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6-09-15 21:46:13



主題: 不同波段下月亮
作者: peter2016-09-15 21:46:13
http://technews.tw/2016/09/15/moon-festival-taiwan/

(http://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6/09/14181802/moon.jpg)

但其實天文學家是很少用大型天文望遠鏡觀測月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型的天文望遠鏡視野很小,沒辦法看清楚整個滿月。相反地,如果想要欣賞月球上的坑洞,只需要雙筒望遠鏡就可以了。其實,可見光只是天文學家用來觀測宇宙的其中一個波段,我們還可以利用電波、紅外線、紫外線、X 光等波段來看月球,話不多說,有圖有真相!


在電波、次毫米波段,月球就是一片平坦,而且月球本身只能反射太陽的光,所以也沒有美感。由此可見,在可見光波段看月亮,還是比較有賞月的意境。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中研院天文所)從設立籌備處開始,就積極與國際學術單位合作,參與望遠鏡合作計畫。從 1996 年開始,中研院天文所就開始在夏威夷的毛納基峰上面參與望遠鏡的建設計畫。在海拔 4,200 公尺的毛納基峰上面看月亮,又是另外一種難以言喻的體驗。平常在都市地區,因為周邊的燈光太亮,很難感覺滿月的亮度。但是到了高海拔低光害的天文台,滿月的照明可以讓你不用開路燈,把路和車庫照亮。還有,令人驚奇的是,月球永遠用同樣的一面面對地球,這是因為月球的公轉和自轉周期相同,地球的潮汐力鎖定了月球,讓月球以同樣的一面面對地球。也因為這樣,人類一直對月球背面非常好奇。不過,人類一直到 1959 年,才獲得第一張月球背面的照片,也就是說,我們能清楚了解月球背面的狀況,其實還不到 60 年。

(http://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6/09/14181754/moon-3.jpg)
 月球背面。(Source:NASA)
放眼整個太陽系,月球和地球的大小比例偏大。地球─太陽距離和地球─月球距離大約是 400 倍,而太陽的直徑和月球的直徑也大約是 400 倍。這個驚人的巧合造就了全太陽系獨一無二的景觀,也就是日全食,只有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月球恰恰好遮住太陽,這是其他行星永遠也無法看到的。那麼月球是怎麼來的呢?根據天文學家的推測,在地球形成的初期,有一個大小跟火星相似的原行星撞上地球,這個大碰撞不僅毀掉原行星,而且在地球的軌道附近形成原始的月球,46 億年來,地球和月球的距離漸漸拉長。幾億年過後,地球上也許再也看不見日全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