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拍天文 Dither 的技巧 作者: aa 於 2014-02-12 21:17:07 Dither 在數位天文攝影中常常用到,主要是因為 CCD 或 CMOS 在長時間曝光時會產生噪點
這個噪點會蓋到星點,拍暗的天體,通常需要長時間曝光加拍很多張去疊加來累績光子 如果你拍的時候都一直固定在同一個位置,那疊加後的照片,那個噪點也會蓋掉那個位置的星點 Dither 是指拍每一張時都移動一點點,這樣可以讓不同張的星點避開噪點 這樣用好後來用 DSS(DeepSkyStack) 去疊時,軟體會把那個星點處理出來 而且疊加後噪訊也會因為 Dither 減少,比較詳細的介紹可以看以下網頁王為豪博士的說明 http://www3.asiaa.sinica.edu.tw/~whwang/chinese/randomwalk/2-6-2005-dither.htm 這次去大雪山拍 M82 超新星,就順便試了一下 MaxIm DL 的 Dither 可惜還不太會設,每張間隔時間用預設的 0,所以有 16張拍出來有雙星點 以下是官網的教學 http://www.cyanogen.com/help/maximdl/Autosave_Sequence.htm 我有把拍好的 46張 M82 影片串成影片 其中 15-16 張我有重新找亮星對焦 所以 goto 回去時位移比較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btzsQSR9V0 主題: 回覆: 拍天文 Dither 的技巧 作者: 蔡逸龍 於 2014-02-14 21:49:49 這招很重要喔, 我大約2004~2005就開始用了 ;D
間隔時間, 可能設個15~20sec比較保險 配合後製drizzle, 還有機會提升影像解析度 主題: 回覆: 拍天文 Dither 的技巧 作者: 大瘋起嘻 於 2014-02-14 22:26:26 我的赤道儀每隔幾張都會有些位移
好像也不會不小心用到Dither 是吧! 主題: 回覆: 拍天文 Dither 的技巧 作者: aa 於 2014-02-15 04:53:17 這招很重要喔, 我大約2004~2005就開始用了 ;D 間隔時間, 可能設個15~20sec比較保險 配合後製drizzle, 還有機會提升影像解析度 呃 !!! 我 2006 才加入觀星會 到去年底才開試用 Dither...XD 感謝蔡大哥指導..下次就改為20秒 主題: 回覆: 拍天文 Dither 的技巧 作者: aa 於 2014-02-15 04:54:07 主題: 回覆: 拍天文 Dither 的技巧 作者: 大瘋起嘻 於 2014-02-15 07:58:04 :'( 有些被傷到 主題: 回覆: 拍天文 Dither 的技巧 作者: peter 於 2020-03-04 17:57:39 http://familystar.org.tw/index.php?option=com_smf&Itemid=45&topic=33690.new#new
主題: 回覆: 拍天文 Dither 的技巧 作者: peter 於 2021-09-24 20:25:55 20210924 20 上課 ..
為何須 dither => 深空拍須多張疊 .. 曝光長會一堆NOISE => 拍須多張 + 疊多張 (bias dark flat .) => noise 低後可增加 拍暗天體處裡 bias 放大 放大 放大 會看一些NOISE 平場FLAT 中間亮, 但是 你放大 放大 發現 不是很平均 DRAK 放大 放大 放大 拉對比後發現不是每點都一樣的黑 .. 某些PIXEL 會是 hot pixel .. 某些PIXEL hot current 比其他pixel多 . bias 20-60 dark 5-15 flat 20-40 可校正但不可能 0 , 最後校正NOISE資訊誤差 會被埋在天體影像內 , 後制時最後會浮出來 => 用一維來看 pixel bright vs X ..疊多張後平均後..NOISE 會被平均後變弱. 但是 萬一校正檔有誤差 校正檔有誤差每張都會有, 疊很多還是一樣存在, 疊128 會比沒 校正檔誤差還可糟糕 Q: 校正檔誤差為何不是隨機? 王: 假設平場來同一個鏡頭產生東西 , 誤差一直存在 如何解 => 用dither 每張曝光有小位移 主題: 回覆: 拍天文 Dither 的技巧 作者: peter 於 2021-09-24 20:46:54 追不準..或是極軸不夠準. 有一點點 dither ..但不夠好
做法..拍一張. 移動一下下 . 得同步相機. 拍好就用導星 . 1 用同一個軟體 maximdl dither via guide or mount . mgen3 也可以 做到 2或是 兩者對話 PHD2 guide + tool 下enable server 設相機曝完後 SGP NINA APP ..backyardEOS (CANON) nikon digiCam_Ctrl 3 第三方軟體 若pentax 沒法就用 PHD2 dither timer DSLRShuttler or PHDmax 控制B 快門線 去監控電腦目錄新增發現有心照片後通知 PHD 但是 相機須電腦跟電腦連線 .. http://astrolabo.com/2011/05/17/phdmax-1-00-01-un-nouveau-venu/ (http://www.astrolabo.com/wp-content/nouveau_blog/2011/05/Capture-dcran-2011-05-17-19.11.40.jpg) 有電腦 沒導星鏡用 voyager => 4 手動dither 手動導星 自己判斷 => 1 o 2 都很方便自動畫高 dither偏移多少 單色 CCD CMOS 5-10 彩色 CMOS 5-20 6~8 張DITHER 60張 每10張就換一個位置 6 張 dither 網格狀DITHER 不用RANDOM WHY?? => PHD2 也做不到 Astromuch 開發者說網格消不掉cmos pattern , 葉老師說改RANDOM 或旋渦狀 大帥說 GRID 如何設大小 主題: 回覆: 拍天文 Dither 的技巧 作者: peter 於 2021-09-24 21:02:21 雨刷紋
就這誤差 追不準 或周期誤差 但不夠隨機. 去疊 PI DSS 可調DARK 補償 https://familystar.org.tw/index.php?option=com_smf&Itemid=45&topic=20699.new => dither 可解 主題: 回覆: 拍天文 Dither 的技巧 作者: peter 於 2021-09-24 21:10:50 不良 赤道儀
赤緯 Dec 赤道儀 ..赤緯不聽話..PHD2 送出, 但 MOUNT 反應很慢要好幾秒才 => 只做赤經 RA DITHER (雨刷紋) 拍一段時間 5~8 張 才去調 手動去 赤緯 主題: 回覆: 拍天文 Dither 的技巧 作者: peter 於 2022-01-05 13:13:02 https://oldmiow.blogspot.com/2021/01/blog-post_3.html
以抖動(Dither)改善斜紋 有時候校正場沒辦法把亮場校正得很完美,在量場疊合之後,影像會有似乎朝向固定方向的紋路,有人稱之為雨刷紋,這是由於對特定像素來說每一次扣暗場扣偏置場後,都還留有一點點殘餘信號量沒被扣乾淨,加上拍攝影像時像素所對應的天空位置緩慢偏移,在疊合之後這樣的餘量由於信噪比提升而變得明顯,產生有空間分布特徵的紋路。 為了解決這種紋路,在拍攝亮場的時候可以採用一種技巧,稱作抖動 (Dither) ,也就是拍攝每一張亮場 (或數張) 影像後,稍微偏移望遠鏡的指向再接著拍,讓天空同樣位置的光子落在不同的像素上,校正過的亮場再以帶排異的平均算法疊合,一些扣不乾淨的餘量,便會被做為極端值而排異掉,避免產生奇怪紋路。這種方式同時也可以對付感光元件的瑕疵,比如壞像素、過曝的熱點像素、CCD壞線等等。,採用帶排異算法的時候天體亮場的張數得夠多效果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