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yam.com/cna/computer/201204/20120414885355.html發射火箭控制難 難於上青天
(中央社華盛頓13日綜合外電報導)北韓再次證明,火箭科學實在有夠難。推動火箭離地的大爆炸還算是簡單的部份,由一團巨火中噴出的超熱、超快排氣,把火箭推向青天。
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太空政策主任培斯(Scott Pace)表示:「任何人都可以做出會爆炸的東西,控制它才是難處所在。」
根據航空專家,北韓火箭使用聯氨(hydrazine)和硝酸(nitric acid)兩種液態推進燃料,一旦混合就能引燃。
所有力量都必須受到金屬的限制和電子的操控。光想把60磅重的東西以每小時1萬8000英里速度送進軌道,就需要大約1公噸俗稱的黃色炸藥(TNT,三硝基甲苯)之力。只要1個小小的差錯、設備搭配一丁點不對、1句話傳錯,甚至1顆泡泡,一切就「爆」銷。
其他控制問題也曾經搞毀過太空船。讓尖端直直朝上的空氣動力學就是關鍵。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麥道威(Jonathan McDowell)表示,如果火箭角度太偏,就會四分五裂。
他說,剛嘗試發射火箭的國家,失敗機會多達一半。
太空人葛倫(John Glenn)清楚記得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第一批太空人何等驚恐地目睹「擎天神號」火箭(Atlas)在眼前爆炸。距今較近的例子還有美國私人企業「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獵鷹1號」火箭(Falcon 1),也是先經歷3次失敗,後來才獲得兩次成功。
就連通常很可靠的俄羅斯,去年秋天也沒能把火箭送上火星,火箭升空之後太空船掉回地面。
西方專家們指出,北韓「大浦洞2號」飛彈試射災難顯示,平壤當局要肖想在長程彈道導彈技術出師,不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更沒從以往的拙劣嘗試中汲取教訓。
平壤當局表示他們發射的不是飛彈,而是「銀河3號」火箭,目的是為送衛星入地球軌道。
至於火箭發射失敗的原因,目前要斷定仍嫌言之過早,但美國民間組織—武器管制協會(Arms Control Association)分析師奎爾(Peter Crail)表示:「看來問題可能出在第2節的分離和引燃。」「第1節大致落在北韓計劃的地方。」
奎爾說,此等結果可謂是平壤的「退步」,因為在前兩次測試中,第1節和第2節都成功地分離。
不過美國科學家聯盟(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的克里斯登森(Hans Kristensen)則說,管理火箭發射時各節的分離,對於擁有更先進導彈計畫的國家來說,也是艱困的技術挑戰。
「如果分離得太晚,或根本沒分離,那麼第2節就可能在依然與下半部連接的情況下引燃,把整個火箭炸得粉身碎骨。」
他指出,每1節分離的時間都要分秒不差,如果振動太大也會破壞分離。(譯者:中央社楊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