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6-04-28 13:14:40



主題: 極迅瞬變光源太空觀測計畫 UFFO 太空望遠鏡 成功從俄羅斯遠東區發射升空
作者: peter2016-04-28 13:14:40
極迅瞬變光源太空觀測計畫(Ultra-Fast Flash Observation) 簡稱UFFO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678822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1678822_1.jpg)
台大教授陳丕燊今早宣布,跨國科學衛星計畫UFFO太空望遠鏡今發射成功。
由多國知名大學與研究機構共同推動的 「極迅瞬變光源太空觀測計畫」(簡稱UFFO),UFFO太空望遠鏡安裝在羅蒙諾索夫衛星上,今天順利在俄國成功發射,也是台灣天文學界的重要里程碑。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428/848703/

為研究早期宇宙等天文現象,台灣大學為主團隊參與國際「UFFO國際團隊」,開發出一個具追蹤光源的太空望遠鏡,台北時間今天上午10時左右成功從俄羅斯遠東區發射升空,台大指出,台灣團隊對此做出關鍵貢獻,該衛星將要觀測伽瑪射線爆初期亮度暴增的階段,將進行對伽瑪射線爆研究的新視野,增進人類了解早期宇宙狂暴的一面。
 
UFFO團隊台灣、韓國、俄羅斯、西班牙、丹麥等五國的科學家組成,台灣團隊由台大講座教授陳丕燊領導,由台大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中心、科技部卓越領航計畫及國家太空中心支持,主要經費來自台大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中心;今早衛星發射是俄國遠東地區新建的東方航天港火箭發射場的首次發射,俄國總統普丁因非常重視而親自到場觀看整個過程,發射過程也放到網路上。
 
陳丕燊表示,宇宙中每天約有3至4個GRB(伽瑪射線爆)發生,這是宇宙中除大霹靂以外最猛烈的爆炸,每次爆發所釋放的能量約相當於整個銀河系所放出的總量,特別的是,過程卻只持續數秒到數分鐘,而伽瑪射線爆遠比超新星與類星體(Quasar)更亮,因此被認為更適合用來研究遙遠的宇宙或是早期的宇宙。
 
陳丕燊指出,GRB可能源自於黑洞與黑洞合併、黑洞與中子星合併、或極新星(hypernova)崩塌,但其真實來源仍待追查,其中伽瑪射線爆從黯淡無光上升到極亮的亮度的階段至今仍未被觀測到;而透過GRB,可以搜尋宇宙第一代恆星、研究宇宙「再游離化」時期、了解宇宙膨脹的歷史等。
 
台大表示,UFFO探索型是UFFO計畫開發的第一款太空追蹤望遠鏡,由「廣角X光望遠鏡(UBAT)」、「紫外光與可見光的迴轉式望遠鏡(SMT)」兩個主體組成,UBAT監測X光的突然變亮,找出光源位置,觸發系統形成伽瑪射線爆的事件。SMT收到訊號後,快速轉動反射鏡對準光源,開始以高敏感度的CCD感光器記錄紫外光與可見光的強度。
 
UFFO團隊台灣、韓國、俄羅斯、西班牙、丹麥等五國的科學家組成,人數近30人,陳丕燊說,台灣團隊成員約有10人,以台大為主,在這次國際團隊做出關鍵貢獻,其中迴轉式望遠鏡是由台灣團隊提出構想並研發而成,而UFFO探索型又比哈伯望遠鏡可看到更遠距離,若以哈伯望遠鏡看到距離是從自家到後院,UFFO探索型看到距離則相當從自家看到美國,有十萬倍差距。
 
陳丕燊說,UFFO探索型朝向深太空,從X光、紫外光、與可見光三個波段觀測瞬變光源,例如伽瑪射線爆,衛星飛行高度約490公里,預計升空後3個月完成測試與校正,然後進行最少3年的觀測任務,希望透過驗證GRB是否可以做為一種新的宇宙距離定標的「標準蠟燭」(standard candle),並作為研究宇宙暗能量的演化史


2011
http://tamweb.tam.gov.tw/v3/mobile/content.asp?mtype=c2&idx=595
 國家太空中心成功執行UFFO實驗儀器環境模擬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