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目鏡不是隨便叫的....我3顆短焦目鏡
才只有一顆可以被叫作行星目鏡...
FSQ 106極限倍率可以推到250-300X附近
請問短焦目鏡還要配上甚麼條件,才能成為行星目鏡?
由於用途的不同,天文的目鏡一般也分成幾類。
1。深空觀察目鏡。
2。行星觀察目鏡。
3。攝星用目鏡。
雖然有以上的分類,但不是說這幾種目鏡之間在實際使用中是不可替代,劃分只是按照通常的各種題材觀察的特點而言。
這裡要分析的是行星觀察目鏡的特點和目前市場的幾類代表產品。
一般來說,行星觀察要求高反差,銳利和準確的色調傳遞,要具備這些特點,目鏡一般要
1。構成經可能的簡單。
這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光線傳遞的損失,降低目鏡內部各鏡片單元之間的光線反射,從來提高反差。
簡單的結構以蔡司的Monocentric 為最,光學結構上3片透鏡構成一組,只有2個空氣面,但是這種結構視角狹窄,只有30度左右,透過它們觀察就好像透過一根管子去看。
目前這種結構,據我所知似乎只有兩種產品銷售,一種是大名鼎鼎的TMB super mono,還有一種是俄羅斯製造的,兩種產品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視角較寬闊,約為32度左右,後者視角狹窄,只有28度,但是後者的eyeref等於兩倍的目鏡焦距,比前者的0.85目鏡焦距的eyeref強不少。
沒有Monocentric 結構這麼“變態“是蔡司的ortho目鏡,這種目鏡結構上比Monocentric 多了一片接眼玻璃單元,整個結構是2組4片,4個空氣面,42度左右的表現視場,Ortho結構是相對折衷一種結構,光學素質非常高,表現視場也比Monocentric 大不少,eyeref大致等於目鏡焦距的0.8X左右。
但是Ortho目鏡和Monocentric 一樣製造困難,特別是中短焦點目鏡透鏡的研磨和膠合(3片膠合)按照日本人說法完全是“名人技”,由於這種結構目鏡的中短焦距鏡片單元直徑都很小,這在過去需要熟練的工人去控制透鏡的研磨精度,在過去採用熱熔膠粘合的年代,3片膠合完全要考校工人的素質,並且還要保證最後3片玻璃的完全同芯,所以一般來說中長焦距的這類目鏡,過去各個廠家的差距不大,但是短焦距的這類目鏡,名廠和普通廠的素質相差明顯。
目前世界上能夠保證質量的,還在生產Ortho結構目鏡的廠家只有日本了,日本的谷光學為美國UO公司的OEM的此類目鏡,以低廉的價格和極高的素質獲得行星觀察者的喜愛。
plossls目鏡也是一種2組4片的結構,是奧地利人發明的,它和Ortho不同,是兩片膠合鏡片分成兩組,降低了組裝的要求,同時降低的成本,由於結構簡單,如果能採用較為優質的光學玻璃和鍍膜,以及組裝技術,PL目鏡也可以在行星觀察上獲得不遜色於ortho目鏡的素質,PL的表現視場比Ortho要大一點,達到50度,但是eyeref短一點,通常只有目鏡焦距的0.7X左右。
目前較好的PL生產廠家有美國的Televue和Meade,Televue的PL系列和Meade的4000 SP系列都是很好的PL結構目鏡。
此外還有諸如pentax 的XO系列,這是種改良的Ortho結構,結構中已經沒有3片膠合結構,取而代之的是3組單元的,包含2片膠合透鏡的結構。
2。 要保證優質的鍍膜技術
鍍膜技術的好壞不言而喻,像目前pentax的XO系列連膠合面都採用特種鍍膜的廠家似乎沒有。
3。光學玻璃的厚度和純淨度
好的行星目鏡要盡可能的採用較薄的鏡片單元,這從設計上來說就需要多採用高折射率的玻璃,但是高折射玻璃的光學結構,似乎在保持色彩還原上較為困難,這當然可以後期靠鍍膜校正一部分。
實際和坊間的說法是:
1. 高折射玻璃的多採用,容易造成偏黃色色彩表現。
2。靠鍍膜校正,容易造成光線透過率的下降。
3。德國的肖特光學玻璃和日本諸如pentax等名廠採用的光學玻璃可以保證很“純白”特性。
4。組裝工藝
一般來說,日本製造或者德國製造較能保證這點,其他地區的製造的產品,需要廠家嚴格的品控來管理了。
最後是幾種產品的點評。
1。TMB super mono
比較擔心的是短焦點鏡片單元的研磨和組裝精度,還有就是這類目鏡不封邊(似乎是德國光學的特點,我的幾個老蔡司鏡頭都這樣),另外TMB的膠合面也不鍍膜,理論上認為膠合面也有可能產生玄光,當然也許TMB肚子的改良設計可以避免這點。
一些日本的用戶認為,super mono似乎不比pentax XO有可見的光學優勢,並且背景還沒有XO黑。
2。Pentax XO
產品種類太少,只有兩個規格,eyeref也短。
當然光學素質極高。
3。UO FMC ortho系列
C/P最好的行星目鏡。
4。Televue PL系列
優點是做工精細,邊緣素質高,缺點是鍍膜不算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