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7-03-15 09:14:42



主題: 科學家黑洞內部的強風進行了溫度測量 NuSTAR + XMM-Newton telescope
作者: peter2017-03-15 09:14:42
科學家首次對來自黑洞內部的強風進行了溫度測量,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592769.htm
https://www.nasa.gov/jpl/pia19348/nustar-seeks-hidden-black-holes/
(https://www.nasa.gov/sites/default/files/styles/full_width_feature/public/thumbnails/image/pia19348-nustar-lairs.png?itok=gNZI7uEp)

(https://www.nasa.gov/sites/default/files/styles/full_width_feature/public/thumbnails/image/pia19348-nustar-lairs.png?itok=gNZI7uEp)
揭示出黑洞風會在數小時內發生劇烈的溫度變化。研究人員利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
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rray,NuSTAR)
和歐洲空間局的XMM-牛頓衛星(XMM-Newton telescope)對一個鄰近的超大質量黑洞進行了觀測。他們發現,
隨著黑洞大量吞噬宇宙物質,其內部的強風會經歷極為快速的加熱和冷卻過程。
超大  質量黑洞位於星系的中央,密度極大,所具有的質量是太陽的數十億倍。它們是強大的引力來源,
能吞噬周圍的塵埃、氣體等宇宙物質。科學家目前還無法確定超大品質黑洞的形成原因。
一些天文學家認為,一些比太陽大10萬倍以上的氣體星雲會塌縮形成黑洞,而這些黑洞不斷融合,
最終形成了更大的超大質量黑洞。
另一種可能是,超大質量黑洞由一顆巨大的恒星——太陽質量的100倍——在燃料用盡之後塌縮而形成。
在這項新研究中,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分析了從超大質量黑洞邊緣發出的X射線。
超大質量黑洞在吞噬氣體、塵埃和其他物質的同時,會將周圍吸積盤中的物質以極快的速度拋擲出去,形成強勁的星風和噴流。
這些黑洞風由高溫氣體組成,速度可達四分之一光速。研究者推測,
這些風可能在黑洞對所在星系的影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我們知道,超大質量黑洞影響著所在星系的環境,而來自黑洞附近的強勁星風可能是它們施加影響的方式之一,
”核光譜望遠鏡陣列首席研究員、加州理工學院的菲奧娜•哈里森(Fiona Harrison)教授說
,“這是我們第一次觀測到這種迅速的溫度變化,也為研究這些黑洞風如何形成,
以及它們會將多少能量帶到星系之中提供了線索。”
黑洞邊緣的X射線在射向地球的過程中會經過這些星風,而且其中部分波長會被星風中的不同元素吸收,
比如鐵和鎂。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空洞——或者稱為吸收特徵——或許可以幫助科學家揭示黑洞風的物質組成。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吸收特徵從消失到重新出現只花了短短幾小時的時間。
他們表示,這一現象表明X射線正在將黑洞風加熱到極高的溫度——可高達數百萬攝氏度。
在極高的溫度下,這些星風無法吸收更多的X射線。
不過,隨著溫度降低,這些吸收特徵又會重新出現。
“這是我們第一次觀測到星風與黑洞輻射之間的相互作用,
”論文第一作者、劍橋大學天文學研究所的邁克爾•派克(Michael Parker)說,
“接下來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很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方面的啟示,
包括這些星風如何形成、如何獲得能量、它們的位置、它們的密度,以及它們持續的


主題: 回覆: 科學家黑洞內部的強風進行了溫度測量 NuSTAR + XMM-Newton telescope
作者: peter2017-03-15 09:16:09
難到是杜鵑 47 內那個黑洞嗎 ??

http://familystar.org.tw/index.php?option=com_smf&Itemid=45&topic=278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