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9-01-19 21:20:41



主題: 自恐龍時代至今 小行星撞地球頻率增加
作者: peter2019-01-19 21:20:41
自恐龍時代至今 小行星撞地球頻率增加

==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1/190117142042.htm

Scientists find increase in asteroid impacts on ancient Earth by studying the Moon

(https://www.sciencedaily.com/images/2019/01/190117142042_1_540x360.jpg)


主題: 回覆: 自恐龍時代至今 小行星撞地球頻率增加
作者: peter2019-01-20 18:42:59
https://news.ebc.net.tw/News/fun/149022

一項研究顯示,當年一個巨大的太空隕石撞擊造成恐龍永久滅絕,而自恐龍時代至今,小行星撞擊地球與月球的頻率增加2至3倍不等。

根據研究人員在美國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的報告,這種速度增加始於約2億9000萬年前,可能與火星和木星軌道間的主要小行星帶中,某種大規模宇宙撞擊有關。

這個結果是部分落入地球與月球的太空碎片,導致小行星撞擊頻率比2億900萬年前高出了2.6倍。

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of Southampton)地球科學助理教授吉農(Tom Gernon)表示:「這些撞擊使得大量太空隕石落入地球,數量很可能將達到高峰,然後隨著時間而遞減。」

這項研究並未指出,小行星撞擊頻率增加與地球遠古重大生物變遷事件有直接關連。

這包括發生於約2億5200萬年前的二疊紀(Permain)滅絕,當時地球上至少90%的生物離奇消失。

恐龍存在於2億4500萬年前並於6500萬年前絕跡,巨大的小行星是造成恐龍滅絕主因。

另一位共同作者、多倫多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肯特(Rebecca Ghent)說:「問題是預測小行星撞擊的變化,是否與很久以前發生在地球上的事件直接相關。」

肯特指出:「雖然造成這些事件的威力很複雜,而且可能包括其他地質原因,如大規模火山爆發,再加上生物因素,但小行星撞擊確實在這個歷史長河中扮演關鍵因素。


主題: 回覆: 自恐龍時代至今 小行星撞地球頻率增加
作者: peter2019-01-21 18:28:32
https://technews.tw/2019/01/21/asteroid-nasa-moon-crater-dlre-earth-solar-system/

小行星撞地、月頻率增加,過去 2.9 億年間高出 2~3 倍


研究主要作者、多倫多大學行星科學家 Sara Mazrouei 團隊便利用 NASA 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LRO),量化出月球這數十億年被小行星撞擊的頻率。

研究人員挑選 111 個直徑大於 10 公里、但年齡小於 10 億年的月球隕石坑,再利用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的月球輻射計實驗(Diviner Lunar Radiometer Experiment,DLRE)儀器分析隕石坑周圍的岩石,原理為:大岩石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分解成灰塵,所以如果一個隕石坑周圍的巨石越多,代表該坑被小行星撞擊的年代越近;而隨著時間推移,巨石逐漸分解成細碎粉塵,就代表該坑形成年代久遠。數據顯示,小行星撞擊頻率在 2.9 億年前開始激增。導致撞擊機率增加的原因還是個謎,科學家推測可能是大約 3 億年前,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發生大碰撞,導致該區間的小行星扔進內太陽系的速度加快。

雖然,隨著太陽系年紀越來越大,地球被巨型小行星撞擊的風險也會越來越低,但看來我們仍有必要繼續投資小行星監測系統。新論文發表在《科學》期刊。

順帶一提,NASA 一直在關注具潛在撞地危險的小行星,透過哨兵系統不斷掃描飛越地球的小行星動向,也致力於研發小行星防禦系統,第一種防禦方式是在小行星軌道附近投入一顆大質量人造物體,利用物體的重力拖曳效應微微拉動小行星,使其偏離原本軌道;第二種防禦方式比較乾脆,直接發射一艘飛船去撞擊小行星使其軌道偏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