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3 22:50:43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里德伯極化子Rydberg Polarons  (閱讀 846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976



« 於: 2018-03-06 22:30:43 »

https://kknews.cc/science/6eq3rpv.html
科學家打造出新型「弱約束物質形態」
奧地利和美國的科學家們已經在其中塞入了更多的東西,創建了一種塞滿了其它原子、被叫做「巨型原子」的新物質狀態。 通常情況下,原子核與環繞它的電子間有少量的空隙。根據原子種類的不同,其軌道約有幾百納米寬。「里德伯原子」(Rydberg Atom)的綽號叫「巨原子」,其半徑是氫原子的一千倍。於是研究人員們猜想,可否在其中塞入其它小原子呢?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6eq3rpv.html


(藍色的)電子繞著(紅色的)原子核,其軌道上還有許多(綠色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與許多其它原子。(圖自:維也納技術大學)

為了這項試驗,維也納技術大學、萊斯大學、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們,決定從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著手。


這種奇特的物質形態,是原子在冷卻到略微高於絕對零度以上時形成的。在這種狀態下,原子的速度會慢下來、開始聚集到一起、且表現出不同尋常的行為。

然後,科學家們實現了一種新奇的物質形態,比如「超固體」(supersolids)、excitonium、以及負質量流體。

● 本例中,研究人員從一片鍶原子云開始,先將它們轉化到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 再用一束雷射來激發原子,以將原子提升到高激發態;

● 接著,激發電子開始以較平常更遠的距離繞原子核轉,從而成為了一個里德伯原子。


據悉,團隊觀察到了某個裡德伯原子裡竟然塞下了 170 個原子。當然,這個數字會根據里德伯原子的半徑和-愛因斯坦凝聚體的密度而不同。
原子間會相互作用,但力度很弱。至於里德伯原子的電子,儘管其路徑會被中性原子略為分散,但因為電子的速度很慢,所以它不會遷移至另一種狀態

團隊在計算機模擬後發現,這種弱相互作用會降低系統的總能量,在巨大的原子和內部的小原子之間形成一個「鍵」。研究合著者 Shuhei Yoshida 表示:

原子不帶電荷,因此僅對電子施加了最小的力,這是一種極不尋常的狀況。

通常情況下,我們需要處理帶電的原子核、綁定它周圍的電子。

有鑒於此,研究團隊給這種全新的「弱約束物質形態」命名為「里德伯極化體」(Rydberg Polarons) ,希望藉此在非常小的範圍內、非常精確地探測到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的特性。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物理學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原標題為《Creation of Rydberg Polarons in a Bose Gas》。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6eq3rpv.html
==



http://www.epochtimes.com/gb/18/2/27/n10176643.htm

科學家利用微觀世界之中的巨大空間縫隙,制造了一種新物態,其特點是原子之中擠滿原子。

科學家在最近一期的《物理學評論快報》(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描述,這是他們首次找到證據,
說明一種新物態的存在。

這種新物態的名稱為“里德伯極化子”(Rydberg Polarons)。

這是一種在極低溫度下創建的物質存在狀態。據澳洲科技網Sciencealert 2月27日報導,科學家是根據物質之間的巨大縫隙空間,得以制造的特殊原子存在狀態。

微觀下,雖然一個原子已經很小了,小到一般顯微鏡都看不到。但是,構成原子的電子和原子核之間是有間隙的,而且這個間隙與電子和原子核相比,其實是一個無比巨大的空間。

如果用日常生活經驗作比喻的話,這個原子的范圍相當于一個地球,其中的電子相當于一個乒乓球或更小,而原子核相當于一座城市那么大,那么乒乓球和這座城市之間的空間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當然,構成原子不只有一個電子。在物理學中,科學家認識到,原子之中的多個電子像衛星圍繞地球那樣,按照不同的軌道圍繞原子核旋轉。

科學家正是利用這種微觀下的巨大空間間隙,塞進了更多的原子,這樣制造出來的新型物質結構狀態為“里德伯原子”(Rydberg Atom),綽號為“巨原子”,其半徑是氫原子的一千倍。

當然,科學家做不到對任何原子隨意的操作,而是選擇鍶原子,將其制作為原子云的狀態,而且在大約零下270攝氏度的極低溫度下,使用激光激發電子以更遠的距離繞原子核轉,之后將原子“塞入”這個空間之中,最后制成一個里德伯原子。

報導說,維也納技術大學、萊斯大學及哈佛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合作,在一個里德伯原子之中,在不同條件下塞入的原子數量有所不同,最多時塞入170個原子。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