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3-06-07 11:10:14



主題: 哈伯望遠鏡 對 羅盤座T 噴發物研究
作者: peter2013-06-07 11:10:14
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5%E7%9B%A4%E5%BA%A7T

羅盤座 T是位於羅盤座的一個聯星系統,距離地球大約3,260光年,由一顆與太陽相似的恆星和白矮星組成。由於白矮星強大的引力作用,它將伴星的物質牽引過來,導致表面發生周期性的熱核爆炸(因而成為新星。

通常這個系統的視星等是15.5等,但是在1890年、1902年、1920年、1944年、和1966年發生爆炸時的最大視星等大約是7.0等。證據顯示儘管羅盤座 T經歷了數次的新星爆發,但質量持續的在增加中,並且已經接近錢卓極限 [1]。當一顆白矮星達到這個質量限制時,它將塌陷成為Ia超新星。但是,在與科學美國人的Sion博士聯繫後,他說天文學上在新聞發布中所謂的「很快(soon)」,意味著「我們推導出羅盤座 T的白矮星,還要上百萬甚至上千萬年才會達到錢卓極限」[2],介時他已遠離太陽系,因此對太陽系的影響很小。由於相對的距離較近,有些言論認為羅盤座 T成為超新星時對地球會有很大的影響。接收到的伽馬射線將相當於太陽耀斑在所有波長輻射的1,000倍,並且會嚴重的破壞奏氧層;X射線也會抵達地球,並不會低於單一太陽耀斑的平均值[3]。但是,Sion博士的計算受到Alex Fillipenko教授的挑戰,他說Sion博士對羅盤座 T成為超新星時可能造成的損害計算是錯的。他使用更為致命的伽馬射線暴(GRB)在距離地球1,000秒差距的距離上來計算,而不是一顆超新星,但羅盤座 T不會成為GRB。另一位專家的計算認為,"一顆超新星要再接近地球到原來十分之一的距離上才會造成前述的災害

http://www.universetoday.com/102655/recurrent-novae-light-echoes-and-the-mystery-of-t-pyxidis/

(http://d1jqu7g1y74ds1.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13/06/753137main_p1321a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