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20-01-28 19:26:21



主題: 罕見矮新星系統爆發 一天內亮度增加 1,600 倍 super-outburst KSN:BS-C11a
作者: peter2020-01-28 19:26:21

 罕見矮新星系統爆發 一天內亮度增加 1,600 倍 super-outburst  KSN:BS-C11a
==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936211.htm
https://www.nasa.gov/feature/goddard/2020/nasas-kepler-witnesses-vampire-star-system-undergoing-super-outburst


开普勒发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超级爆发” super-outburst   正在研究的矮新星恒星系统由一颗白矮星和一颗褐矮星组成,其质量大约是白矮星的十分之一。白矮星是一颗老化类太阳恒星的残余核心,在地球体积大小的球体中,含了大约相当于太阳质量的物质。褐矮星是一种质量在10到80倍木星之间的天体,因为它太小了,无法进行核聚变。这颗褐矮星每83分钟绕着这颗白矮星转一圈,距离只有25万英里(约40万公里),大约是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它们的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白矮星的强大引力,将棕矮星的物质剥离,像吸血鬼一样吸走了它的精华。剥离的物质在向白矮星旋转时形成一个圆盘(称为吸积盘)输入。当这个矮新星恒星系统经历了一次超级爆发,亮度会增加1000倍以上。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整个事件,观察到亮度缓慢上升,然后迅速增强。虽然理论上预测到了突然的亮度变化,但缓慢开始的原因仍然是一个谜。吸积盘物理的标准理论不能预测这种现象,随后在另外两次矮新星超爆发中观察到了这种现象。

观测显示,圆盘的温度从正常状态下的大约5000-10000°F(2700-5300°C)上升到超爆发高峰期的17000-21000°F(9700-11700°C)。这种类型的矮新星系统相对罕见,已知仅有约100颗。

这个天体的探测,为探测隐藏在开普勒数据中更罕见的事件带来了希望。研究团队计划继续挖掘开普勒数据,以及来自另一个系外行星猎人:凌日系外行星调查卫星苔丝号(TESS)任务的数据,以寻找其他瞬变


主題: 回覆: 罕見矮新星系統爆發 一天內亮度增加 1,600 倍 super-outburst KSN:BS-C11a
作者: peter2020-02-02 10:03:45
 罕見矮新星系統爆發 一天內亮度增加 1,600 倍 super-outburst  KSN:BS-C11a

https://technews.tw/2020/01/31/dwarf-nova-system-kepler-ksn%ef%bc%9abs-c11a-accretion-disk/

已退役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過去是搜尋系外行星的利器,幫助科學家發現數以千計的新世界,其原本設計目的並不包括尋找新星爆發,然而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STScI)Ryan Ridden-Harper 團隊在回顧望遠鏡數據時,意外發現一場罕見的矮新星(dwarf nova)爆發事件隱藏在數據細節中。

新發現的矮新星系統稱為 KSN:BS-C11a,由白矮星與棕矮星伴星構成,後者質量約前者的十分之一,每 83 分鐘繞行白矮星一圈,兩者距離僅 400,000 公里,與月球到地球的距離差不多。

由於距離非常近,白矮星強大的引力不斷奪取棕矮星物質,並在周圍形成吸積盤,最終因吸積盤達到臨界點而引發爆炸。克卜勒望遠鏡實際觀察到亮度一開始先緩慢上升,隨後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迅速增加了 1,600 倍,並且吸積盤溫度從正常狀態下約 2,700~5,300℃,上升至爆發時的 9,700~11,700℃。

雖然過去理論已經表明矮新星爆發會突然變亮,但最一開始亮度緩慢上升的原因仍是個謎,吸積盤物理學無法預測這種現象,加上矮新星系統相對罕見,目前僅發現約 100 個系統,且單一系統的 2 次爆發之間可能相隔數十年,也就是說望遠鏡在對的時間內也只有一瞥而過的機會。

由於吸積盤從新生恆星到超大質量黑洞周圍都可見,科學家希望透過研究更多新星爆發來解讀恆星爆炸秘密。新論文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