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22-04-22 09:40:36



主題: 缺失的環節 _宇宙初期超大質量黑洞 GNz7q
作者: peter2022-04-22 09:40:36
https://astronomy.com/news/2022/04/astronomers-find-black-hole-missing-link?utm_source=asytwitter&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asytwitter
缺失的環節 _宇宙初期超大質量黑洞  隱藏在塵埃中的奇怪物體可能是超大質量黑洞的 GNz7q (red dot)

(https://astronomy.com/-/media/Images/News%20and%20Observing/News/2022/04/STScI01G051NDSQSWZCSYA5WHQA3WF0.jpg?mw=600)

https://read01.com/gz55RA7.html

在距離地球約131億光年行程  的遙遠宇宙中,發現了一個被塵埃覆蓋的非常緻密的天體。
 這個天體顯示出了星系中急劇成長的黑洞的特徵。這種在理論上被預測,卻多年未被觀測到的天體的發現,是揭開宇宙初期超大黑洞成長之謎的重要線索。

自人們在大爆炸後不久的早期宇宙發現了重達太陽數億倍的超大質量黑洞以來,天文學家一直對一個問題感到困惑:在宇宙誕生後的短時間內,
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誕生和成長的?從理論上講,首先,在恆星大量形成的活躍星系(星暴星系)中,黑洞所在的中心區域被氣體和塵埃覆蓋,
於是黑洞就會吞噬周圍的物質,開始快速增長。在這一過程中,黑洞的吸積盤輻射出的強大能量將周圍的氣體和塵埃等遮蔽物吹散,
最終超大質量黑洞及其吸積盤的身影將會顯現。由於氣體的摩擦而發光的吸積盤在觀測上就會呈現為非常明亮的緻密天體,
我們稱之為類星體。反過來如果我們觀測到了類星體,就可以反推出其中黑洞的存在。
從觀測上看,星暴星系和明亮的類星體是在大爆炸之後僅僅7 - 8億年的宇宙中被發現的。
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過渡期的天體,這是解開超大黑洞快速增長之謎的關鍵。

研究團隊通過重新分析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大量檔案數據,發現了正是宇宙初期的缺失的環節——連接星暴星系和明亮的類星體的天體「GNz7q」。
利用射電望遠鏡進行的光譜觀測表明,GNz7q存在於宇宙大爆炸後僅7億5000萬年。

「這個天體從X射線到無線電波的電磁波頻譜的特性,與理論模擬的預測非常一致。也就是說,GNz7q是首次被觀測到的,在這種宇宙初期的星暴星系中心快速成長的黑洞的例子。」 帶領研究團隊的藤本研究員說道,「GNz7q是在早期宇宙發現的超大黑洞的前身。」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gz55RA7.html



首次发现,超大质量黑洞的祖先GNz7q,宇宙黎明时期的怪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dwT5OAti6k


主題: 回覆: 缺失的環節 _宇宙初期超大質量黑洞 GNz7q
作者: peter2022-04-29 07:38:19
https://technews.tw/2022/04/28/a-dusty-compact-object-bridging-galaxies-and-quasars-at-cosmic-dawn 

天文學家使用哈伯太空望遠鏡看到距離 130 億光年的天體,可能是超大質量黑洞的祖先。這稱為 GNz7q 的天體位於大天文台起源北部星系深空巡天調查(GOODS-North)星場,大爆炸後僅 7.5 億年就在了。團隊發現它是緊湊的紫外線和紅外線源,不可能是由星系輻射引起,但與落入黑洞的物質預期輻射一致,代表 GNz7q 是新形成的黑洞。

當今天文學的未解之謎:為數百萬到數十億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快速增長?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團隊目前理論認為,超大質量黑洞在劇烈形成恆星的「星爆星系」核心形成,之後推開周圍氣體和塵埃,並以極明亮的類星體形態現身,目前未有明確觀測證據,但團隊認為GNz7q有星爆星系和類星體特徵,很可能是超大質量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