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6-03-08 13:29:01



主題: 哈伯望遠鏡 視野FOV_ WFPC3 FGS ACS WFC
作者: peter2016-03-08 13:29:01
哈伯望遠鏡 廣角
==
哈伯二代廣角行星相機的畢業照 Kohoutek 4-55 行星狀星雲

http://astronomynow.com/2016/03/07/dying-star-offers-glimpse-of-our-suns-future/
http://astronomynow.com/tag/kohoutek-4-55/

Kohoutek 4-55 行星狀星雲
(http://astronomynow.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Kohoutek_4-55_1226x1226.jpg)
,K 4-55 的內圈亮先是被雙極的結構環繞,之外又被淡紅色的暈包圍。這禎精心編製的影像是以紅色代表氮氣,綠色代表氫氣,藍色代表氧氣。K 4-55 距我們4千6百光年遠。
二代廣角行星相機的畢業照  WFPC2 拍下了這幅天鵝座行星狀星雲Kohoutek 4-55 (K 4-55)  
WFPC2 是由 NASA 的噴射推進實驗室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設計製造。在1993年12月 HST 的首次修任務中,取代第一代的 WFPC 開始服役;而在即將進行的最後一次維修任務中,WFPC2 又將被換成新一代的 WFC3。




wiki
https://de.wikipedia.org/wiki/Kohoutek_4-55

http://familystar.org.tw/index.php?option=com_smf&Itemid=45&topic=22308.0


主題: 回覆: 哈伯望遠鏡 廣角 WFPCS FGS2
作者: peter2017-11-30 13:12:41
https://www.spacetelescope.org/images/opo0420b/

https://www.spiedigitallibrary.org/journals/Optical-Engineering/volume-51/issue-1/011011/Experience-with-the-Hubble-Space-Telescope--20-years-of/10.1117/1.OE.51.1.011011.short?SSO=1

WIKI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3%88%E5%8B%83%E7%A9%BA%E9%97%B4%E6%9C%9B%E8%BF%9C%E9%95%9C

第三代廣域照相機(WFC3)取代WFPC2



http://web.fg.tp.edu.tw/~earth/learn/hst/hst3.htm

 
照相攝譜儀(STIS)
分光測熱計 (NICMOS)
高達德高解析度攝譜儀 (GHRS)
暗天體照相機(FOC)
黯淡天體攝譜儀 (FOS) =>10倍感光度的巡天高等相機 (ACS  : Advanced Camera for Surveys)
高分辨率照相機高解析通道(HRC)
廣域通道(WFC)
宇宙起源攝譜儀 (COS)
WFPC2  => 廣角行星相機也將升級為第三代機種 (WFPC3)
FGS =  Fine Guidance Sensor   3個精密導引感測器 (Fine Guidance Sensors)

WIK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88%E9%80%B2%E5%B7%A1%E5%A4%A9%E7%85%A7%E7%9B%B8%E6%A9%9F


1997年2月,哈伯又在太空中接受了第二次維修,將原來的黯淡天體攝譜儀 (FOS) 及高達德高解析度攝譜儀 (GHRS) ,
更換為近紅外線相機暨多目標分光測熱計 (NICMOS) 及太空望遠鏡照相攝譜儀 (STIS),
使哈伯的性能再度升級。這次任務還發現哈伯外殼已飽受太空物質的撞擊,不過尚無立即損壞的顧慮。

第三次維修中,計畫把黯淡天體相機 (FOC) 換成10倍感光度的巡天高等相機 (ACS),這個計畫只好被迫延後至2002年2月,由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執行的3B任務來完成。同一維修任務中還為 NICMOS 換裝了新的冷卻系統 NCS,原來 NICMOS 需要在極低溫環境下運轉,而在哈伯中負責維持低溫的固態氮,卻比原來預期的4年壽命短了一半,2年內就用光了,結果自1999年起停擺,這個消息比起同時期的迴轉儀故障危機來說不算是最糟的,也許難以吸引大眾的關注,直到現在 NICMOS 才終於得以重新運作了。此外,3B任務也為哈伯換裝了新的動力控制系統及太陽能板,使生產的電力增加27%,哈伯的儀器設備因而可使用加倍的電能進行觀測及資料傳輸。

  若未來一切順利,預定在2004年進行的4號維修任務中還將加裝宇宙起源攝譜儀 (COS),
廣角行星相機也將升級為第三代機種 (WFPC3)

http://web.fg.tp.edu.tw/~earth/learn/hst/hst2.htm
定位及轉向系統是哈伯的另一個重要部分。3個精密導引感測器 (Fine Guidance Sensors) 內建1,500萬顆恆星位置,可以使哈伯精確定位;轉動哈伯的動力裝置並不是會產生污染的火箭,而是4具不同方位、隨時保持轉動的感應轉輪 (Reaction wheels),它們可受地面控制而分別加快或減慢轉速,靠著角動量守恆的簡單物理定律,哈伯就可以轉向任一方向。至於6具迴轉儀 (Gyroscopes) 中只要有3具正常運作,就可確保哈伯在快速繞地運動的同時還能穩定定位。當然,電腦、通訊、太陽能發電與電池設備也是必備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