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觀星論壇 arrow 校園天文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科學家模擬黑洞 Bardeen-Petterson effect
科學家模擬黑洞 Bardeen-Petterson effect
2024-11-20 09:10:19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科學家模擬黑洞 Bardeen-Petterson effect  (閱讀 3850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00



« 於: 2013-07-26 18:56:49 »



==

科學家模擬出黑洞崩潰前產生強烈磁場
Largest Magnetic Fields in the Universe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7/130726043406.htm



科學家模擬出黑洞崩潰前產生強烈磁場



http://roll.sohu.com/20130723/n382364561.shtml
宇宙八大最强磁体:超新星残骸为黑洞提供能量

1.中子星:磁场强度是地球100万亿倍
2.磁星:从10万英里处消除信用卡信息


http://it.21cn.com/discovery/a/2013/0628/07/22385163.shtml
中子星发现罕见物质 外形似意大利面


近日天文学家表示,一种名为“原子核意大利面”(nuclear pasta)的罕见物质状态似乎只存在于名为中子星的超级密集的天体里。在中子星里,原子核如此紧密的挤在一起以至于它们的排列方式类似于意大利面的形状——有的呈扁平状就像千层面,而其它的呈螺旋状就像意大利螺旋面。这些形态很可能显示了恒星最大的旋转速度,根据这项最新研究表示。

  “这样的情况只可能发生在中子星内——宇宙中除了黑洞外最密集的天体。”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的天文学家乔斯·彭斯(Jos Pons)这样说道。这种最新的物质状态是由理论学家数年前提出的,但从来没有实验性的证实过。现在,彭斯和他的同事利用了一种名为脉冲星的中子星的旋转速率而提供了“原子核意大利面”存在的第一批证据。

  脉冲星会释放成对的光束,就像从灯塔放射出的射线。随着脉冲星的旋转,光束会旋转不断进入和淡出视线,使得恒星看起来像在发出“脉冲”,从而使得天文学家能够计算恒星的旋转速率。

  研究人员已经观察了十几颗脉冲星,但是没有发现一颗脉冲星旋转周期超过12秒。“原则上来说,这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应该观察到更长的周期。” 彭斯说道。更长的旋转周期意味着这颗恒星旋转速度更慢。

  然而意大利面的物质状态可以解释为什么脉冲星缺少更长的旋转周期。研究人员意识到如果恒星内部的原子核重组形成意大利面的形式,这种物质将会增加恒星的电阻率,使得电子很难穿越物质。这将导致恒星的磁场消散速率远比预想的更快。正常来说,脉冲星通过发射电磁波减慢自己的旋转速率,这会引起恒星失去角动量。但如果恒星的磁场已经受到了限制,正如产生了意大利面物质时,它们将无法强烈的发射电磁波,因此旋转速率无法减慢。

  这使得脉冲星维持在最低的旋转速率,或者最大的旋转周期。“将观测到的天文学效应,也就是存在最大的旋转周期极限,与内部外壳需要产生意大利面物质层相联系,就是所谓的将观测结果与理论相联系。” 彭斯说道。

===



「磁星」(Magnetar)是中子星的一種,它們均擁有極強的磁場,透過其產生的衰變,使之能源源不絕地釋出高能量電磁輻射,以X射線及伽瑪射線為主。磁星的理論於1992年由科學家羅伯特·鄧肯(Robert Duncan)及克里斯托佛·湯普森(Christopher Thompson)首先提出,在其後幾年間,這個假設得到廣泛接納,去解釋軟伽瑪射線復發源(soft gamma repeater)及不規則X射線脈衝星(anomalous X-ray pulsar)等可觀測天體。
目錄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3%81%E6%98%9F


=====

德國製造出迄今最強人工磁場 是地球的183萬倍
http://jgospel.net/news/tech/%E5%BE%B7%E5%9C%8B%E8%A3%BD%E9%80%A0%E5%87%BA%E8%BF%84%E4%BB%8A%E6%9C%80%E5%BC%B7%E4%BA%BA%E5%B7%A5%E7%A3%81%E5%A0%B4-%E6%98%AF%E5%9C%B0%E7%90%83%E7%9A%84183%E8%90%AC%E5%80%8D._gc34192.aspx


天文学家观测到中子星“进食”场景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news/2011/6/248930.shtm

欧洲XMM牛顿天文望远镜最近观测到遥远宇宙中一颗中子星亮度突然增加了1万倍。天文学家分析认为,当时这颗中子星正在“吞食”一块比它体积大无数倍的气体物质。
 
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残骸”,不仅密度超大,一块针箍大小的中子星物质质量超过5亿吨,磁场强度也同样惊人,超过地球磁场的万亿倍,其超大的引力能“俘获”许多“食物”。
« 最後編輯時間: 2019-06-10 22:36:32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00



« 回覆文章 #1 於: 2019-06-06 14:40:30 »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854543.htm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使用超级计算机和一些定制代码创建了“最详细”的黑洞模拟,证明了困扰天体物理学家长达40多年的理论。

理论于1975年首次发表,认为旋转黑洞的最内部区域最终将与黑洞的赤道面对齐。虽然这看起来有点令人困惑,但这个区域如何被黑洞扭曲会对整个星系产生巨大影响。

这项新研究于周三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杂志上,详细介绍了该理论的模拟解决方案 - 被称为Bardeen-Petterson效应。研究共同主要作者Sasha Tchekhovskoy表示这还解决了一个“困扰了天体物理学界已有四十多年”的问题。

当我们在4月10日看到第一张黑洞图像时,我们实际上并没有“看到”黑洞。黑洞不会发出任何可见光。相反,黑洞非常强大的引力导致碎片,气体和其他粒子围绕其边缘旋转,形成“吸积盘”。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东西。这不仅有助于宇宙探测器找到黑洞,而且这些吸积盘也是黑洞演变和发挥作用的原因。此外,它们可以告诉天体物理学家更多关于黑洞如何旋转以及可能来自它们的辐射。包括论文第一作者Matthew Liska在内的团队成员使用图形处理单元(GPU)来开发他们的模拟代码。 “一旦我们创建了代码,我们就需要找到足够大的超级计算机来进行模拟,”共同领导这项研究的Tchekhovskoy说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超级计算机Blue Waters正好适合这项任务。”

Blue Waters是一台功能非常强大的计算机,总内存容量约1.5PB,位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我们利用计算机进行黑洞模拟,”Tchekhovskoy说道。“最初,黑洞周围气体形成的盘状结构相对于黑洞赤道倾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吸积盘的内部区域与赤道平面对齐,显示出对齐。”

莱斯特大学理论天体物理学家Rebecca Nealon说。“他们的结果显示了Bardeen-Petterson效应,同时包含了这些效果,这是对以前作品中的总体情况的极好证实。”

根据Tchekhovskoy的说法,磁场是调节吸积盘弯曲和落入的关键因素。最终,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对于非常薄的吸积盘,拟议的Bardeen-Petterson效应仍然存在 - 吸积盘确实与黑洞对齐。

“磁盘与黑洞赤道平面的对齐是这项工作的新发现,”Tchekhovskoy解释说。“在较大的半径处,磁盘相对于黑洞的赤道面倾斜。”

Tchekhovskoy说,研究的下一阶段将着眼于“辐射传输”。基本上,该团队将能够预测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光粒子会发生什么,使天文学家有可能通过望远镜观察这种现象。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9300



« 回覆文章 #2 於: 2019-06-10 22:34:35 »

https://futurism.com/the-byte/precise-black-hole-simulations


困扰全球天文学家40年的黑洞“Bardeen-Petterson effect”谜题得以揭秘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855467.htm

吸积盘是黑洞在吸入气体、尘埃和空间碎片等物质时,在其周围形成的非常明亮的超加速粒子搅动团。197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约翰·巴丁和天体物理学家雅各布斯·佩特森提出“巴丁-佩特森效应”,即旋转的黑洞会使倾斜的吸积盘内部区域与黑洞的赤道面对齐。

数十年来,由于模拟算法和计算机硬件性能的限制,还没有任何一个模型能够精确解释这一现象。

研究团队借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下属的Blue Waters超级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使用图形处理器(GPU)处理计算产生的大量数据,采用自适应网格优化的算法提高模拟的分辨率,详细仿真了高度与半径之比为0.03的吸积盘与黑洞的相互作用。

模拟结果显示,吸积盘的内部和外部区域通过平滑的曲面连接,虽然其外部区域保持倾斜,但内部与黑洞赤道面对齐。此外,研究团队成功将磁湍流纳入模拟之中。磁湍流因不同粒子在吸积盘内以不同的速度搅动产生,正是其发挥“阻力”作用使物质最终进入黑洞,在此之前的模拟一般只能将其简化假设为“额外摩擦力”。

高分辨率模拟对黑洞研究有多重要?研究团队负责人之一、西北大学副教授切赫霍夫斯基解释说,黑洞周围的细节可能看起来很小,但其影响着黑洞的旋转速度,从而影响黑洞对整个星系的作用。

论文第一作者、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员马修·里斯卡表示,这一模拟不仅解决了一个40年前的问题,而且证明了在完全广义相对论中模拟吸积盘是可行的,这为下一代模拟铺平了道路。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