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6-01-12 11:04:03



主題: 月面发现阿波罗登月时期火箭残骸
作者: peter2016-01-12 11:04:03
月面发现阿波罗登月时期火箭残骸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465901.htm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112/df2ea301c827ed5.jpg)


这两张图像展示的是阿波罗16号期间土星5号火箭的S-IVB段撞击月面留下的撞击痕迹。此次撞击发生在1972年4月,这两幅图像的宽度均为400米,上方为北方

美国宇航局正在月球轨道飞行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近日在月球表面识别出了1972年4月份执行“阿波罗-16”登月任务所使用的火箭残骸坠落月球表面时留下的撞击坑。

这个撞击坑直径约40米,位于月球表面上的岛海(Mare Insularum)区域,大致位于哥白尼陨坑西南260公里处。前者是月球表面上非常显眼的一处地标性景物。

这一位置坠落的残骸应该是属于S-IVB段,这是运载登月宇航员的巨型火箭“土星5号”的第三级。从1970年发射升空的阿波罗-13任务开始,S-IVB段会被故意用于撞击月面。因为在此之前的几次阿波罗登月任务期间,宇航员已经在月面上安装了月震仪,因此这样的撞击将能够产生人工月震,从而让科学家们有机会对月球内部结构情况开展相关研究。

此次观测中,S-IVB段撞击的大致位置是根据当年保存下来的轨道记录数据文件得到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自从2009年以来一直在围绕月球的轨道上飞行,在飞行期间它已经找到了阿波罗13,14,15和17号任务期间撞击月面的S-IVB段留下的撞击坑痕迹。

然而却阿波罗16号任务期间撞击月面的S-IVB段却一直没有下落,这是因为当时在S-IVB段朝着月面下降时曾经与阿波罗飞船短暂失去联系。事实证明,由于这一短暂的联系空白,实际撞击发生的位置与当时测控系统预测的理论撞击点偏差了大约30公里。

由阿波罗16号的S-IVB段撞击产生的撞击坑,其深度相比小行星或彗星撞击产生的撞击坑要浅得多。LRO探测器成像组的科学家在配发的相关轨道图像图注中写道:“由火箭推进器撞击产生的撞击坑非常独特,因为它们是由密度非常低的物体以非常低的速度(大约每秒2.6公里)撞击月面而形成的。”

他们写道:“S-IVB推进器可以被想象成一个空的饮料罐头用力撞向地面——仅仅是一个金属外皮,它的内部是空的——因为当时其内部所有的燃料都已经被用于将宇航员送往月球轨道,它的燃料箱已经被清空了。因此在撞击发生时,只能在月球表面产生一个浅浅的撞击坑。”


主題: 回覆: 月面发现阿波罗登月时期火箭残骸
作者: TT2016-01-12 11:16:09
http://www.space.com/31503-apollo-16-moon-rocket-crash-site-photo.html

阿波羅13號後的土星第三節火箭被用來撞月球,放在月面上的地震儀利用撞及產生的人工地震來做結構研究
13/14/15/17的墜落點之前就找到了,這次找到的阿波羅16的,因為它的第三節火箭遙測在墜毀前就失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