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Skyray 於 2016-10-20 01:36:56



主題: SpaceX的潛在對手之一!Orbital ATK成功將兩年前爆炸的火箭送上太空
作者: Skyray2016-10-20 01:36:56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41417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41417)


提起火箭爆炸,你可能會想到前不久的 SpaceX。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SpaceX ,也不是亞馬遜CEO貝佐斯投資的那家Blue Origin,而是它另外一個潛在對手——Orbital ATK。

因為就在昨天,它們將自己兩年前爆炸的火箭再次發射上了天空。

任務&曾經爆炸的火箭

(https://media.bnext.info/image/album/2016-10/img-1476836832-33960.jpg)

(https://media.bnext.info/image/album/2016-10/img-1476836829-70495.jpg)

此次任務代號為CRS OA-5,實際實行的火箭為Antares 230。主要目標是將裝滿各種ISS(國際太空站)所需物資(食品、用品、科學實驗設備)的Cygnus飛船運輸到ISS附近軌道,從而讓後者能夠直接捕獲,並且在對接之後獲取這些資源。

作為完成整個任務的最關鍵設備,Antares火箭高41.9公尺、直徑達到3.9公尺、近地軌道(LEO)載荷達到6120公斤。

負責攜帶貨物的Cygnus飛船也非常有特點,前端是一個能夠直接與太空站對接的儲存模塊PCM,後端是一個整體控制的任務模塊,控制系統和推進系統都包含其中。

更有意思的是,任務模塊中還能搭載數顆小尺寸的「微衛星」,在Cygnus飛船上升到太空之後再行釋放。

但就在兩年前,Antares實際上卻遭遇了一次「大爆炸」。CRS OA-3任務的Antares火箭在升空後的數秒內在空中突然失去動力。整隻火箭也就此向下「墜落」,並最終化為一個壯觀的「大火球」。

那次事故原因最終被歸罪於Orbital ATK在火箭第一級使用的AJ26-62火箭發動機。說來有趣,這款發動機實際上由前蘇聯在上世紀70年代打造,原來的型號為NK-33,後來才被Orbital ATK前身之一的Orbital公司所進口。

Elon Musk為此也曾專門表示:「Orbital ATK太過依賴過去的技術」。考慮到SpaceX前不久才為火星計劃打造了全新使用液態甲烷液氧火箭燃料的Raptor發動機,這一說法似乎的確有道理。

雖然尚未確定,但是根據Wikipedia資料,全新的Antares 200系列火箭已經改用了俄羅斯出品的RD-181火箭發動機。這款2001年才定型的新產品除了更加可靠,性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Antares 230這次的成功也為接下來12月以及2017、2018年規劃中的發射任務打了一劑「強心針」。

回收利用與一次性,太空探索分岔路
提到SpaceX一定會想到其火箭回收技術,而Orbital ATK則恰好相反,專心攻堅中小型一次性火箭以及配套的液氧/煤油發動機。

這實際也反映出了太空探索的分岔路:究竟要不要做火箭回收?SpaceX雖然已經數次成功回收火箭,但是失敗的次數同樣多。而且在Elon Musk最新提出的「火星殖民計劃」中還出現了一級火箭短時間內再次發射的設定。

可以說,Elon Musk的創新計劃仍在不斷打破傳統宇宙探索「常規」。但毫無疑問,這樣的風險也更大。

而Orbital採用了更加保險的做法。它雖然看起來是家小公司,實際旗下卻設有3個集團:飛行系統、防務系統、航太系統。並且每個方向中都獲得了不小的成績。比如為空客A350 XWB打造機身結構,為美軍M2布雷德利戰車提供武器和彈藥等等。

而航太領域更是如此,Orbital ATK在火箭、火箭發動機、衛星方面均有所建樹。但總體來說,主攻方向還是在中小型一次性火箭、固體火箭助推器、專用衛星3個方向上。

「與其挑戰最困難,倒不如把簡單的事做到最好」,Orbital ATK這種做法未必不是一種好策略。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主題: 回覆: SpaceX的潛在對手之一!Orbital ATK成功將兩年前爆炸的火箭送上太空
作者: peter2019-06-01 09:52:25
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簡稱諾格
2017年 收購了航太與軍事設備製造商軌道科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