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8-09-27 20:48:36



主題: NASA 60年 證明了太空探勘的價值
作者: peter2018-09-27 20:48:36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timefortune/104760

約在60年前於1958年10月1日,美國太空總署(又稱NASA)正式開始營運時,它已經準備好回答這個問題: 「即使人類太空飛行有極高的成本和風險,為何仍要派人到太空?」

在這60年間,NASA派出超過400個不同的人,許多人都不只有一個任務。這樣的數字底下,僅24個人離開地球軌道外到月球然後回來;有3個人執行這樣的任務2次。其他人則留在地球附近。雖然私人投資的太空飛行,無論是否進入地球軌道,近幾年都正在發展當中,但到目前為止只有NASA及相對應的俄羅斯與中國政府發展技術來進行太空任務。

這60年的經驗應該足以讓大家看見投入公共資金將人們送進太空所帶來的成果。不過,也可能沒辦法。顯然人類太空飛行的好處一直有爭議。例如,由享譽社會的美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於2014年執行的一份觀察評估發現,「沒有任何有形、可被量化的好處——衍生的技術、吸引人才加入科學產業、科學知識等等——有辦法證明這些大量的投資有正向回饋。」研究的作者表示只有「無形的好處」可以證明「國家這些創新且持續的重要投資」是值得的,也觀察到「美國持續進入太空主要不是因為社會大眾希望他們這麼做,反而是因為由其他國家的設備和太空人進行太空探勘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認為,現在人類進行操作和調查為太空活動增添了很多重要的價值。但整體而言我同意人類太空旅行的重要性一直以來都在於它無形的影響。以及,雖然過去幾十年不像以前一樣能真實看到那些影響,但那些影響也一樣重要。

長期以來,這是被元首層級認可的。甚至在NASA成立之前,由艾森豪總統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在1958年6月發表的太空政策聲明宣布:「對一個外行人來說,真人探勘才能代表真的征服太空。沒有任何無人實驗可以取代真人探勘在世人心中的地位。」而在1961年5月甘迺迪總統建議以登陸月球作為國家目標,他的首席官員們表示「這不只是機器,而是一個真實的人在太空抓住了大家對世界的想像。」

當然,由阿波羅8號的太空人Bill Anders所拍攝的「地出」(Earthrise),這張具有代表性的照片,讓大家重新認識到我們居住的家園,在漆黑的太空中僅是一塊脆弱的綠地。就如同詩人Archibald McLeish當時寫下的,這張照片讓我們「看見地球真實的樣子,在永恆的寂靜中漂浮,一顆渺小、蔚藍而美麗的星球」,並「看見我們一起身為地球上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