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2-11-12 12:41:15



主題: 銀河1600億顆行星有待發現 未來或由個人命名+Uwingu公司旨在通過某種渠道為
作者: peter2012-11-12 12:41:15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tech.china.com/science/universe/1030/20121112/17522779.html

 Uwingu是一家新創立的公司,旨在通過某種渠道為太空和天文學研究謀取資金支援。現在,
他們想利用普通大眾的智慧為新發現的係外行星命名,同時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
 這樣一個活動是如何為太空探索事業籌集資金的呢?如果你要想為係外行星提交名字建議,那麼每次需花費0.99美元。

    人們不僅能對係外行星進行提名,而且還能為自己喜歡的名字進行投票(每次投票也要花費0.99美元)。Uwingu公司的創始人兼CEO 艾倫 斯特恩(Alan Stern)表示,他們希望這種投票能在社交媒體中像病毒傳播一樣進行擴散。斯特恩說:“這是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參與太空探索的一種方式。你可以提議一個名字,然後讓你身邊的朋友都來進行投票。得票前列的名字最終將被用於對係外行星的命名。”

    Uwingu公司把籌集到的基金主要用於太空探索、太空教育等。Uwingu公司發起的這項活動目前正處於測試版本當中(beta testing)。

    Uwingu公司建議你可以用你家鄉的小鎮、省份、國家甚至你喜歡的運動隊、音樂學家、你最喜歡的書籍、學校等進行命名。

    這些名字沒必要通過國際天文聯合會(IAU)的官方審查,正如前幾天“好奇”號火星車分析的一塊岩石樣本被科學研究小組命名為“傑克 馬蒂耶維奇”一樣。
最終,所有的人都習慣地稱這塊岩石為這個名字。這樣也就解決了如何為新發現的這些行星進行命名的問題,這也是國際天文聯合會曾經討論過的問題。

    國際天文聯合會對這種係外行星命名的方式保持默認的態度。然而,國際天文聯合會前主席凱倫 米奇(Karen Meech)表示,
今年夏天在北京舉行的國際天文聯合會大會上,天文學家探討了建立專門小組用於對係外行星進行命名的決定。
既然國際聯合協會是唯一的對天體進行命名的權威機構,那麼任何來自社會的名稱都不被科學界所承認。
但是,隨著發現的係外天體越來越多,命名越來越困難的時候,
Uwingu公司發起的這項活動將成為未來係外行星名稱的重要來源。(編譯:雙螺旋)

=> 天文台沒錢
可以用此方式拿到錢嗎??






主題: 回覆: 銀河1600億顆行星有待發現 未來或由個人命名+Uwingu公司旨在通過某種
作者: peter2012-11-14 10:41:12
銀河系存千億未知行星 0.99美元即可個人命名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tech.china.com/science/universe/1030/20121113/17525210.html


主題: 回覆: 銀河1600億顆行星有待發現 未來或由個人命名+Uwingu公司旨在通過某種
作者: ~傑克森~2012-11-14 11:48:55
這跟詐騙差不多....資助近地小行星搜尋單位比較實際... ;D


主題: 回覆: 銀河1600億顆行星有待發現 未來或由個人命名+Uwingu公司旨在通過某種渠道為
作者: peter2013-10-14 11:45:19
首次行星普查顯示銀河至少有五百億顆行星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1-02/23/content_22125162_1.htm

宇宙新方程公式 揭示生命行星数量
http://www.4908.cn/html/2013-09/23071.html

新版德雷克方程可揭示银河系高级文明数量
http://tech.gmw.cn/2013-05/31/content_7809685.htm

一拍個不見陽光的流浪星球
http://pansci.tw/archives/23106
就是「一兆個」乘以一千倍啦。
果估計結果和數字皆正確無誤,意味著銀河系裡的行星數量,不只是比恆星「多」而已 – 是多很多 – 在我們的銀河系裡,平均每一顆恆星都擁有著高達10萬顆這種流浪型的行星,換言之,小自冥王星起算,大到超過木星以上,大大小小攏總加起來,這些漂流星球的總數量,約達「千兆」之譜!(官方說法,這個單位叫做「拍」,以口語且較易懂的說法就是: “1”後面跟著15個”0”, quadrillion)。這些流浪行星所組成的世界,數量竟如此龐大,它們到底都是從哪兒來的?

最近卡弗里基金會(Kavli)邀集其他幾位正在進行流浪行星相關研究的天文學者,齊聚一堂進行討論。這些知名學者包括卡弗里天文物理及宇宙學粒子研究所(KIPAC)所長, Roger D. Blandford, 他同時也是史丹福大學的教授,哈佛大學的Dimitar D. Sasselov教授(NASA克卜勒計畫的共同主持人之一), 以及KIPAC副研究員 Louis E. Strigari,此外,還有SLAC 美國國家加速實驗室成員也參與討論 ,所討論的內容是:這些流浪星球世界究竟可能會像什麼樣子?它們是怎麼形成的呢?

其中一種流浪行星的可能來源是,它們本來就是從各自的「太陽系」中被「踢」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