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天文台HRO SIDs實驗觀測站 工作日誌
實際觀測大溪地區上空, 波長60公尺 5MHz HF頻率電波在D電離層的吸收數據
老貓物語大溪天文台SID實驗電台,自從將VHF-HF的SID的觀測方式,以電波強度的背景噪音數據 轉換成信號強度的常用對數dB值模式,並採用將最高和最低的電波強度數據改為即時的兩值取樣為平均值顯示.如此可以有效過濾很多雜訊. 這是一套有效的觀測方式.可以快速提高觀測數據取樣和感度.
今年的電波觀測,將以往的電波現象為主要觀測對象.也就是所謂定性(qualitative observation).這是以流星電波觀測,研究電波表現的屬性和特徵.找出流星電波的計數及定位(黃道經度的彗星塵埃密度).但SID的太陽閃焰比起流星電波的特徵過於複雜.且關聯性涵蓋地球磁場和電場在電離層間的各種物理特性.必要要有基本的測量工具去做初步的定量(quantitative observation).也就是電波的強度單位定量去研究基本的D,E電離的物理特性.以了解太陽閃焰爆發時,對自由電子濃度最低,但氣體分子密度最高的電離層引起的變化. 曹大貓咪
大溪天文台在2022年5月21日 到 23日持續利用新的觀測方式取樣以下數據.
5月21日 中午12h40m 觀測頻率:5.0MHz CW mode
--------------------------------------------------------------------
X ray flux C1.3
D層電離的吸收 -38dB absorption for 5MHz
電波強度原始數據 +1920
NOAA的D層吸收dB 最強區域 4dB (位於台灣上空)
5月21日 下午18h25m 觀測頻率:5.0MHz CW mode
--------------------------------------------------------------------
X ray flux C1.5
D層電離的吸收 -15dB absorption for 5MHz
電波強度原始數據 +6200
NOAA的D層吸收dB 最強區域 4dB
NOAA的D層吸收dB 台灣區域 0dB
5月21日 午夜 23h55m 觀測頻率:5.0MHz CW mode
--------------------------------------------------------------------
X ray flux C1.8
D層電離的吸收 -11dB absorption for 5MHz
電波強度原始數據 +6550
NOAA的D層吸收dB 最強區域 4dB
NOAA的D層吸收dB 台灣區域 0dB
5月22日 早上 08h30m 觀測頻率:5.0MHz CW mode
--------------------------------------------------------------------
X ray flux C1.4
D層電離的吸收 -20dB absorption for 5MHz
電波強度原始數據 +2100
NOAA的D層吸收dB 最強區域 4-5dB
NOAA的D層吸收dB 台灣區域 2dB (暗紫)
5月22日 中午 12h05m 觀測頻率:5.0MHz CW mode
--------------------------------------------------------------------
X ray flux C1.5
D層電離的吸收 -39dB absorption for 5MHz
電波強度原始數據 +2038
NOAA的D層吸收dB 最強區域 4-5dB
NOAA的D層吸收dB 台灣區域 4-5dB (藍色)
5月22日 下午6h00m 觀測頻率:5.0MHz CW mode
--------------------------------------------------------------------
X ray flux C1.3
D層電離的吸收 -15dB absorption for 5MHz
電波強度原始數據 +5500
NOAA的D層吸收dB 最強區域 6dB
NOAA的D層吸收dB 台灣區域 1dB (暗紫 黑)
5月23日 午夜12h12m 觀測頻率:5.0MHz CW mode
--------------------------------------------------------------------
X ray flux C1.4
D層電離的吸收 -11dB absorption for 5MHz
電波強度原始數據 +6500
NOAA的D層吸收dB 最強區域 6dB
NOAA的D層吸收dB 台灣區域 0dB (黑色)
5月23日 早上 08h30m 觀測頻率:5.0MHz CW mode
--------------------------------------------------------------------
X ray flux C1.2
D層電離的吸收 -17dB absorption for 5MHz
電波強度原始數據 +2500
NOAA的D層吸收dB 最強區域 8dB
NOAA的D層吸收dB 台灣區域 3dB (暗紫)
簡單結論: 波長60m的5MHz 電波在D層電離傳導時,2022年 5月21日到23日大溪地區的D層電離在白天和晚上的吸收率約在28-30dB(觀測吸收值約在 -11dB 到 -40B的變化) .此值可以提供吸收參考運用在太陽閃焰的不同時間和日照地區的實際吸收值.
*當X ray flux 產生M級爆發.在NOAA觀測中,可以見到太陽日照在中央的區域影響是最大的,然後擴散到某一距離後,影響程度逐漸縮小到日照不到的區域,影響歸零.
當X ray flux 發生M級爆發時,在白天地區:不同日照的區域對D層電離的吸收dB值:
在太陽日照中央的區域 當地時間為中午12時 (NOAA假設為橘紅色) 在5MHz的頻率上,吸收達到 17dB
在太陽日照 當地時間為上午10-11時/下午1-2時 (NOAA假設黃色) 在5MHz的頻率上,吸收達到 12dB
在太陽日照 當地時間為上午 9-10時/ 下午3-4時 (NOAA假設綠藍色) 在5MHz的頻率上,吸收達到 8dB
在太陽日照 當地時間為上午 8-9時/ 下午5時 (NOAA假設紫色) 在5MHz的頻率上,吸收達到 4dB
*
假設.當大溪天文台在下午3時,太陽色球層爆發M級的閃焰. 此時台灣地區的D層電離吸收約在8dB. 但因太陽閃焰的發生點並未直接對向地球.所以影響的吸收會降低.如果約是5dB, 加上當地D層電離的電子濃度和氣候(夏天或冬天電離濃度都不同,頻率越低,吸收越大. 如頻率2.2MHz的電波最大差異約10dB*).在初夏的大溪地區黃昏時刻,吸收影響會再降低約1-3dB,所以最後會影響到大溪地區的上空D層電離吸收引起的衰減只剩下2-3dB.
換句話說,如果有一個電波的信號強度或是某電台發射功率為50mW(將信號強度和發射功率統一換算為dBm 那就是17dBm),遇到大溪地區上空的D層電離吸收.約吸收僅剩下3dB,那就是收到的信號強度衰減到約2mW(3dBm) dBm=10* log (功率/1mW)
所以當大溪天文台接收到3dB的電波強度對於觀測的敏感度不大的話,並不會特別明顯表現在曲線的變化.這些是老貓為何要直接計算dB值和過濾上下值(採用平均值).加強電腦對微弱電波偵測的敏感度.*
*.大溪天文台使用於SID 觀測所用接收機為 日本 AOR AR5000+3 .其接收最低感度為:
對於VLF的超低頻接收最低感度:10kHz - 40kHz: 63.00uV
對於HF的高頻接收最低感度:1-1000MHz: SSB/CW:約0.4uV *.Z=50Ω 天線阻抗 最低感度為0.4μV 經最後一圖所展示公式轉換 約為 -115dBm.
1,000MHz -2.6 GHz:約 0.3uV
*.dBm (sometimes dBmW or decibel-milliwatts)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power ratio in decibels (dB) of the measured power referenced to one milliwatt (mW). 最後一圖
圖: 由觀測螢幕上可見到 上面的信號強度曲線,因為電波噪音的上下信號強度電位反覆上下分佈,所以產生非常複雜的變化曲線.在判讀數據時誤差較為大.但下圖的轉換成同步常用對數dB值,並快速最高最低的信號dB值採平均值後.可以過濾上面的紛亂分佈,很清楚電且分離出電波信號和背景噪音的 強度dB值曲線變化.
*.參考文獻:Example of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absorption on 2.2 MHz at Sydney, Australia.
Introduction to HF Radio Propagation Copyright © 2016 Australian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sws.bom.gov.au/Educational/5/2/2曹大貓咪 2022 0524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