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Skyray 於 2010-05-11 12:54:27



主題: 鎖定暗物質
作者: Skyray2010-05-11 12:54:27
http://sa.ylib.com/circus/circusshow.asp?FDocNo=1587&CL=102 (http://sa.ylib.com/circus/circusshow.asp?FDocNo=1587&CL=102)


有時候,探索本身就是最好的收穫。
撰文╱克勞斯
翻譯/宋宜真


2009年12月,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政治人物齊聚一堂,討論全球氣候變遷這個重大的實際問題。在這同時,另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物理學家也聚集著,屏氣凝神地等待一個更為深不可知的結果。這兩群科學家聚集的理由不同,離開時的結果卻很像:意猶未盡且不甚滿意。

低溫暗物質搜尋(CDMS)實驗基地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蘇旦礦井,實驗目的在於直接搜尋廣佈於銀河系的暗物質的可能組成粒子。2009年12月初就有消息傳出,CDMS可能真的找到這種粒子存在的訊號了。

若要了解這樣的事件意義有多重大,我們得先知道,過去40年來,科學家埋頭於建構一個超大理論架構,其中只要出現一點資料是不一致的,整套理論就會如摧枯拉朽般崩解。1970年代,我們開始收集銀河系自轉的觀測資料,其中不可見物質的數量估計是可見物質的10倍之多。雖然科學家對這種物質提出了幾種解釋(從雪球、行星到冷氣體),但後來逐漸發現,這些解釋都無法符合觀測結果。在這同時,獨立的理論計算得出大霹靂後一分鐘內應該生成的輕元素數量,而若要符合觀測結果,宇宙還得生成更多的質子和中子,才足以說明這些暗物質的存在。

同樣的,星系在宇宙膨脹時的形成過程,也經由電腦獨立運算得到:只有幾種不會像一般物質那樣交互作用的新物質有可能及早崩塌,形成我們現今見到的宇宙結構。

過去50年來,粒子物理的發展使我們了解到,如果要讓我們所見的事物得到合理解釋,就得有許多新的基本粒子存在。因此理論物理學家認為,大霹靂初始那狂暴的一刻,應足以產生為數豐富的粒子來支持暗物質的存在,而今日的太空望遠鏡之所以還偵測不到,是因為這些粒子與一般物質的交互作用太弱。一些勇於嘗試的實驗物理學家認為,我們銀河系暈中的暗物質新粒子可能可以直接觀測,因此開始設計一些方法進行觀測,並將高靈敏度的偵測器建置在地底深處,以隔絕大部份的宇宙射線。

25年前,當我們首度提出這些實驗方法時,我就預期10年內應該就會有結果。不過即使是最新技術,要建置這樣的設備還是很耗時費力,而大自然也沒有大方地向我們透露它的奧秘。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0年第99期5月號】


主題: 回覆: 鎖定暗物質
作者: 亮晶晶2010-05-11 14:52:02
暗物質???請看!!!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A%97%E7%89%A9%E8%B4%A8


暗能量???請看!!!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A%97%E8%83%BD%E9%87%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