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4-12-04 14:30:23



主題: 中研院團隊首度觀測雙恒星形成過程 L1551 NE 雙星系統
作者: peter2014-12-04 14:30:23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204/518267/%E4%B8%AD%E7%A0%94%E9%99%A2%E5%9C%98%E9%9A%8A%E9%A6%96%E5%BA%A6%E8%A7%80%E6%B8%AC%E3%80%80%E7%99%BC%E7%8F%BE%E9%9B%99%E6%81%92%E6%98%9F%E5%BD%A2%E6%88%90%E9%81%8E%E7%A8%8B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ReNews/20141204/640_49d481d6c294127bf2f1420bb34ed620.jp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hf-z-wbllRk

中研院院天文所副研究員高桑繁久領導的研究團隊,藉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天文望遠鏡(Atacama Large Millimeter/ submillimeter Array,ALMA) ,發現環繞一組年輕雙恆星周圍的微塵與氣體分子雲裡的旋臂狀結構,並觀察到周圍氣體流向原恆星。這也是人類首度清楚觀測到雙恒星周圍結構流動過程,如同看到雙胞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胎動一般,成果令人興奮。

該研究發現首度揭曉雙星誕生的生成機制,登上11月的《天文物理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ApJ)。

高桑繁久表示,恆星形成於星際間由氣體與微塵組成的分子雲,早期研究著重質量與太陽接近的單恆星,並已建立「星際間緻密凝結氣體雲因重力塌縮而在中央形成了原恆星」的標準模型,但過半數的恒星系統是雙恒星,人類受限天文望遠鏡解析度不足,即使拍到雙胞胎恒星系統,看起來就像單恒星,難以進一步研究。

中研院團隊靠著ALMA,清楚看到L1551 NE 雙星系統,系統內兩顆新恒星質量分別是太陽的0.67倍和0.13倍,彼此距離是145AU(AU是天文單位,等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1.5×10的8次方公里),雙星周圍各自伴隨著一塊氣體團,及環繞雙星的「環雙星盤」,這也是環雙星盤首度公諸於世。

研究團隊發現,雙胞胎恒星各自伸出一條旋臂,旋臂上的氣體轉速較快,旋臂內側氣體轉速較慢,並呈現朝中央恆星塌縮,證明雙恒星正吸收周邊物質並成長的過程。高桑說,此過程前所未見,就像看到雙胞胎胎兒在母親肚子裡長大般令人興奮。

高桑繁久說,接下來科學家將進一步量測兩顆恒星的質量比,探索何種機制讓兩星為何一樣重或不一樣重,進找尋其他雙星系統,了解其發展過程是否與L1551 NE一致。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12/141209081652.htm
(http://images.sciencedaily.com/2014/12/141209081652-lar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