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3-07-24 09:01:29



主題: 太陽北極出現巨大 日冕空洞
作者: peter2013-07-24 09:01:29
http://www.nasa.gov/content/goddard/large-coronal-hole-near-sun-north-pole/

(http://www.nasa.gov/sites/default/files/styles/673xvariable_height/public/cor_hole284_1.jpg?itok=SGmqqAvS)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30723/KH94LMTX39LZU.shtml?c=event

天文學家們利用“太陽和太陽風層天文台”觀測到太陽日冕層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空洞。不過這個空洞並不用引發過分擔憂,因為這是太陽表明的自然現象。不過從圖像上觀察,這樣的景象的確非常壯觀。

日冕其實就是太陽最外層的大氣,其中暗色,密度較低的部分就是所謂的冕洞。這裏的太陽物質更少,與周遭區域相比溫度也相對更低一些。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冕洞在圖像上看起來比周圍區域要暗色的多。

事實上冕洞是太陽大氣的基本特徵之一,盡管在不同的太陽周期內不同時間段會出現在不同位置上,發生的頻率也很不一致。目前太陽正接近其11年的活動高峰期,即所謂的太陽活動極大期。不過就目前階段看來,相比此前的歷次太陽活動高峰期,當下的太陽活動水平仍然偏低,甚至冕洞出現的頻率還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一般而言,在太陽活動極大期,太陽磁場將發生倒轉,在太陽極區出現冕洞,並呈現與前一個周期期間相反的極性。隨后冕洞的大小和數量會不斷上升,並不斷向赤道靠近。屆時出現的冕洞規模要比這次出現的這個還要更大。

不過這次觀測到的冕洞規模也已經算是巨大了,其延伸覆蓋整個太陽北極區域,佔據日面相當大比例的面積。它最早在7月18日被探測到,從拍攝的圖像上看,這個冕洞表現為一個太陽大氣圖像上的暗色區域。

MORE
http://aeea.nmns.edu.tw/geo_home/geo_93/hole.htm
日冕洞的物理性質

一般說來,日冕洞區的平均磁場強度約為1高斯,而發光日冕區(黑子區除外)的平均磁場強度約為數百高斯。其中來自日冕洞(Coronal Hole)的磁力線將延伸到行星際空間(Interplanetary Space),而來自發光日冕區(Corona)的磁力線則在延伸到數個太陽半徑處就轉回太陽表面。雖然所有的磁力線不論延伸多遠,最後還是會回到太陽內部。但是當所繪的圖,只涵蓋數個太陽半徑時,日冕洞(Coronal Hole)處的磁力線看起來就是開放的磁力線區(Open Magnetic Field Line)。而光亮日冕(Corona)處所對應的磁力線就是封閉的磁力線(Closed Magnetic Field Line)。由於開放磁力線區的電漿會流失於廣大的行星際空間中(Interplanetary Space),因此電漿密度低,散射的光少,故光度暗淡,形成日冕洞。

下面右圖為太空實驗室(Skylab)人造衛星,用X光望遠鏡所拍攝到的日冕與日冕洞的分布情形。其中明亮的部分為封閉的磁力線(Closed Magnetic Field Line)所涵蓋的日冕區。由於高密度的電子,沿封閉的磁力線來回運動,會放出X光,因此電子密度愈高,放出X光度愈強。反之開放的磁力線(Open Magnetic Field Line)所涵蓋的日冕洞區,電子密度甚低,放出X光度很弱,因此在X光照片上呈現黑色。

1.極區冕:                                                                                                                                                                                                                                      分布在太陽的極區附近。這類的日冕洞,基本上幾乎常年都可以觀察到。

2.延伸型冕洞:
 
3.孤立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