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3-08-19 08:37:37



主題: 銀河系中的磁星 PSR J1745-2900 + 最強磁星SGR 0418+5729
作者: peter2013-08-19 08:37:37
A Magnetar at the Heart of Our Milky Way

Aug. 14, 2013

http://www.mpg.de/7502957/magnetar_milkyway
(http://www.mpg.de/7499506/standard.jpg)

磁星 PSR J1745-2900 科學家發現 好像是 繞本銀河的 候選黑洞 Sagittarius A* ..

http://inspirehep.net/record/1247779/plots

(http://inspirehep.net/record/1247779/files/figure2.png)



主題: 回覆: 銀河系中的磁星 PSR J1745-2900
作者: peter2013-10-08 08:07:31
http://tech.china.com/science/universe/1030/20130902/18027562.html
宇宙中最强大的磁场

科学家们可能已经发现了迄今宇宙中最强大的磁场——它就存在于一颗死亡恒星的体内,这颗死亡恒星直径仅有不到19公里,却拥有与太阳相当的质量。这颗恒星的编号是SGR 0418+5729,距离地球约6500光年,在此之前科学家们曾经认为其拥有强度异常弱的磁场。然而近期利用欧洲空间局(ESA)的XMM牛顿空间望远镜开展的研究却显示它的磁场不仅不弱,而且很有可能是迄今存在于已知宇宙范围内强度最高的磁场。天文学家估算认为其磁场的强度相当于家用电冰箱关门磁条强度的20萬億倍。

=>  多強 ??

SGR 0418+57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IOQgwu_3g

http://chandra.harvard.edu/photo/2013/sgr0418/
(http://chandra.harvard.edu/photo/2013/sgr0418/sgr0418_labeled_525.jpg)



科學家發現55萬歲奇特磁星:距地6500光年
http://tw.myblog.yahoo.com/jw!jpjot4qVCB5i3f.keU_3/article?mid=23458&prev=23459&l=a&fid=29

磁星的強磁場是大多數中子星的1000倍,但是這個理論並非完全符合當前的觀測結果


http://scitechdaily.com/magnetar-sgr-0418-has-one-of-the-strongest-magnetic-fields-in-the-universe/
(http://scitechdaily.com/images/Magnetar-Has-One-of-the-Strongest-Magnetic-Fields-in-the-Universe.jpg)



主題: 回覆: 銀河系中的磁星 PSR J1745-2900 + 最強磁星SGR 0418+5729
作者: peter2013-10-17 20:20:53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119
 2013-10-17 宇宙中最劇烈的爆炸來自強磁場星球

超新星是巨質量恆星演化到末期時的劇烈爆炸現象,經由爆發將產生的重元素拋入星際空間中,這些元素豐富了宇宙的化學組成,更組成了你我,或許這就是我們這麼熱切地尋找這些珍貴爆發的契機。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很明亮—比太陽亮數十億倍,因此很多業餘天文學家用小型望遠鏡即可投入尋找超新星的行列,他們監測很多鄰近星系,夜復一夜,將新取得的影像與舊的影像對減,並通報給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可能的超新星候選者。
 
  近幾年來,全世界大型的巡天計畫如火如荼地展開對全天空的監測,其中,座落於夏威夷Haleakala山,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數位相機的泛星(Pan-STARRS)計畫,其單幅曝光影像的範圍相當於35倍滿月的面積,對尋找超新星有驚人的貢獻,平均每年可以發現超過百顆超新星。泛星計畫屏除了傳統超新星巡天的選擇效應,並非針對單一的高表面亮度或漩渦星系逐一搜尋,而是進行無偏差的全天監測,因此發現了這種全新類型的極亮超新星,其偏好在矮星系(dwarf galaxy)環境中產生,也是傳統巡天策略下,不易偵測的部分。
 
  一些理論物理學家認為,這類超新星的爆發來自於宇宙中質量最大的恆星,演化到生命終點時,產生類似原子彈的爆炸,這個原子彈有如三千萬倍的地球大小、或一百倍太陽質量,將整個恆星炸得粉身碎骨,也就是所謂的不穩定對超新星(pair-instability supernova)。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帶領的國際合作團隊,利用泛星計畫望遠鏡與其他世界各地的大型天文台,追蹤觀察兩顆極亮超新星的光度變化情況,取得超過一年的完整觀測資料。然而,根據收集到的寶貴資料,並不支持上述超巨質量恆星的假設,研究團隊提出快速自轉的磁星模型,更能解釋極亮超新星現象。
 
  該論文第一作者Matt Nicholl解釋:「我們知道當巨質量恆星演化到生命末期時,它的外層劇烈拋出成為超新星,而中間核心則塌縮成中子星。中子星是一種質量相當於太陽,但體積卻僅有數十公里的高密度天體。我們認為,在一些條件下,有些中子星擁有非常強烈的磁場,並且自轉非常快速,一秒鐘可旋轉三百次。當其自轉減速時,將轉動的能量經由磁場轉移給超新星,造成其比一般超新星明亮。此理論模型吻合我們所觀測到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