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亮晶晶 於 2010-09-13 15:35:34



主題: event horizon 事件視界
作者: 亮晶晶2010-09-13 15:35:34
在黑洞的附近,時空被史瓦西半徑分割成兩部份,比此半徑大的外部,

為可視部份,而在此半徑以內的部份則屬於不可視的區域.而此介面

就稱為黑洞的事象地平面(event horizon 事件視界)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listeve/Htm/physics/modern/q7.htm


主題: 回覆: event horizon 事件視界
作者: 亮晶晶2010-09-13 15:40:27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A%8B%E7%95%8C

是一種時空的曲隔界線,指的是在事界以外的觀察者無法利用任何物理方法獲得事界以內的任何事件的資訊,或者受到事界以內事件的影響。因為即使速度快如光也無法出脫事界的範圍,因此又演繹出「視界」的譯詞,作為外界觀察者可看見範圍的界線;從這點,事界所包住的時空對外界的觀察者而言看起來是黑的,而出現了「黑洞」這名稱。

在 event horizon 事件視界以內的區域,因極大的重力場(連光都無法逃逸),造成"時間"
是停滯的!這點粉特別!


主題: 回覆: event horizon 事件視界
作者: 亮晶晶2010-09-13 16:02:24
進入事界範圍內後,會發現潮汐力越來越大,最終將其撕裂。
潮汐力是萬有引力的效果,它使得潮汐發生。它源於在一個星體的直徑上各點的引力場不相等。

當一個天體甲受到天體乙的引力的影響,力場在甲面對乙跟背向乙的表面的作用,有很大差異。這使得甲出現很大應變,甚至會化成碎片(參見洛希極限)。除非引力場完全相等,否則這些應變還是會出現。

潮汐力會改變天體的形狀而不改變其體積.
洛希極限: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4%9B%E5%B8%8C%E6%A5%B5%E9%99%90


主題: 回覆: event horizon 事件視界
作者: peter2010-09-13 16:39:01
 
帶電黑洞(或叫RN黑洞)顧名思義就是帶有電荷的黑洞,他與一般黑洞不同的是,帶電黑洞有兩個視界
旋轉帶電黑洞或自轉帶電黑洞,天文學名詞,是一種天體的稱謂,為有角動量及電荷的黑洞

克爾黑洞(英文:Kerr black hole)是愛因斯坦場方程預言下的一類帶有角動量的黑洞,是二種旋轉黑洞 中的一種

旋轉黑洞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BD%89%E5%8B%95%E7%9A%84%E9%BB%91%E6%B4%9E


有本大陸書在討論黑洞 . 好像說其中一種有問題 ??
或是從數學去推論某些黑洞 ..

不知 目前發現黑洞是那類 ?
史瓦西   Schwarzschild  不轉  不帶電 應該比較多 
 
Kerr-Newman   旋轉  + 帶電

Kerr  旋轉  沒電 => 可以提取能源 ?

Reissner-Nordström   不轉 帶電


主題: 回覆: event horizon 事件視界
作者: 亮晶晶2010-09-14 15:21:46
史瓦西半徑與事件視界:


史瓦西半徑(Schwarzschild radius)是任何具有質量的物質都存在的一個臨界半徑特徵值。在物理學和天文學中,尤其在萬有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1916年卡爾·史瓦西首次發現了史瓦西半徑的存在,這個半徑是一個球狀對稱、不自轉又不帶電荷的物體的重力場的精確解。該值的含義是,如果特定質量的物質被壓縮到該半徑值之內,將沒有任何已知類型的力(如簡併壓力)可以阻止將該物質自身重力將自己壓縮成一個奇點。

對符合條件(即不自轉、不帶電)的任何物體的史瓦西半徑皆與其質量成正比。理論上,太陽的史瓦西半徑約為3千米,地球的史瓦西半徑只有約9毫米。

一個不少於3.2個太陽質量的星體一旦塌縮至小於它的史瓦西半徑便會因為自身重力塌縮成為一點,從而變成黑洞。


主題: 回覆: event horizon 事件視界
作者: 亮晶晶2010-09-14 16:12:27


中子簡併壓力 (Neutron Degeneracy Pressure)  根據量子力學,中子在過度壓迫之下便會產生強大的壓力反抗 (好像波子被擠壓在一起)。如果恆星演化晚期時核心的質量比昌德拉華特極限大 (即> 1.4 太陽質量),重力勝過電子簡併壓力,恆星的核心不斷收縮,密度不斷增加,當密度達至約 10(12次方) g/cc,電子被壓進原子核內。原子核內電子與質子結合為中子
質子 + 電子 -> 中子 + 中微子
形成中子物質。密度達至約10(12次方) g/cc 之後,中子簡併壓力產生的反收縮作用急劇上升,塌縮下墜的物質突然衝擊堅硬的核心時發生反衝 (rebound),產生向外傳播的激振波 (shock wave),造成超新星爆炸。如果核心的質量 < 2-3 太陽質量,中子簡併壓力便會抗衡核心進一步收縮,形成一顆穩定、非常細小但密度極高的中子星。  


主題: 回覆: event horizon 事件視界
作者: 亮晶晶2010-09-14 16:23:52
昌德拉華特極限 (Chandrasekhar Limit)  印度 (現在巴基斯坦) 天文學家昌德拉華特 (Chandrasekhar, Subrahmanyan)(1910-1995) 計算出電子簡併壓力能夠承受的白矮星最大質量為 1.4 太陽質量,超過這個極限後,簡併壓力再不能對抗重力,換言之,恆星將會進一步收縮。

補充:
 電子簡併壓力 (Electron Degeneracy Pressure)  當密度達到相當高時,電子被擠壓在一起,根據量子力學,電子在過度壓迫之下便會產生強大向外的壓力反抗。 


主題: 回覆: event horizon 事件視界
作者: 亮晶晶2010-09-14 16:45:36
恆星的死亡:
      恆星演化晚期時核心的質量,質量小於1.4個太陽,("電子簡併壓力Electron Degeneracy Pressure"能夠承受的白矮星最大質量為 1.4 太陽質量)
                                 會退化成白矮星.
      恆星演化晚期時核心的質量,質量大於 1.4 太陽質量,重力勝過電子簡併壓力,恆星的核心不斷收縮,密度不斷增加,當密度達至約 10(12次方) g/cc,電子被壓進原子核內。原子核內電子與質子結合為中子. 如果核心的質量 < 2-3 太陽質量,"中子簡併壓力Neutron Degeneracy Pressure"便會抗衡核心進一步收縮,形成一顆穩定、非常細小但密度極高的中子星。
    一個不少於3.2個太陽質量的星體(演化晚期時核心的質量),一旦塌縮至小於它的史瓦西半徑便會因為自身重力塌縮成為一點,從而變成黑洞。
  


    


主題: 回覆: event horizon 事件視界
作者: peter2010-09-14 18:07:28
質量小於1.4個太陽, 或 大於 1.4 太陽質量 應該是爆炸後   

但是如 海山 2 或是 參宿4
一直在損失能量的天體

何時會爆 還不知道
不過 目前 質量都還很大 ..


主題: 回覆: event horizon 事件視界
作者: 亮晶晶2010-09-15 14:25:21
質量小於1.4個太陽, 或 大於 1.4 太陽質量 應該是爆炸後   

但是如 海山 2 或是 參宿4
一直在損失能量的天體

何時會爆 還不知道
不過 目前 質量都還很大 ..


再補充清楚---"恆星演化晚期時核心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