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21-03-30 20:56:07



主題: 在太空待一年後,太空人心臟變小了
作者: peter2021-03-30 20:56:07
https://technews.tw/2021/03/30/astronaut-heart-shrink-after-living-in-the-space/

國際太空站待一年的太空人 Scott Kelly 身體後發現,長期失重會改變心臟結構,導致心臟萎縮,且即使太空人一直有進行低強度運動,也不足以阻止。

科學家說,人類在地球經歷的引力,是使心臟保持大小和功能的原因,持續透過靜脈泵送血液至身體各處,甚至像站起來走動等簡單動作,也可促使心臟將血液打到大腿。但當重力元素消失後,人體沒有持續向下的引力,心臟就會收縮。但還好的是,較小的心臟對健康沒有任何不良影響。

科學家指出, Scott Kelly 回到地球後,心臟左心室重量萎縮四分之一,左心室是心臟最大最強的腔室,將血液泵入主動脈並流遍全身。左心室縮小的原因是心臟適應重力減輕環境,但並沒有功能失調,因沒有重力作用,心臟就不必劇烈抽動。

但對未來火星任務而言,較小的心臟可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研究人員表示,若太空人受傷或生病,或運動器材壞了導致無法運動,較弱的心臟經過數月失重旅行後,踏上火星時,太空人可能會頭昏眼花。

研究人員還觀察到 2018 年完成橫跨太平洋的長距離耐力游泳者 Benoit Lecomte 也出現相同變化。 Benoit Lecomte 花 159 天在水上,每天游泳 8 小時,同樣抵消重力影響。研究人員原本預計,長距離游泳者使用俯臥技巧進行這些耐力游泳,可避免心臟收縮或虛弱。但 Kelly 和 Lecomte 都出現心臟左心室萎縮現象,且萎縮速度一樣快。

心臟變化取決於太空人飛行前所作所為。科學家表示,對大多數健壯的太空人來說,心臟就像 Scott Kelly 在太空萎縮,但原本在地球就沒什麼運動,不得不在太空站定期運動的人,心臟反而變大。科學家還說,賽艇運動員的心臟是所有運動員最大的,因此划船和力量訓練結合,可能是太空人出任務時最佳鍛鍊方式。

Scott Kelly 開玩笑說,覺得這項研究很有趣,讓他知道心臟像精英運動員。研究人員說,長時間太空飛行和長時間游泳都會導致心臟非常適應特殊情況,顯示心臟是適應性非常強的器官,可滿足人們的需求。

雖然 Scott Kelly 身體沒有任何不良狀況,但長時間在太空執行任務不是沒有風險。科學家說,太空人最可能出現的心臟毛病是心房顫動,且比一般人早十年出現,可能是因為心房在太空過度擴張導致。雖然不危及生命,但心房顫動會引起不適,降低運動耐力並增加中風風險。

未來長期太空飛行任務會將人類送到月球甚至火星,因此了解太空飛行如何影響心臟各方面至關重要。科學家團隊將研究另外 10 位計劃未來十年內在太空度過一年的太空人,以及在太空站待 6 個月,以及短時間飛行的太空人,將使用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術,觀察太空人飛行前後的冠狀動脈變化。研究發表在《循環》期刊(Circ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