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3-05-08 18:03:15



主題: GRB 130427A 雨燕衛星在2013年4月27日探測到的迄今最強的伽瑪射線暴
作者: peter2013-05-08 18:03:15
GRB 130427A是由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和雨燕衛星在2013年4月27日探測到的迄今最強的伽瑪射線暴。
  這次伽瑪射線暴位於獅子座方向,其能量至少為940億電子伏,距離地球約360萬光年,
是已知最近的五個伽瑪射線暴之一,同時也是持續時間相對較長的一次伽瑪射線暴。

http://zh.wikipedia.org/wiki/GRB_130427A

Telescope detects the most energetic gamma-ray burst yet
http://arstechnica.com/science/2013/05/telescope-detects-the-most-energetic-gamma-ray-burst-yet/

(http://cdn.arstechnica.net/wp-content/uploads/2013/05/GRB_130427A-640x324.jpg)


GRB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BD%E7%8E%9B%E5%B0%84%E7%BA%BF%E6%9A%B4
有人猜測它是兩個緻密天體如中子星或黑洞的合併產生的,也有觀點認為它是在大質量恆星演化為黑洞的過程中產生的
由XMM-牛頓衛星對2001年12月的一次伽瑪暴的長達270秒的X射線餘輝的觀測資料,發現了伽瑪暴與超新星有關的證據,發表在2002年的《自然》雜誌上。
進一步的研究揭示,普通的超新星爆發有可能在幾周到幾個月之內導致伽瑪射線暴
。目前大質量恆星的死亡會產生伽瑪暴這一觀點已經得到普遍認同


極超新星,是超新星的一種,是年老的極超巨星在臨終前的爆發。這種超新星的威力比起一般的超新星要大得多,剩下的核心會直接塌縮為黑洞,在黑洞自轉的兩極會以光速射出高能量電漿體
,充著伽瑪射線,成為科學家認為伽瑪射線暴的可能源頭之一。透過近幾年的多項觀測結果,人們對伽馬射線暴的瞭解增
又由於會演變為黑洞的超巨星的數量極少,極超新星爆發的現象也同樣極少,天文學家預測在我們的銀河系內,平均每兩億年便會出現一顆極超新星。
根據2005年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及肯薩斯大學的科學家作出之共同研究結果,指出地球於4億5000萬年前的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en:Ordovician–Silurian extinction event),有可能是一顆極超新星釋出的伽馬射線暴引起的,其過程持續了十秒,並摧毀了地球一半的臭氧層,使得太陽釋出的紫外線襲擊地球,導致地面及近海面的大量生物死亡,從而破壞食物鏈。

如果極超新星僅發生於比太陽質量大40倍的恆星上,那地球將會安全,倖免於難[可疑 – 討論]。而最接近地球的極超新星之可能爆發者,
 是海山二(船底座η)星,它距離地球7,500光年,質量則約有太陽的150倍。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5%B5%E8%B6%85%E6%96%B0%E6%98%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