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8-08-03 22:50:24



主題: NASA拍到超新星殘骸 HBH 3
作者: peter2018-08-03 22:50:24

==
NASA拍到超新星殘骸  HBH 3
=
超新星HBH 3的残余物,于1966年首次发现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753621.htm

在大约八万年到一百万年前的某个时间里,一场剧烈的爆炸撕裂了我们银河系中一颗恒星,其距地球约6400光年。其留下了幽灵般的红色卷须状尘埃和气体团。这些卷须状尘埃属于超新星HBH 3的残余物,于1966年首次发现  超新星残余物是恒星爆炸后仍然存在的东西 - 这些天体“烟火”十分令人惊叹。

美国宇航局(NASA)通过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拍摄了这张图像。该望远镜是NASA发射的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四架太空望远镜之一,其在红外光谱中“看到”。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于2003年发射升空,最初计划进行为期五年的观测任务。8月25日,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将迎来它的15岁生日。


主題: 回覆: NASA拍到超新星殘骸 HBH 3
作者: peter2018-08-10 14:05:54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8/7/n10621159.htm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銀河系拍到一顆已死亡多時的超新星殘骸,呈現白色雲霧和紅色細絲,在廣袤的太空中延伸相當大的範圍,久久未能消逝,可謂「陰魂不散」。

這個由NASA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所拍攝到的超新星殘骸被稱為HBH 3。它於1966年首次被無線電波望遠鏡觀測到,而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則是一種紅外光望遠鏡。

當一顆恆星爆炸時,就會形成超新星,此一過程會產生巨大的衝擊波,而其殘餘的物質仍會散發可見光。

以HBH 3為例,其紅色樹枝狀(或細絲狀)的發光物質很有可能是遭衝擊波連續擊打的分子氣體。恆星的爆炸使這些分子獲得能量,並輻射出紅外光。

而雲霧狀的白色部分則是恆星生成的區域,被稱為W3、W4和W5。這些區域超過這張照片的邊界。它們與紅色細絲都位在銀河系內,距離地球約6,400光年。

HBH 3的直徑約為150光年,是迄今已知最大的超新星殘骸之一。天文學家估計說,HBH 3的爆炸可能發生在8萬至100萬年前,所以它也可能是最古老的超新星殘骸之一。

在2016年,NASA的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偵測到能量很強的伽瑪射線從HBH 3附近區域射出。這可能是HBH 3附近的一個恆星形成區域的氣體,受超新星爆炸噴出的強大粒子影響而射出伽瑪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