些消息。

不久,外媒相繼報導,包括 NASA 的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哈伯太空望遠鏡、歐洲南方天文台的超大型望遠鏡、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等設備,也都有觀測「NGC 4993」星系的公開紀錄。

但是,截至 8 月 25 日 LIGO 團隊結束數據收集後,並未出面證實,只在官網上表示,雖然這次事件可能是人類史上四度偵測到重力波的有力候選人,但科學家還在嚴謹確認偵測數據。具體應該確認多久?從第一次偵測到的「GW150914」重力波事件可知,當時科學家花了數個月來核實審查。

https://kknews.cc/zh-tw/science/jro864p.html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回覆文章 #3 於: 2017-10-16 09:07:38 »

https://hk.thenewslens.com/article/81059

LIGO聯同70個天文台周一公布重大消息,傳為重力波研究新突破
LIGO(激光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聯同世界各地70個天文台召開記者會發布重大消息。邀請函甫出即引發天文圈討論,LIGO可能就重力波研究有新的突破。

2016年,LIGO宣布在2015年9月14日觀測到源自雙黑洞合併的重力波,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時間和空間會被重力(gravity)扭曲的說法被證實。LIGO三名科學家剛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揚三人在發現重力波的貢獻。天文界揣測,這次LIGO重大公布,可能是同雙中子星合併有關。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回覆文章 #4 於: 2017-10-16 23:17:17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tech/661219.htm

人类第五次探测到引力波。然而科学界的兴奋之情甚至不亚于第一次探测到引力波时。因为与之前被探测到的四个引力波信号不同,这次探测到的引力波信号GW170817来自1.3亿光年外两颗并合的中子星,而且科学家第一次同时观测到了引力波及其电磁对应体,以及科学家预言的巨新星现象。

1、迄今最强的引力波信号

“这是我们迄今观测到强度最强的引力波信号,比第一次观测到的双黑洞引力波信号要强得多。”LIGO科学合作组织爆发源分析组联席主席、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外国专家Ik Siong Heng表示,它与之前的双黑洞绕转产生的引力波信号非常类似,但持续时间更长。“探测器中GW170817信号持续时间超过1分钟,之前的双黑洞并合引力波信号只有1秒左右。”



双中子星并合过程中的物质抛射和喷流形成数值模拟

8月17日,LIGO与Virgo的三台探测器先后接收到引力波信号GW170817。在探测到引力波信号GW170817后的1.7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费米卫星探测到了一个伽马射线暴GRB170817A。在之后不到11个小时之内,位于智利的Swope望远镜报告在星系NGC4993中观测到明亮的光学源。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无数望远镜将目光对准这片天区,记录下这一事件发生之前100秒至之后几个星期的信号。

“最初GW170817信号到达时,LIGO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通的探测器数据中存在杂散噪声。根据这些噪声的特征,我们将它从分析中扣除了。”Ik Siong Heng说,此后研究人员确认在此期间没有人为的模拟信号注入,那些信号确实来自遥远的天体。

根据这些记录,科学家复原出故事发生的过程:在距离地球1.3亿光年的长蛇座星系NGC4993中,两颗中子星互相绕转。在并合前约100秒时,它们相距400公里,每秒钟互相绕转12圈,并向外辐射引力波。它们越转越近,直至最终碰撞在一起,形成新的天体,并发出电磁辐射。


双中子星并合后发出短伽玛暴和巨新星辐射的示意图

中子星是恒星演化末期形成的一类致密天体。虽然它的半径只有十几公里,质量却与太阳相当。中子星到底有多硬?其内部物质以何种状态存在?这些一直是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

根据观测到的引力波信号,科学家估算出两颗中子星的质量、半径,并对其密度给出了保守的限制,帮助排除了那些对于中子星密度估计过低的理论模型。“引力波信号GW170817的演变,尤其是接近并合阶段的信号演变,受到中子星自身性质的影响。如果中子星更致密一点,或者更稀松一点,引力波的信号都会不同。”Ik Siong Heng说。

2、期待中的电磁对应体

“这个结果来得太快,本以为要在2020年左右才能观测到第一例双中子星并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吴雪峰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难掩兴奋。

与双黑洞并合不同,双中子星并合过程不仅向外辐射出引力波,还会在多个波段发出电磁辐射,从而被望远镜观测到。那些在发出引力波同时,又被望远镜观测到的天体被称为引力波的电磁对应体。

天文学家为何对引力波的电磁对应体如此感兴趣?“引力波都是一次性的,无法重复观测。其电磁对应体则不是这样。”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副教授高鹤解释说,“此外引力波信号自身存在一定缺陷,比如信号十分微弱,信号源的定位误差非常大,仅仅利用引力波探测无法确认信号来自哪里。” 高鹤说,电磁波段是目前发展最完善、理论研究最透彻的观测窗口,也是现有探测手段与探测仪器最丰富的窗口。“只有实现了引力波与电磁波的联合探测,才可以证认引力波源的天体物理起源,并对其天体物理性质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3、找到金银等元素诞生地

科学家对这次观测兴奋不已,还因为观测将双中子星并合与短伽马射线暴直接联系在一起,并首次观测到巨新星现象,让科学家能够深入了解双中子星并合的物理过程。

所谓伽马射线暴,是天空中某一个方向伽马射线辐射突然增亮的现象。根据伽马射线暴时间长于或短于2秒,可分为长暴与短暴。科学家认为,长伽马射线暴与大质量恒星塌缩形成黑洞的过程相关,短伽马射线暴则源自双中子星并合或中子星与黑洞并合。前者已被大量观测所证实,后者却一直没有找到直接观测证据。

巨新星则是1998年北京大学教授李立新(当时为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与普林斯顿大学已故教授Bodhan Paczynski合作提出的构想。“双中子星并合时向外抛射的物质会通过快中子过程形成金、银等重元素,并形成光学和近红外辐射。” 李立新说,这些辐射现象比超新星的亮度暗100倍,比普通新星亮1000倍,被称为巨新星或千新星。

在此次观测中,科学家捕获了引力波信号、短伽马射线暴信号以及光学信号。后续分析证明这些信号互相关联,均来自中子星并合。我国在南极大陆安装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也捕获了并合的光学信号。

“有多名学者对巨新星理论进行过完善,这次的观测结果非常吻合完善后的理论构想。”李立新说。

“8月份,南极的冬天刚刚过去,目标天体的地平高度较低,每天有2个小时左右的观测时间。8月18日起,我们进行了10天的观测,获得了目标天体的91幅图像,并最终得到目标天体的光变曲线,与巨新星理论预测高度吻合。”吴雪峰表示。

2013年以来,科学家已经发现多个巨新星候选体。“它们之所以只能被称为候选体,是因为只有一两个光学信号点,并没有获得光变曲线,特别是没有同时观测到引力波,用以佐证它们来自双中子星并合。”吴雪峰说。

“理论上所有双中子星并合都会形成巨新星。但通常它们比较暗弱,因此能不能看到取决于它们与我们的距离。”李立新说,幸运的是,这两颗中子星离我们并不遥远。

“目前观测到的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相对来说都比较近,因此能为天文学家寻找巨新星提供参考。”Ik Siong Heng说。而在伽玛暴研究方面,引力波能提供双中子星及并合物的质量、自旋等信息。“这些基本特征能让天体物理学家构建模型,解释观测到的伽玛暴辐射。”

4、检验宇宙规律的新信使

引力波与电磁波携带着天体不同类型的信息。引力波及其电磁对应体的发现,有助于科学家结合不同信息研究天体的性质,并检验宇宙的基本规律。

===

中國南極巡天望遠鏡追蹤探測到引力波事件的首例光學信號

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politics/chinanews/20171016/07518091649.html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在此間宣佈:自北京時間2017年8月18日21:10起(即距離引力波事件發生24小時后),中國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合作團隊利用正在中國南極崑崙站運行的第2台望遠鏡AST3-2對GW170817開展了有效的觀測,此次觀測持續到8月28日,期間獲得了大量的重要數據,並探測到此次引力波事件的光學信號。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立帆做了今晚的重要發布。

  這些數據揭示了此次雙中子星併合拋射出約1%太陽質量(超過3000個地球質量)的物質,這些物質以0.3倍的光速被拋到星際空間,拋射過程中部分物質核合成,形成比鐵還重的元素。因此,這次引力波的發現,證實了雙中子星併合事件是宇宙中大部分超重元素(金、銀)的起源地。

  第二台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2是中國在崑崙站安裝的第二台南極巡天望遠鏡。其有效通光口徑50厘米,是南極現有最大的光學望遠鏡,並且完全實現了極端環境下的無人值守全自動觀測。

  目前,AST3-2主要進行超新星巡天、系外行星搜尋、引力波光學對應體探測等天文研究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回覆文章 #5 於: 2017-10-16 23:20:29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tech/661213.htm


2017年8月17日,LIGO和VIRGO(欧洲“室女座”引力波探测器)共同探测到的引力波事件GW 170817,是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由两颗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

随后的几秒之内,美国宇航局Fermi伽玛射线卫星和欧洲INTEGRAL卫星都探测到了一个极弱的短时标伽玛暴GRB 170817A。




图1:AST3-2在8月18日观测窗口期内引力波光学信号(红色方框内)。

全球有几十台天文设备对GW 170817开展了后随观测,确定这次的引力波事件发生在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编号为NGC 4993的星系中。

自北京时间2017年8月18日21:10起(即距离此次引力波事件发生24小时后),中国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合作团队利用正在中国南极昆仑站运行的第2台望远镜AST3-2对GW 170817开展了有效的观测,此次观测持续到8月28日,期间获得了大量的重要数据,并探测到此次引力波事件的光学信号(图1)。这些数据和全球其他天文台的观测结果一起揭示了此次双中子星并合抛射出1 %量级太阳质量(超过3000 个地球质量)的物质,这些物质以0.3倍的光速被抛到星际空间,抛射过程中部分物质发生核合成,形成比铁还重的元素。因此,这次引力波光学对应体的发现,证实了双中子星并合事件是宇宙中大部分超重元素(金、银)的起源。


第二台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回覆文章 #6 於: 2017-10-16 23:27:58 »

http://pansci.asia/archives/128040

來自於長蛇座(Hydra)的NGC4993星系,距地球一億三千萬光年。中子星合併的重力波訊號,跨越了漫長的距離和時間來到地球,於2017年8月17日被人類觀測到;沒多久,全球許多望遠鏡,包括哈伯太空望遠鏡,紛紛將鏡頭指向這個區域,一睹這場一億三千萬年前「正在發生」的天文奇景:兩個約1.1和1.6個太陽質量的中子星互相旋繞,最後融合成一個新的星體(尚須持續觀察以確認性質)。過程中,也產生了大量的重金屬和貴金屬,如黃金。事實上,宇宙中的黃金,主要便來自中子星的融合。

中子星質量比黑洞要小,重力波的強度較低、訊號持續比較久,科學家能夠錄得較長(可達一分鐘)的重力波訊號;約莫同時,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亦觀察到持續約兩秒的短伽瑪射線暴(short Gamma-ray burst),剛好跟理論預期相符──以往,雖然科學家猜測中子星融合會產生短伽瑪射線暴,但苦無觀測證據,這下子終於等到了!不只如此,伽瑪射線之外的其他電磁波段,也能看到相應的訊號!
歷史的見證

之前黑洞重力波的發現,雖然是偉大的成就,但傳統望遠鏡卻無用武之地。這次雙中子星的合併,我們不但能在LIGO和Virgo的合作下,很好地定位出地點,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重力波觀測能夠和傳統的(電磁波)望遠鏡觀測互相對照。

即使後續還有很多分析和研究工作要做,但此次中子星融合事件,無疑是天文學的另一個里程碑。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都見證了人類對宇宙探索踏出史無前例的一步!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回覆文章 #7 於: 2017-10-16 23:28:58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1016/1223672/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回覆文章 #8 於: 2017-10-16 23:34:03 »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733

天文學家首度觀察到重力波的光學對應體,這項劃時代的觀測是由兩顆中子星合併所造成,並發出了短伽瑪射線暴(gamma-ray burst)!先前天文學家就一直預測會有這樣的事件發生,並將之稱為「千倍新星」(kilonova),這會使金、鉑這類的重金屬散布到宇宙中。這篇發現的相關研究發布在《自然》(Nature)等多本科學期刊。這是天文學家首度觀測到來自同一事件的重力波和光(電磁輻射),在2017年8月17日美國的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台(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簡稱LIGO)與義大利的Virgo干涉儀,同時偵測到第五度的重力波事件GW170817,在兩秒鐘之後,美國航太總署的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和歐洲太空總署的INTEGRAL(INTErnational Gamma Ray Astrophysics Laboratory)伽瑪射線觀測衛星,也觀測到來自同一天區的短伽瑪射線暴。



 Credit: LIGO/Virgo/NASA/Leo Singer/Axel Mellinger

  LIGO–Virgo的觀測顯示,重力波源位在南天,但範圍大約有數百個滿月那麼大,在這麼大的天區裡可是有好幾百萬顆恆星。當時正是智利的夜晚,因此有好幾個位在智利的大望遠鏡都同時轉向此一天區,搜尋是否有新的天體出現。包含了歐南天文台(ESO)的可見光及紅外線天文巡天望遠鏡(Visible an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 for Astronomy,簡稱VISTA)、帕瑞納天文臺(Paranal Observatory)的甚大望遠鏡巡天望遠鏡(VLT Survey Telescope,簡稱VST)、義大利位在ESO拉西拉天文台(La Silla Observatory)的快眼裝置望遠鏡(Rapid Eye Mount,簡稱REM),以及美國位於托洛洛山泛美天文臺(Cerro Tololo Inter-American Observatory,簡稱CTIO)的暗能量相機(Dark Energy Camera,簡稱DECam)。其中Swope一米望遠鏡率先宣布在長蛇座的透鏡狀星系NGC 4993附近找到新的光源,VISTA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在此區域偵測到紅外線光源。隨著夜幕逐漸往西邊降臨,夏威夷的泛星望遠鏡(Pan-STARRS,臺灣有參與此一望遠鏡計畫)和昴望遠鏡(Subaru Telescope)也觀測到此一光源迅速變化的情形。



 Credit: ESO

  歐南天文臺馬上發起了「機會目標」(target of opportunity)的觀測計畫,在接下來的數星期時間內,全世界有約70個天文台──包括歐南天文台的超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簡稱VLT)、新科技望遠鏡(New Technology Telescope)、甚大望遠鏡巡天望遠鏡、MPG/ESO的2.2米望遠鏡、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簡稱ALMA,臺灣有參與此一望遠鏡計畫)、美國航太總署/歐洲太空總署的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都以各個波段對這個天體進行觀測。
 從重力波和其他的觀測資料顯示,GW170817和NGC 4993與我們的距離相同,約為1億3000萬光年,這是目前所觀測到離我們最近的重力波,也是最近的伽瑪射線暴之一。

  重力波是大質量物體移動所產生的時空漣漪,但只有非常大質量天體的速度快速變化才有辦法偵測到。中子星是大質量恆星在超新星爆發後,塌縮核心所產生的緻密天體。而中子星合併是目前短伽瑪射線暴成因的最佳解釋,這樣的事件會產生比傳統新星亮度還要亮1000倍以上的「千倍新星」爆發。 超過30年前,天文學家就預測了中子星合併產生千倍新星的可能性。但一直要到這次同時偵測到來自GW17081的重力波和伽瑪射線,才首度證實千倍新星確實存在。

  在兩顆中子星合併之後,快速爆炸膨脹的放射性重元素,讓千倍新星以五分之一光速的高速移動。在接下來的幾天中,這顆千倍新星的顏色從極藍變為極紅,如此快速的顏色變化是先前所觀察到的恆星爆發從未有的現象。
「當我在電腦螢幕上看到這個天體的光譜時,我就知道這是先前未曾見過的瞬變天體,」負責領導延伸公眾光譜瞬變天體巡天計畫(extended Public ESO Spectroscopic Survey of Transient Objects,簡稱ePESSTO)中歐南天文臺新科技望遠鏡觀測的史蒂芬.史馬特(Stephen Smartt)表示,「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東西,我們和其他科學家團隊的資料顯示,這不是顆超新星,也不是前景中的變星,而是一顆非常特別的天體。」

  ePESSTO和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的X-射手(X-shooter)儀器所得到的光譜顯示,這個合併的中子星拋出了銫和碲。中子星合併後所產生的千倍新星爆發,將合併時所產生的銫、碲和其他重元素拋向太空。這表示比鐵還要更重的元素,是在高密度天體的一種稱為「r-過程核合成」(r-process nucleosynthesis)的核反應中所產生的,這項過程過去只存在於理論之中。

  這次的觀測和理論非常符合,可以說是理論物理學家的大勝利,此外天文學家也收集到了大量千倍新星觀測資料,這項新發現開啟了天文學的另一個新時代!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回覆文章 #9 於: 2017-10-17 00:00:42 »

HST

https://www.facebook.com/HubbleTelescope/photos/a.10150837894494808.475232.119164799807/10155784193254808/?type=3&theater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回覆文章 #10 於: 2017-10-17 08:50:50 »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10/171016102822.htm


Three days after the merger and explosion, the bright blue glow from lighter elements in the outer polar regions is beginning to fade, giving way to the red glow from the heavier elements in the surrounding doughnut and spherical core. The red glow persisted for more than two weeks.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10/171016102825.htm


VLA image of the radio emissions coming from the location where two neutron stars collided and generated gravitational waves. The emission from the collision site is the middle object in this image.
Credit: NRAO/AUI/NSF; G. Hallinan & A. Corsi et al., K. Mooley et al.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10/171016102802.htm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回覆文章 #11 於: 2017-10-17 13:40:26 »

GW170817
http://iopscience.iop.org/journal/2041-8205/page/Focus_on_GW170817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回覆文章 #12 於: 2017-10-18 10:46:59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tech/661703.htm

70台望远镜“合力”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回覆文章 #13 於: 2017-10-18 16:33:17 »

重达300个地球的黄金  Huh?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tech/661787.htm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07



« 回覆文章 #14 於: 2017-10-18 17:09:45 »

https://chinese.engadget.com/2017/10/17/astronomers-measured-more-than-gravitational-waves/



這類事件通常是來得快,去得也快,最重要的部份可能一下子就過去了。當晚基本上所有朝向夜空的所有望遠鏡都投入了找尋星體確切位置的工作,並且同時由多個望遠鏡確認了這個命名為 SSS17a 的星體的位置。包括哈伯太空望遠鏡、Chandra X 光望遠鏡、和紅外線、無線電等多個頻譜的地面儀器都在接下來的幾晚中對 SSS17a 進行了持續的觀測,完整記錄了這個罕見的事件。

在所有的發現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新元素的生成。原始的宇宙中只有氫氣和氦氣,透過恒星內的核融合,可以製造出最高到鐵的所有元素。更高原子序的元素可以在超新星爆炸中產生,但理論中預測可以生產出來的量遠少於宇宙中實際的含量,特別是金、鉑等元素。如今這個事件讓科學家得以透過直接觀測,證實了中子星合併能大量產生重元素,解開了這一大謎團。
但解開舊謎團的同時,它也帶來了新謎團 -- 主要是伽瑪線爆比想像中要來得微弱,而且雖然可見光附近的電磁波很快就抵達地球,X 光卻慢了 9 天,另一端的無線電波更是慢了 16 天才到達。這讓天體物理學家們不得不審視已知的模型,並試圖找出新的結構來解釋這種奇怪的現象。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2 3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