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Skyray 於 2010-06-01 19:42:17



主題: 科學家證實微中子轉換型態
作者: Skyray2010-06-01 19:42:1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601/16/26oa2.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601/16/26oa2.html)


(路透日內瓦31日電)科學家今天宣布,他們觀察到微中子轉換型態,找出有關宇宙組成物質重大謎題的失落部份。

日內瓦附近的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轉發義大利中部格蘭沙索(Gran Sasso)實驗室的消息,表示這項突破可大大推進他們自己的大型強子對撞機計畫,揭開宇宙的關鍵秘密。

根據格蘭沙索的物理學家,經過3年來監測從CERN穿過地面打向實驗室的數10億個緲微子,他們發現有1個轉變成濤微中子。

這代表找到科學界長期追尋的證據,證明3種微中子能轉換外型,就像變色龍一樣。微中子是次原子粒子,與其他物質構成宇宙的基本元素。

科學家說這項發現很重要,因為有助解釋微中子為何從太陽到達地球時,數量明顯少於物理標準模式底下的量。這個模式已主導科學界約80年。

現在證明微中子可改變樣貌,顯示其他類型可能存在,但尚未偵測出。1960年代莫斯科2名科學家已根據美國物理學家先前的研究,假設微中子可轉換。中央社(翻譯)


主題: 回覆: 科學家證實微中子轉換型態
作者: 亮晶晶2010-06-02 14:45:21
微中子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5%BE%AE%E5%AD%90


主題: 回覆: 科學家證實微中子轉換型態
作者: 亮晶晶2010-06-02 14:52:02
微中子天文學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5%BE%AE%E5%AD%90%E5%A4%A9%E6%96%87%E5%AD%A6

20世紀60年代晚期,在美國物理學家雷蒙德·戴維斯的領導下,美國在南達科他州一個深達1500米的金礦中建造了Homestake探測器,裝了38萬公升四氯乙烯溶液,用於測量太陽的微中子流量。但是觀測到的流量與根據標準太陽模型計算的結果有很大的偏差,大約只有後者的三分之一,這就是著名的太陽微中子問題。



20世紀90年代,神岡探測器經過改造,名為超級神岡探測器,容量擴大了十倍。1998年,超級神岡探測器首次發現了微中子振蕩的確切證據,表明三種微中子是可以相互轉換的,為解決太陽微中子問題指明了道路。

2001年,加拿大的薩德伯里微中子天文台發表了測量結果[1],探測到了太陽發出的全部三種微中子,證實了太陽微中子在達到地球途中發生了相互轉換,三種微中子的總流量與標準太陽模型的預言符合得很好,基本解決了太陽微中子缺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