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數位裝備 軟體分享區 => 主題作者是: Alan 於 2011-02-14 09:30:17



主題: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Alan2011-02-14 09:30:17
天文 CCD 相機不是專門為天文攝影而研發的嗎,怎麼大家都很少討論它?不吇用嗎?與其買一台數位單眼再花五千元改機,不如買天文 CCD 相機。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星空旅者2011-02-14 10:04:29
你有看到那一款天文專用的CCD相機?

天文相機有很多種,從便宜到貴的都有,還是那句話,一分錢一分貨~~~

目前常聽人講起的CCD相機,然後用在深空天體攝影的,
最便宜的是用柯達8300晶片的機種,一台最少要60張小朋友,
你想敗嗎~~~~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arthur (阿瑟)2011-02-14 10:39:27
市場上冷凍ccd的產品變化很少,話題也就少吧
如果樓主有考慮哪一款
也可以提出來,大家七嘴八舌一下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傑克森~2011-02-14 10:59:30
提個大小像素的與價格問題,11K的9 um大小,但是看到幾款大到23um,除了感度增加外,有何其他好處?
會提出這個問題的主因是...解析度較低,但是價格卻比11K高很多...晶片真的比較貴嗎?有點懷疑...個人只能假設因為比較少人訂,
所以價格高...(USD 10K以上的價格機種就別告訴我答案了...買下去就會家庭風暴了... ;D )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大瘋起嘻2011-02-14 11:54:22
提個大小像素的與價格問題,11K的9 um大小,但是看到幾款大到23um,除了感度增加外,有何其他好處?
會提出這個問題的主因是...解析度較低,但是價格卻比11K高很多...晶片真的比較貴嗎?有點懷疑...個人只能假設因為比較少人訂,
所以價格高...(USD 10K以上的價格機種就別告訴我答案了...買下去就會家庭風暴了... ;D )

me 2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傑克森~2011-02-14 12:24:25
Alan...可以的...450D改機照樣可以裝上這東西恢復白平衡啦,我用在7D的感覺是非常接近...不能說是完全相同
http://www.optcorp.com/product.aspx?pid=105-156-823-826-1628-11799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KH2011-02-14 14:07:01
上辰看到的 Meade CCD
http://www.telescopes.com.tw/products_info/09photograph.htm
我在想,剛買的中古 450D 如果要拍天文,就要改機,但是,改了,就不能拿來拍風景和拍鳥,要拍風景拍鳥,又要再買一台相機,總之,就是一台一般用的,一台天文用的,這樣,如果過一陣子要拍星,不如不要改,買一台 CCD 就好,既然標榜天文專用(積分型深空天體RGB-CCD相機),應該比一般數位單眼更適合拍天文才對。

Meade CCD--DSI
現在出到2代~是1/2"(8mm對角線)的ICX429AK CCD
752X582的解析度
http://www.sony.co.jp/Products/SC-HP/datasheet/33003/data/e6804051.pdf
感光區域尺寸 7.4mmX5.9mm

上辰貼的好像是一代的規格, 1/3" (6mm對角線)感光區,解析度只有510X492,應該是還沒update廣告

450D 的CMOS 是 APS-C 感光區域尺寸 22.2mm×14.8mm 是 Meade DSI CCD的7.5倍

若以DSI上的廣告圖M20 三裂星雲為例
一般的APS-C 配上您的Equinox 80的焦段為例,通常可以塞下M8+M20 兩個目標物
若DSI 就只能塞下M8
若要應把M20給全打下來,可能要4張馬賽克來處理

這兩者的差異提供您參考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傑克森~2011-02-14 14:14:17
DSI pro 已經出到第三代,但是第三代陣亡...第二代繼續賣
第二代我有一個,如果玩行星攝影應該很好用
如果配合Meade的赤道儀,用autostar suite軟體可以幫你自動馬賽克
配合Envisage的自動疊圖,對入門者算是很棒的東西
不過片幅真的太小,拍星雲會感覺很粗躁,拿來導星的話...可能Sbig那款新的導星CCD效果更好更划算吧(沒用過 只是我猜的)

附帶說個Envisage 軟體的超好用的功能,到現在我還是好希望看到其他的產品也有(不知道哪款有類似功能)

就是AI對焦功能...只要隨便找個星點,畫面有個輔助對焦的畫面出現,就知道自己的對焦是不是最銳利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arthur (阿瑟)2011-02-14 14:16:18
Meade DSI 比較接近 webcam
拍深空可能不太合適

樓主希望拍些什麼呢?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KH2011-02-14 14:23:58
DSI pro 已經出到第三代,但是第三代陣亡...第二代繼續賣
第二代我有一個,如果玩行星攝影應該很好用
如果配合Meade的赤道儀,用autostar suite軟體可以幫你自動馬賽克
配合Envisage的自動疊圖,對入門者算是很棒的東西
不過片幅真的太小,拍星雲會感覺很粗躁,拿來導星的話...可能Sbig那款新的導星CCD效果更好更划算吧(沒用過 只是我猜的)

附帶說個Envisage 軟體的超好用的功能,到現在我還是好希望看到其他的產品也有(不知道哪款有類似功能)

就是AI對焦功能...只要隨便找個星點,畫面有個輔助對焦的畫面出現,就知道自己的對焦是不是最銳利

我看到三代的了
解析度是1,392×1,040
畫幅大多了 是2/3" (11mm對角線)CCD
http://www.sony.co.jp/Products/SC-HP/datasheet/33003/data/e6804765.pdf
感光區域大小為 10.2mmX8.3mm

450D 感光區大小 是 DSI-III的近4倍
若要拍M8 可能馬2次即可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傑克森~2011-02-14 14:30:20
三代停產我問了幾個國外論壇都沒人有個正確答案,但是比較常看到的說法是三代的感度很明顯的比二代差
不過網路上看到三代拍的照片還是有不錯的

DSI的沒有冷卻,有些人改過後背散熱片成為冷卻式,效果有好不少,不過片幅過小真的很難搞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eagleeagle2011-02-14 14:36:23
我看到三代的了
解析度是1,392×1,040
畫幅大多了 是2/3" (11mm對角線)CCD
http://www.sony.co.jp/Products/SC-HP/datasheet/33003/data/e6804765.pdf
感光區域大小為 10.2mmX8.3mm


可惜!
以為價格跟DSI II 差不多,剛剛查了一下,第三代折合台幣接近四萬。
這個片幅的黑白CCD足夠拍許多渦卷銀河了,但是價格太高。

要是1萬5我就二話不說先買一個改成冷卻來用用看。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祐祐2011-02-14 14:56:33
因為買數位相機花五千塊改機就可以拍天文照片
買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要再多花五萬台幣買濾鏡和濾鏡盒才能拍照..呵呵... :D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惺芸大濕2011-02-14 15:00:17
樓上的真中肯.... ;D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justin2011-02-14 15:52:03
一切都是coco考量
想通了
花了也不覺得心痛
因為...值得

想不通
花不下去
這也值得
因為.....
才有好理由........








一切都是DSLR不良.....所以才拍不好 ;D ;D ;D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傑克森~2011-02-15 10:35:10
出門要帶電腦是主要的原因,目前的CCD都是透過電腦,加上耗電量驚人,通常能夠不帶就別帶...你年輕還可以操幾年,像我們這種中壯年的星友,
最好是注意身體健康與體力負擔,萬一上山閃到腰...回來就要天天....靠...(著)....腰然後邊走邊罵自己...;D 愛耍帥這下閃到了吧...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arthur (阿瑟)2011-02-15 10:56:55
天文攝影似乎沒有一套設備方法就能拍好所有的目標
所以建議先考慮要拍什麼再選設備

拍行星月面,用webcam類的小CCD,快又好
這一類的天文CCD是方便的利器

拍星雲,DSLR最方便. 可以一次捕捉完整的景象,有細節有顏色
但是長時間曝光會產生雜訊

彩色版的冷卻CCD,可以不用分色拍攝,一次拍下彩色畫面
拍攝程序比DSLR稍微多一點,但可以曝光非常久雜訊低很多
只是一定要透過電腦操作, 本身又高耗電需要一個大電瓶
又和DSLR一樣,不適合拍窄頻

黑白冷卻CCD拍星雲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細節
但是所需的曝光時間長,手續多
要分LRGB四次曝光還是用軟體整合才能看到彩色
赤導儀要做到15分鐘不拖,才能展現冷卻CCD的強處
真的是又貴,又慢,又麻煩


你希望拍深空, 還是拍行星月面呢 :)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justin2011-02-15 11:27:23
Meade DSI 比較接近 webcam
拍深空可能不太合適
樓主希望拍些什麼呢?
arthur 兄,手頭上有 450D,考慮學習天文拍攝,但不想更動這一台 450D,否則不能做一般用途。看到上辰的天文相機,因為對天文拍攝不熟,自然覺得天文專用機種,會比一般數位單眼更適合拍攝天文,因為專用嘛。心想天文 "專用" 相機可能成像速度較快,同樣效果,比起數位單眼,曝光時間如果較短,那我的 EQ5(30秒即脫線) 就可以拿來用了。參加過各位幾次的天文活動,發現沒有人用天文相機,感覺一定有問題,所以才問看看。

Alan
你應該先用手邊的450D真正接望遠鏡
架上赤道儀
找幾個大目標先試拍看看
比如說M42
只要拍一次
你就知道手邊器材的好與不好

單眼數位或是冷卻CCD
都有很多人用
但除非你錢很多
買就是
不用考慮貴與否
不然都應該從入門的器材開始練功
這樣才會知道真正實務操作會遇到何種問題
也才能真切瞭解升級的必要

若非如此
就一次攻頂即可

冷卻CCD加上必要的濾鏡組
再加上筆電
一顆大電瓶(或是發電機)
8~10萬左右吧
確切的金額要問Arthur或是炫大

另一問題都買到單色CCD了(用這麼高檔的器材了)
那赤道儀追不準有何用
一定要上導星組
這樣隨便算
就便宜一點的HEQ6赤道儀加QHY5導星好了
也要五萬的

以上隨意算都快15萬了

有個底了嗎

建議你就手邊的真正架起來拍
你看我們在五分山是怎麼玩
就跟著大家一起玩吧

若真的覺得要認真的拍下去

那花錢就值得了
炫大所拍的美麗玫瑰
你也有機會可以實現了

總歸一句

先"拍"一張再說

不要流於理論上的探究

拍一張就懂七成了 ;D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傑克森~2011-02-15 12:10:55
Justin兄說得保守了...要炫兄那套...那夠買台小房車了...加上天文台就不只了...
有時候不是財力夠不夠...是興趣能不能持續下去,這個因素是我遲遲不敢下手的主因
連自家天文台的計畫都開始猶豫了...天氣那麼爛下去...回去拍鳥好了...唉..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大瘋起嘻2011-02-15 12:44:11
Justin兄說得保守了...要炫兄那套...那夠買台小房車了...加上天文台就不只了...
有時候不是財力夠不夠...是興趣能不能持續下去,這個因素是我遲遲不敢下手的主因
連自家天文台的計畫都開始猶豫了...天氣那麼爛下去...回去拍鳥好了...唉..
大家這麼說,等於不建議使用天文攝影機囉!
唉,這種天氣,真的要先拍拍鳥,但這幾天一氣差到連拍鳥都不行。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祐祐2011-02-15 12:58:16
2位大大說的都很保守
有沒有印象阿炫兄曾po過一張照片"轉接環的煉獄"
照片中的所有接環可能就要花15萬 ;D

我覺得拿現有的器材發揮是最棒的方法,沒有改機也是可以拍的,只是紅色的星雲效果沒那麼好.
還有要小心現在買的一些配備,以後都變成佔空間的雞肋,想賣出也賣不掉. :)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Aray2011-02-15 16:19:34
Meade DSI 比較接近 webcam
拍深空可能不太合適
樓主希望拍些什麼呢?
arthur 兄,手頭上有 450D,考慮學習天文拍攝,但不想更動這一台 450D,否則不能做一般用途。看到上辰的天文相機,因為對天文拍攝不熟,自然覺得天文專用機種,會比一般數位單眼更適合拍攝天文,因為專用嘛。心想天文 "專用" 相機可能成像速度較快,同樣效果,比起數位單眼,曝光時間如果較短,那我的 EQ5(30秒即脫線) 就可以拿來用了。參加過各位幾次的天文活動,發現沒有人用天文相機,感覺一定有問題,所以才問看看。

Alan
你應該先用手邊的450D真正接望遠鏡
架上赤道儀
找幾個大目標先試拍看看
比如說M42
只要拍一次
你就知道手邊器材的好與不好

單眼數位或是冷卻CCD
都有很多人用
但除非你錢很多
買就是
不用考慮貴與否
不然都應該從入門的器材開始練功
這樣才會知道真正實務操作會遇到何種問題
也才能真切瞭解升級的必要

若非如此
就一次攻頂即可

冷卻CCD加上必要的濾鏡組
再加上筆電
一顆大電瓶(或是發電機)
8~10萬左右吧
確切的金額要問Arthur或是炫大

另一問題都買到單色CCD了(用這麼高檔的器材了)
那赤道儀追不準有何用
一定要上導星組
這樣隨便算
就便宜一點的HEQ6赤道儀加QHY5導星好了
也要五萬的

以上隨意算都快15萬了

有個底了嗎

建議你就手邊的真正架起來拍
你看我們在五分山是怎麼玩
就跟著大家一起玩吧

若真的覺得要認真的拍下去

那花錢就值得了
炫大所拍的美麗玫瑰
你也有機會可以實現了

總歸一句

先"拍"一張再說

不要流於理論上的探究

拍一張就懂七成了 ;D
中肯 ;)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Hata2011-02-15 16:57:31
一切都是coco考量
想通了
花了也不覺得心痛
因為...值得

想不通
花不下去
這也值得
因為.....
才有好理由........








一切都是DSLR不良.....所以才拍不好 ;D ;D ;D
冰狗~~~我就是這樣自我安慰...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傑克森~2011-02-15 20:14:09
不是只有一個電腦的問題...有電腦加上強力電瓶或是發電機...你大概不知道中壯年很容易閃到腰吧...
別人我不知道,至少我已經發生過很多次

補充一點,我說的閃到腰是泛指背部到腰之間的肌肉拉傷,上次看到一個醫學統計,男人從三十多歲後,
背部肌肉拉傷的機會相對增高...

想到這個,應該去做做強化背肌的運動才對,離開健身房好幾年都沒動了...

回到正題,不要小看上山帶的東西,隨便包一下,都要好幾十公斤...而且我的還是小兒科...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eagleeagle2011-02-15 22:29:44

想到這個,應該去做做強化背肌的運動才對,離開健身房好幾年都沒動了...


每天維持小運動很重要,不容易感覺疲勞與生病,
突然才運動一次會感覺運動很累,想再做的時候就會偷懶,每天做就不會了。

我現在每天還是維持三十下蹲立、伏地挺身、仰臥起坐。


主題: 回覆: 怎麼大家很少討論天文專用的 CCD 相機?
作者: peter2013-04-04 13:19:38

兒子問最大 ccd 有多大
google 下

http://madawaskahighlandsobservatory.com/camera-design.html

It measures 95.22 mm x 95.05 mm and has about 112 million pixels.
(http://madawaskahighlandsobservatory.com/STA1600A_large.jpg)


DECam CCD 解晰度高達5.2億
http://arstechnica.com/science/2012/09/a-new-camera-to-see-deeper-into-the-dark-of-the-universe/
https://googledrive.com/host/0B14CfPTMJX9SRDA3UHpRQnNSNDA/index.html
(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9/mobile01-e204b58ba63e7435572649d0b277b0c7.jpg)



但是  14億   泛星計畫  OTCCD 
含8x8个小型CCD, 60塊OTA(8x8,四个角落各去除一个)就组成了整个系统。因此, 13.8億 像素

http://news.mydrivers.com/1/121/121670.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9B%E6%98%9F%E8%A8%88%E7%95%AB
該計畫將對全天空天體進行天文測量和光度測定。該計畫將比較同一天區不同時間的變化以期能發現彗星、小行星、變星等天體;尤其是有撞擊地球威脅性的近地天體。泛星計畫將建立一個所有在夏威夷能觀測到,視星等最暗可達24等的天體資料庫,總共可觀測全天四分之三的區域。


http://newswatch.nationalgeographic.com/2011/06/25/monster-astro-camera-on-the-hunt/panstarrs-detector-sm/
(http://newswatch.nationalgeographic.com/files/2011/06/PANSTARRS-detector-sm.jpg)

Pan-STARRS CCD 設計
http://seebeyond.pixnet.net/blog/post/25190335-%28%E7%BF%BB%E8%AD%AF%29pan-starrs-ccd-%E8%A8%AD%E8%A8%88

Orthogonal Transfer Charge Coupled Device (OTCCD),它可以做到在焦平面上的影像運動補償。在曝光的時候,選擇亮星作監控,很快將其定位,並立即計算大氣擾動的效應。傳統上"tip-tilt"自適應光學系統,是利用後面的小鏡子作角度上的移動,來補償大氣擾動的效應。OTCCD則是在CCD上以電子轉移(electronically shifting)影像來完成相同的目的,而不是移動鏡子。

http://pan-starrs.ifa.hawaii.edu/public/design-features/camera-small.htm
(http://pic.pimg.tw/seebeyond/4551bc5cd394bf9d63c858a4f6a5e83e.jpg)
OTA 晶片是由64 個OTCCD 所組成,每個OTCCD 有600*600 像素


最大像素圖片這邊
http://familystar.org.tw/index.php?option=com_smf&Itemid=45&topic=18317.0



=> 有 64 ota => 64x64 x6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