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Skyray 於 2009-03-01 21:40:56



主題: 民俗新包裝:中國古代的七大福星 (下)
作者: Skyray2009-03-01 21:40:56
轉載自聯合書報攤歷史月刊: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170738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170738)

中國的星空故事與愛情相關者是牛郎、織女。雖然為傳說中兩人堅貞的愛情而感動,卻不喜歡一年只相見一天的故事情節。但是話說回來,一年只見一次面,雙方卻從未劈腿出軌,情意之專注也夠令人心神迷醉了,難怪雙星成為愛情的守護星...

【文/廖藤葉(作者為台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副教授)】
牛郎、織女是愛情和兒童的福星

生活順遂的福氣是個抽象概念,祈求長壽卻無人能夠把握確實理想的歲數,相對之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願望來得踏實多了,兩句俗語指出愛情與功名事業為人們心目中所想所念。

中國的星空故事與愛情相關者是牛郎、織女。雖然為傳說中兩人堅貞的愛情而感動,卻不喜歡一年只相見一天的故事情節。但是話說回來,一年只見一次面,雙方卻從未劈腿出軌,情意之專注也夠令人心神迷醉了,難怪雙星成為愛情的守護星,隔著銀河俯視人間,訴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情深至重。

七夕的乞巧、占卦是否能遇如意郎君的活動,讓牛、女雙星成為愛情的見證者。七夕成為女子的重要節日,織女成為女性的守護神,守護最重要的愛情這一項。清代洪昇《長生殿》安排唐明皇與楊貴妃七夕對雙星祈禱,寫出帝王真情之不易,再安排〈仙圓〉,彌補人間愛情的不足。

愛情的福星應是兩顆,代表男女雙方,因此絕對不能單戀似的只取其中之一。和織女一樣,牛郎也是藍白色,屬於較暗的陪襯,它更應該是家庭愛情的「福星」。牛郎左右對稱的小星,傳說是牛郎、織女的兒女,曾在不同時代扮飾著各項政策的代言人,民國60年代介紹星座者必然以「兩個孩子恰恰好」做說解。兩星分居之後,由父親照顧子女的天空現實,與塵寰間多麼不同!由「媽媽回家煮晚飯」到「爸爸回家吃晚飯」的口號變化,再三強調家庭教養的重要性,子女教育並非只是母親的工作,鼓勵父親多加參與。全天下的男人們,應該效法牛郎守護子女的形象,有自覺、自動自發「分擔一半」教養子女的任務。

臺灣七夕祭拜的七娘媽,或說即是織女,為兒童的守護神。在牛郎守護子女的同時,織女也未閒著。家中子女成長至16歲,不再需要七娘媽照顧了,於七夕當天順道舉行「做16歲」儀式,以示長大成人。祭拜的湯圓中間壓陷,以乘接牛郎、織女一年一會時掉下的眼淚。民俗活動顯現織女、牛郎不但是愛情守護神,同時也兼及照顧愛的結晶──兒童的任務。

奎宿是掌握利祿的福星

最後的福星應該是和「金榜題名」可獲得的利祿有關。科舉考試從宋代展開新的局面,平民布衣可以憑藉考試得到官位,不需要任何家世背景與權勢地位的扶助,於是民間多了進京趕考,一夜之間名聞天下的狀元郎,從此改換了原本普通的門戶,躋身成為政府官員。

與科舉考試相關者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奎宿」,位在白虎之首,是雙魚、仙女座的一部分。唐人徐堅等編《初學記》類書,卷21〈文字第三〉摘錄《孝經援神契》文字:「奎主文章」,宋均還加了註解:「奎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奎宿是文章之府,於是文章、文場運勢都用「奎」字來指稱。後來「奎」字被訛寫為讀音相同的「魁」字,「奎星高照」的祝福語成了「魁星高照」。用「魁」字替代「奎」,最初是音近誤寫,「魁」字還含有爭得第一的「奪魁」意思,祝福含意比「奎」字來得明確,更為人所易知並接受。雖然奎宿本身不亮,但是正好象徵著「十年寒窗無人問」的辛苦歷程,無人可以知悉的潛藏時間,埋伏下「一舉聞名天下知」的光輝前程。

有代表皇帝、貴妃、王子皇孫和三公九卿等高官的星宿,但筆者不認為它們是福星的原因為:出生在什麼家庭是無從選擇的。貴妃、王孫常機關算盡並仗勢欺人,皇帝位高權重又自以為聰明過人,總非國家之福。經過曾師永義〈帝王的命運──由享壽、在位、繼位與死亡方式加以考察〉做出統計:年壽可考的皇帝平均壽命只有43.68歲,若加上年壽不可考,死於非命、不得善終的皇帝,那平均壽命就不足40了。又因壽終正寢的少,或被毒死、被殺、被廢賜死、或自殺、驚懼而死等千奇百怪的死法,最後得到結論:「皇帝」真不是個好職業。(《歷史月刊》42期)能任高官與否所牽涉的因素太廣太複雜,總非個人努力即能實現。反而是平民百姓於人生路上,剛在文章上展露頭角,透過科舉考試放榜時中舉,跨馬遊街的榮耀,顯現未來「可能」有大好希望的初始時候,才是最值得珍惜回味的美好時光。因此,主司文章的奎宿,才稱得上與利祿相關的福星。

福星的選取標準

選取天上星宿成為「福星」必須合乎兩個條件:其一,在民俗學上有吉福的意涵。二,星體本身夠亮,為人所注目。

以上所述諸星無不合乎第一項條件,以星體亮度而言,七福星中只有婺女、奎宿是暗淡的多顆星組合而成,它們的暗淡皆可附會社會歷史根由。其他五顆全是耀目搶眼的明星,依亮度排列順序為金星、木星、老人星、織女、牛郎,在最短時間能夠引人注目。常被問及黃昏西邊最亮的星是什麼名字?答案常常是金星。在光害嚴重的臺北市區,一般人認為不可能看到星星的天空,筆者抬頭都能看到織女、牛郎正在天頂附近,可印證兩星明亮程度。在古代,這五顆星一定更為醒目閃耀,由此引發諸多想像是必然的,將它們列為「福星」應該不至於太過冷門,讓人找不著,導致祈福無所的結果,而且五星囊括福壽和愛情,已然符合絕大多數人們的平生願望了。

另外需說明是,民間擁有高知名度與信仰的「斗」,有北斗和南斗的區別,是否能將「斗」列為福星之一呢?能夠躋身於福星地位者,只有南斗的斗宿,北斗是攀不上的。

北斗信仰由來已久,古來視為「帝車」。只是這個「帝」,有人指出是至天上帝北極星君,也有人指稱黃帝,於是北斗成了至尊至貴的名詞。北斗七星圍繞的北極天區稱為紫微垣,意指皇宮,垣內各星給予適當官名,如太子、上宰、少弼、上衛、尚書、女史、三公、內廚、三師等等,幾乎就是人間世皇宮職系的天上版本,紫微星區完全表現貴族統治階級的想法。能夠坐擁至為尊貴位置的人很少,而且龍位也不好坐,理由如前文所述。如果坐上帝車是福星,那麼能夠吻合資格者少之又少,落空必然占絕大多數。因此,將北斗列入「福星」並不合乎現實與廣大平民百姓的共同願望。

民間賦與北斗完全不同權責,俗語有「南斗註生,北斗註死」,意指南斗管轄人間「生籍」,北斗擁有「死籍」,南、北斗合成「生死簿」掌記所有人類的生死壽算,故事見於晉朝干寶《搜神記》卷三,管輅幫助顏超求助南、北斗,轉換原來19歲的壽命成為90歲。唐代張說〈贈工部尚書馮公挽歌〉詩:「詔葬南陵道,神遊北斗樞。」李白〈草創大還贈柳官迪〉:「北酆落死名,南斗上生籍。」可以證成南、北斗職能不同的民俗概念。

倘若將「斗」納入福星之中,應該就得同時含有南、北斗。但是如此一來,掌管壽命生辰的福星就太多了,勢必將上述七大福星之一或之二刪除掉。若要刪除,應該刪除何者呢?二來,將「註死」的北斗納入福星是很奇怪的,雖然現今人們的科學知識都了解人類如果沒有死亡的嚴重性,但是,普通百姓的願望十分單純,忌言死事,自然不宜將註死的北斗視為福星。

【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52期】





主題: 回覆: 民俗新包裝:中國古代的七大福星 (下)
作者: 汀雪見晴2009-03-02 15:39:50
所以依照此文,七福星為金星、木星、老人星、織女、牛郎、婺女、奎宿。
前五個沒問題,後面兩個可有對應的現代名稱?
很好奇


主題: 回覆: 民俗新包裝:中國古代的七大福星 (下)
作者: Skyray2009-03-02 18:21:50
查了一下以前高中時代影印某大學天文社的社刊影本上介紹中國天文28宿的文章,奎宿一是仙女座η,女宿一是寶瓶座ε


主題: 回覆: 民俗新包裝:中國古代的七大福星 (下)
作者: 徐福聲2009-03-02 19:13:01
這提醒我那本遺失的中西星座圖 :P


主題: 回覆: 民俗新包裝:中國古代的七大福星 (下)
作者: Skyray2009-03-03 00:44:47
中國天文也是有它有趣的地方~而且中國人對於天象的詳實記載~應該不輸給老外呢~其實在對民眾介紹西洋天文星座的同時~我們也可以把這些老祖宗的天文觀~加進去~因為中國人對天的觀察所衍生出來的一些觀念~往往也反映在平常的生活文化當中~這樣聽的民眾相信可以更瞭解天上的天體跟日常生活的各種文化民俗活動的關連


主題: 回覆: 民俗新包裝:中國古代的七大福星 (下)
作者: 大瘋起嘻2009-03-03 08:36:35
其實天文這門學問,是科學但也被賦予神話
不都是很美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