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199 天文學家有很多懸宕了很久的未解之謎,其中之一就是超新星究竟是怎麼爆炸的。在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NuSTAR(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rray)衛星的協助下,或許天文學家最終可以解開這個謎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Brian Grefenstette和Fiona Harrison等天文學家利用NuSTAR觀測仙后座A(Cassiopeia A,Cas A)超新星殘骸內的放射性物質,從這些放射性物質的分佈狀況,可以呈現爆炸時震波如何經由攪動、向外潑濺等方式來撕碎這顆恆星的過程。
恆星基本上是氣體球,在生命終點、發生爆炸時,如果沒有外力影響,按理來說應該是猛力但均勻的向外膨脹。但從NuSTAR新觀測資料來看,爆炸當時的核心部分卻是扭曲的,可能是因為爆炸前的恆星內部區域被攪得一團亂,沒辦法均勻的向外膨脹。
超新星到底如何爆炸的,一直以來,無解。當學者利用電腦模擬大質量恆星死亡並塌縮而引發爆炸情景,主要的震波往往會「熄火」,恆星當然也沒被炸碎。不過,超新星殘骸被震波加熱而發出的光主要落在X射線波段,以往的觀測方式因而受限於X射線波段,無法全面性地正確瞭解超新星爆炸時到底發生什麼事;現在藉助NuSTAR的幫助,可以直接觀察放射性物質,無論這些放射性物質發出的光在不在X射線波段都沒關係,因而能得到比較全面的超新星爆炸時核心的訊息。
NuSTAR的觀測結果,可以讓天文學家們在噴流論(jet)和攪亂論(Sloshing)之間做抉擇。Grefenstette等人的分析結果傾向攪亂論,如果正確,那麼在爆炸前,則被延遲的主震波會被重新賦予能量,使恆星能順利的將外層大氣炸開。
仙后座A位在仙后座方向,距離地球約11,000光年,是大質量恆星演化到末期發生超新星爆炸的結果,爆炸後遺留下一顆緻密殘骸和向外拋射的爆炸殘渣。爆炸時產生的光在約350年前抵達地球,地球上的人們才得知這個爆炸的訊息,並得以研究這個年輕而新鮮的恆星殘骸。
右上圖顯示的仙后座A影像,其中NuSTAR偵測到的是放射性物質發出的高能X射線(68~78 keV),以藍色標示;而低能X射線輻射(1~7 keV)則是錢卓X射線觀測衛星的觀測結果,主要來自非放射性物質,以紅(主要為被加熱的鐵元素發出的X射線)、黃(連續X射線輻射)、綠色(主要為被加熱的矽和鎂元素發出的X射線)標示。
NuSTAR從放射性元素來瞭解超新星殘骸,在仙后座A的這個案例中,主要使用的是鈦-44(titanium-44),這不穩定的原子核主要是在爆炸恆星的核心部分產生。NuSTAR偵測到仙后A的鈦-44分佈狀況,顯示鈦-44在超新星殘骸的核心聚集成一團團的,這意味著是經過攪亂的過程才會如此。而從錢卓資料可見,鐵之類的重元素是被爆炸震波加熱而發出X射線,它們的所在位置比鈦-44遠得多。
至於超新星爆炸的另一理論—噴流論,認為在大質量恆星死亡並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前,恆星的自轉速度非常快,形成多細窄的氣體噴流,進而驅使恆星爆炸。雖然先前曾在仙后A周圍發現噴流的痕跡,但並不確定是否是這些噴流觸發了恆星爆炸。然而從NuSTAR的放射性元素分佈圖,鈦元素分佈區域與細窄噴流所在區域並不相符,顯然爆發並不是噴流觸發的,因此可以排除並否決了噴流論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