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S-02 α-磁谱仪:从太空破解暗物质之谜
==
暗物質還存在未知作用力 在塑造宇宙結構
==
暗物質 丁肇中快找到了
https://tw.news.yahoo.com/%E6%9A%97%E7%89%A9%E8%B3%AA-%E4%B8%81%E8%82%87%E4%B8%AD%E5%BF%AB%E6%89%BE%E5%88%B0%E4%BA%86-192400237.html由諾貝爾獎得主、中研院院士丁肇中領軍,尋找「暗物質是否存在」的跨國大型科學計畫AMS(阿爾發磁譜儀計畫),昨台灣時間晚上十點半,在瑞士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指暗物質的存在已更趨明朗。
「物理偵探」丁肇中指出,團隊這次發現,在太空中蒐集到的「正子」(即電子的反物質)在處於不同能量時,竟然有完全不同的表現,讓他覺得「奇怪,相當奇怪!」這暗示正子產生的源頭有兩個,其中一個是平常的宇宙射線,而另一個很可能就是暗物質。
AMS計畫將超大型磁鐵送上太空站,在太空捕捉、偵測宇宙粒子,以推測暗物質是否存在。這個七公噸重的儀器自三年前上太空後,已經蒐集並分析超過四百一十億粒子事件,昨是第二次發表觀測結果。
在台灣參與該計畫的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張元翰指出,這次最重大的發現就是「正子在不同能量下的怪異表現」。正常來說,一般的粒子不管在什麼能量下,表現出的特性都差不多,然而他們觀測到太空中的正子,在能量高達一千億電子伏特的情況下,卻表現出不同特性。
張元翰說,團隊推測產生這些怪異行為正子的成因有兩種,其中之一就是「藉由暗物質碰撞所產生」。
不過丁肇中對於新發現結果的分析相當嚴謹。張元翰說,丁肇中將分析團隊分成兩組、交叉比對,以確保得到的結果不是分析人員誤判,且天天跟研究人員反覆討論、檢視資料,要求務必精準。
張元翰說,雖然這次得到的數據還不夠,不能直接斷論他們觀測到的就是暗物質存在的直接證據,但到目前為止,數據走向和暗物質模型都吻合,讓科學家相當振奮,期待越來越多的數據點,能讓他們更加接近真相。
這次研究成果於昨天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物理評論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