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5-12-26 08:58:43



主題: 貧金屬恆星 HD175607 旁邊的行星 到底如何形成??
作者: peter2015-12-26 08:58:43
http://www.space.com/31456-rocky-planet-found-unlikely-star.html

 HD175607

找到岩質行星圍標  最少金屬母星

WIK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5%B1%AC%E9%87%8F
金屬量(Metallicity)是天文學和物理宇宙學中的一個術語,它是指恒星之內除了氫和氦元素之外,其他的化學元素所占的比例(這個術語不同於一般所認知的“金屬”,因為在宇宙中氫和氦的組成量占了壓倒性的大數量,天文學家將所有更重的元素都視為金屬。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sbnews1.aspx?id=181414

2007-6-6 23:4:45  贫金属恒星可孕育行星

科学家们在距离地球140光年的武仙星座发现了一颗恒星,
它的两颗行星缺乏行星形成的一些常见必要物质。这支持了一种行星起源理论,
那就是即使缺乏比原始氢和氦更重的元素,也能形成行星。
这颗编号为HD155358的恒星类似太阳,只是温度更高、质量更小。
它与太阳还有一个显著区别是它严重缺乏所谓的重元素,如氧、硅、碳、铁等
(天文学家们统称这些重元素为“金属”),
而这些元素通常被认为是形成行星内核的必要条件。
这两颗行星体积较大,其中大的一颗约为土星的90%,较小的一颗也有土星的一半。
有趣的是,二者的距离非常近,以至于彼此之间存在强烈的引力。在引力作用下,
其中一颗的轨道越来越圆,而另外一颗的轨道越来越扁,当达到一定极限时,二者互换角色,
每个周期长达2500年左右。天文学家形象地将这种关系比喻为“舞伴”。
这种严重缺乏“金属”却能孕育行星的情况非常罕见,迄今为止,
在100多个拥有行星的恒星星系中,天文学家们仅在编号为HD47536的恒星中发现过这一现象。
对这种现象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行星起源的认识。
 天文学家提出了两种相互竞争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第一种被称为“核吸积模式”,
新生恒星附近的气体盘中的重元素首先浓缩成一个致密的核,
然后这个核逐渐吸收气体盘中的物质,最终形成行星。
 另外一种称为“气体盘不稳定模式”。根据这种理论,气体盘自身分解成多块,
然后坍缩形成行星。这个过程可能发生得相当快,由此产生的行星可能根本没有固体内核。
 “核吸积模式”较容易产生太阳系中较小的类似地球的行星,
但是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一些较大的类似土星的气态行星可能以“气体盘不稳定模式”产生。
 这两颗行星的发现者、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麦克唐纳天文台的William Cochran认为,
这两种理论或许都可解释这两颗行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