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6-08-31 09:17:32



主題: 火星衛星 Phobos上隕石坑
作者: peter2016-08-31 09:17:32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8/160830113234.htm

(https://images.sciencedaily.com/2016/08/160830113234_1_540x360.jpg)
In this spacecraft image of Phobos, red arrows indicate a chain of small craters whose origin researchers were able to trace back to a primary impact at the large crater known as Grildrig.



主題: 回覆: 火星衛星 Phobos上隕石坑
作者: peter2016-09-02 17:46:44
火衛一Phobos 神秘隕坑凹槽形成之謎

(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91/142/2122/138019351.jpg)

火衛一表面奇特隕坑和凹槽形成之謎現已揭曉,科學家認為,該衛星表面的隕坑是火星碰撞噴射物質反復落入火衛一表面所形成的   火衛一是火星衛星之一,其表面交叉分佈著隕坑和凹槽,然而在此之前科學家並不清楚這種奇特表面結構是如何形成的。目前,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火衛一表面隕坑很可能形成於之前碰撞過程中的噴射物質,當噴射物質進入軌道一段時間之後,它們將落入火衛一表面,形成較大的隕坑。
火衛一距離火星表面僅幾千公里,目前正在逐漸接近火星表面。它逐漸接近火星表面,意味著這顆衛星遭受來自火星引力的潮汐作用力影響,從而形成火衛一表面較大的突起和條紋結構。
然而許多隕坑和凹槽並不以預期的方向排列,它們是由潮汐作用力影響形成的,這暗示著可能存在另一種起源因素。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地球和行星科學系研究人員模擬之前碰撞火衛一噴射物質的運動軌跡。
他們發現火衛一隕坑鏈是“起源碰撞”過程中形成的,“起源碰撞”是指噴射物質逃脫火星引力束縛,環繞火星一段時間,之後再次碰撞火衛一。伴隨著這一過程重複,“起源碰撞”將在火衛一表面形成一系列隕坑。
研究負責人埃裏克-艾斯佛(Erik Asphaug)博士指出,與眾不同的重複碰撞類型有助於揭曉首次天體物質碰撞形成隕坑的過程,這形成一種獨特的方式探測行星表面特徵。
雖然“起源碰撞”很可能導致一些隕坑鏈的形成,較大的潮汐引力作用于火衛一,將對表面結構特徵產生較大的影響。目前,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將有助於科學家更深入地洞悉太陽系衛星地質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