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3-05-06 09:50:45



主題: COUPP-60暗物值偵測設備
作者: peter2013-05-06 09:50:45
http://20564621.blog.hexun.com/84972850_d.html
科学家本周听到了他们的第一个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实验搜索暗物质的微小气泡的形式迹象。科学家们将需要进一步分析,以辨别是否暗物质造成任何COUPP-60实验的第一气泡。

  在COUPP-60探测器,设在地下半英里,在加拿大安大略省,SNOLAB看到的第一粒子相互作用的图像。图片:SNOLAB的

  “我们的目标是使最敏感的探测器看到的粒子,我们不明白的信号。:”休利平科特部能源部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一个博士后花了很多过去几个月导致安装在实验室一英里半地下的一类探测器。

  COUPP-60是一个由美国能源部科学办公室资助的暗物质实验。费米实验室管理实验探测器的组装和安装。

  的COUPP-60探测器是一个罐子里装满纯净水和碘甲烷的成分中发现灭火器。在检测器中的液体被保持在稍微的沸点以上的温度和压力,但能量itrequires一个额外的位实际上形成一个泡沫。当路过的粒子进入探测器和扰乱原子在清澈的液体,它提供的能量。

  暗物质粒子,科学家们认为很少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形成单个气泡的COUPP-60坦克。

  “事件是如此罕见,我们正在寻找一对夫妇每年的事件,”利平科特说。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科学家将分析在他们的探测器形成气泡来测试如何COUPP-60工作,以确定他们是否看到暗物质的迹象。检测器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用不同的液体填充,如果科学家决定他们希望改变他们的技术。

  的COUPP-60探测器是一套运行在SNOLAB地下科学实验室,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暗物质实验的最新补充。科学家运行地下暗物质实验,保护他们免受其他粒子不断淋浴地球从太空分散注意力的背景。暗物质粒子可以通过移动实验室被埋葬的岩石下,一英里半,而大多数其他粒子不能。



COUPP-60  New dark matter detector begins search for invisible particles
http://phys.org/news/2013-05-coupp-dark-detector-invisible-particles.html


http://livasperiklis.com/2013/05/03/httpwp-mep29tmj-3pe/

(http://livasperiklis.files.wordpress.com/2013/05/coupp-60-snolab_0.jpg?w=560&h=473)


主題: 回覆: COUPP-60暗物值偵測設備
作者: peter2013-05-06 09:51:58
阿爾法磁譜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6%B3%95%E7%A3%81%E8%B0%B1%E4%BB%AA

目的在於探測宇宙中的奇異物質,包括暗物質及反物質。阿爾法磁譜儀將依靠一個巨大的磁鐵及六個超高精確度的探測器來完成它搜索的使命。

經過AMS-01試驗運作後,丁肇中團隊開始發展與建造全功能研究系統,編號為AMS-02。這計畫涉及了500名科學家,60所高等研究院與16個不同國家,由美國能源部負責領導。

從這長久演進過程研發出的儀器是"至今為止送入太空最精緻的粒子偵測器",可以與各個主要粒子加速器所使用的特大偵測器相比較,並且比任何地面類似儀器還貴上很多倍。在研發的期間,它的任務目標也有所修改。完工成品是一種綜合性偵測器,這樣,比較有機會發現暗物質的蛛絲馬跡,儘管它還有別的目標

儀器大約每秒能紀錄1,000個宇宙線,產生數量為1GB/秒。這些數據經過過濾和壓縮成為300 kB/秒以下載至任務中心POCC。

2012年7月,有報導稱AMS-02已經觀測到了超過180億個宇宙線[22]。

2013年2月,丁肇中承認他將在幾周內發表首份學術論文,內容是有關AMS前18個月的任務中所紀錄的250億個粒子事件(包括將近80億個快速移動的電子和正電子)[23]。該論文將顯示0.5至 350 GeV幅度內的正電子電子比(positron-electron ratio),以提供能證明暗物質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的模型。


主題: 回覆: COUPP-60暗物值偵測設備
作者: peter2013-05-10 13:37:35
AMS(Alpha磁譜儀)最新結果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031

Alpha磁譜儀是一套放在國際太空站的觀測設備,於2011年5月16日升空,預計可以操作到2020年。這是一個國際合作計畫,共有來自16個國家、56個研究單位共同參與,這包括了台灣的中研院物理所、中央大學物理系、中山科學研究院和國家太空中心。科學家透過當中的磁譜儀可以準確地分析宇宙射線內的組成和通量,今年四月初,高能物理和天文界最感興趣的議題(反物質與暗物質)由丁肇中院士揭開,丁院士(1976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所主導的Alpha磁譜儀(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簡稱AMS)計畫已獲得初步結果,這項計畫最早於1995年提出,歷經波折,目的是要找尋宇宙中的反物質,進而確認暗物質的真實身份,這對整個物理界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