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校園 天文活動 => 校園天文討論區 => 主題作者是: Skyray 於 2010-05-02 13:12:24



主題: 科學下鄉 學者上癮
作者: Skyray2010-05-02 13:12:24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0,5249,171702x112010050200082,00.html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0,5249,171702x112010050200082,00.html)


《科學月刊》號召「把科學帶到民間」,數十位科學家響應接受挑戰,不少人去一次意猶未盡,主動又「追加」了一次…

     「科學」難道只能在學術殿堂裡討論,與市井小民的生活八竿子打不著嗎?有四十年歷史的《科學月刊》號召數十位科學家「下鄉」,到學校、社區組織、民間團體接觸第一線民眾,「把科學帶到民間」,獲得廣大回響。參與學者表示,要把科學講的生動、大家都聽的懂,題目是關鍵,其中又以小學的講題最難,院士級的也不見得想的出來!

     《科學月刊》創辦人、弘光科大講師林孝信表示,該活動是希望科學家能到社會奉獻一天,把科學普及化的精神發揚光大,去年開始號召至今,已有數十位學者應允,包括台大、成大、中央等多所大學的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中研院士劉兆漢等。不少學者講了一次就上癮、欲罷不能,像是彰師大數學系教授邱守榕去一次意猶未盡,主動又「追加」了一次。

     玩樂高 僅一人 城鄉差距驚人

     邱守榕分別於三月二十二日、四月六日到彰化縣溪洲鄉的僑義國小帶活動,該校屬偏遠小校,學生不多,教學資源相對落後。邱守榕原本忐忑不安,沒想到反應出乎意料的熱烈,她帶小朋友製作「多面體」,把平面紙張折疊成立體圖形,從中學習點線面及立體空間概念。

     邱守榕表示,當地小朋友很聰明、學習慾望也很強,只是接觸較少,班上數十個學生,竟只有一人玩過樂高積木,和都市小孩形成明顯對比。她把這一節課定位為「暖身活動」,希望能改善數學「妖魔化」的印象,從考試和不斷作練習題中解放出來。

     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葉永烜也投身「下鄉」,但和邱守榕不同,他遇到的是平均年齡超過30歲以上的社區大學學生。葉永烜的講題是「系外行星與生物圈」,為了吸引注意力,他刻意避開太深奧的理論論述,講了許多與聽眾切身相關,聽了之後會「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的小故事。

     小故事 大道理 社大生戚戚焉

     葉永烜舉例,美國知名的NASA科學家James Hensen,曾到國會為地球暖化「作證」而轟動一時,但新聞熱頭過後,社會又對暖化問題冷漠。於是他決定重出江湖,撰寫了一本名字聳動的書《Storms of My Grandchildren: The Truth About the Coming Climate Catastrophe and Our Last Chance to Save Humanity直譯為:《我們孫兒的風暴-氣候災難逼近的至真相以及拯救人類的最後希望》,希望喚起重視。

     葉永烜演講時說道,自己的孫子最近出生了,在場的許多人也可能已升格當祖父,難道不該為孫兒女的未來,盡最後一份努力嗎?聽眾們紛紛點頭稱是。

     通識課 講歷史 文組生也愛聽

     林孝信曾在清大、成大、弘光科大多校開授通識課,知道傳授科普的困難。他表示,台灣超過六成的民眾科普程度停留在國中階段,顯然文組學生到高中便放棄物理、化學,他曾在課堂上問大家「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竟沒人回答的出來。

     林孝信認為,一般人都把科學想得太艱深,其實也可以很有趣!他在清大開設「愛因斯坦的革命」通識課,專講物理系聽不到的故事,像是愛因斯坦的教育觀、宗教觀,甚至是對一九三○年代經濟大蕭條的看法,「文組學生也會愛聽!」

     他舉例,愛因斯坦名氣太大,連傳教士也希望從他口中套話,常問:「相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愛因斯坦基本上是無神論者,但也不好說破,只好婉轉地說:「我相信Spinoza式的上帝!」Spinoza是十七世紀荷蘭理性主義哲學家,認為宇宙永恆不變的規律,就是「上帝」的最佳表現。

     小學生 上科普 備題考倒教授

     林孝信說,大學生至少有基礎知識,準備題目不難,但若是要跟小學生講科普,就是一個天大的難題了!如何讓學童聽的懂,又能激起對科學的好奇心,真的需要好好琢磨。他可能會從生活上的問題著手,像是問小朋友「月亮為什麼不會掉下來?」、「為什麼腳踏車騎快一點比較容易維持平衡?」

     慶祝《科學月刊》滿不惑之年,主辦單位規畫了一系列活動,包括一人讀一本科普書、科學到民間等,相關訊息可參考http://case.ntu.edu.tw/SciMonthly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