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克卜勒任務再度發現2顆環雙星行星 科學家觀察到類土星環系統的天體掩蔽 作者: peter 於 2012-01-16 19:35:10 克卜勒任務再度發現2顆環雙星行星
http://tamweb.tam.gov.tw/bew/TW/content.asp?mtype=c2&idx=729 Kepler-34b和Kepler-35b這2顆系外行星,與Kepler-16b一樣是環繞雙星系統公轉,因此確認「環雙星系外行星系統(circumbinary planet systems)」並不是特例,而是普遍存在的行星系統樣貌 Kepler-34b和Kepler-35b,兩者都是土星級的氣體巨行星; 都位在天鵝座方向。 Kepler-34b 兩顆母恆星都是類太陽恆星 繞此兩星公轉一周約為289天;而這對雙星本身互繞週期約28天,為食雙星, 距離地球約4900光年 Kepler-35b的兩顆母星比較小,約僅相當於0.80和0.89倍太陽質量,繞此雙星公轉一周約為131天;雙星本身互繞一周約為21天 亦為一對食雙星。而Kepler-34b,Kepler-35b距離地球約5400光年 是目前已知距離最遠的系外行星。 天文學家曾一度認為雙星系統的環境過於紊亂,不利於行星形成。Kepler-16b發現當時,相關領域的學者不斷猜測如果環雙星行星系統相當普遍,那麼這些行星的軌道、質量、半徑、表面溫度等會是如何?隨著Kepler-34b和Kepler-35b的發現,天文學家確認環雙星的系外行星系統即使不是非常普遍,但也是真實存在的一種行星系統型態,如此一來,便可逐一解決上述問題。 主題: 回覆: 克卜勒任務再度發現2顆環雙星行星 作者: peter 於 2012-01-16 19:37:26 科學家觀察到類土星環系統的天體掩蔽遠方恆星的現象
http://tamweb.tam.gov.tw/bew/TW/content.asp?mtype=c2&idx=731 如果Mamajek等人的猜想為真,那麼這將是天文學家在太陽系以外,首度偵測到光環系統掩食類太陽恆星的現象,同時也是首度在極低質量天體(very low-mass object)周圍偵測到不連續的細薄塵埃環。不過,雖然看似解決了光變曲線起伏的問題,其他問題卻隨之而起:究竟這顆極低質量天體是個棕矮星還是行星?答案的關鍵,在其質量大小。 棕矮星質量一般在13~75倍木星質量之間,因質量不足以點燃或持續進行核融合反應,故無法成為一顆正式的恆星。若質量低於13倍木星質量,一般將認定是顆行星,所以它的型態和光學深度(optical depth,簡稱光深)可與土星環系統相比。 為了確認這個疑問,Mamajek等人計畫利用位在南半球的大型望遠鏡測量這顆恆星的徑向速度變化,也就是它受到伴星的重力拉扯的影響使其位置稍微移動的結果,另外設法利用遮罩法嘗試直接讓伴星的影像顯現出來,藉由這些觀測資料來估計伴星質量,或許能解決它究竟為棕矮星還是行星的本質問題。 除了天體本身的問題外,伴星塵埃環中有2個明顯的環縫(gap)。環縫的出現,通常意味著環縫中有個質量夠大的天體,其重力足以引起讓光環邊緣變得比較平整的「重力塑形(gravitational sculpting)」效應,如同土星環中的牧羊犬衛星一樣。不論是棕矮星還是行星,對Mamajek等人都一樣很有吸引力,因為他們認為:如果這顆伴星是恆星或棕矮星,那麼他們的團隊可能是觀測到恆星周圍的行星形成後期階段;若這顆伴星是類似土星的巨行星的話,那麼則可能是觀測到行星周圍的衛星形成的過程。 假若這個塵埃環的光深隨質量變化的方式的確如Mamajek團隊認為的與土星環類似,那麼這個塵埃環的總質量將與月球差不多。最外側的環距離中間的天體約數千萬公里遠,所以光環的總質量和大小都比土星環大一些。根據觀測結果,這個塵埃環至少含有4個不連續的環,分別被命名為「羅徹斯特(Rochester)」、「薩熱蘭(Sutherland)」、「坎帕納斯(Campanas)」和「托洛洛(Tololo)」,這些名稱的來源,是首度觀測到1SWASP J140747.93-394542.6系統掩食現象以後續觀測用以分析的天文臺名稱。 由於到目前為止,這類事件仍相當罕見,Mamajek等人希望未來能從新的巡天計畫觀測資料中找到更多年輕恆星被正在形成衛星的行星環或正在形成行星的恆星拱星環掩蔽的事件,藉此認識巨行星的衛星系統形成的早期演化階段的狀況。 => 類土星環系統 不知環會寬阿 ?? 主題: 回覆: 克卜勒任務再度發現2顆環雙星行星 科學家觀察到類土星環系統的天 作者: peter 於 2012-01-16 19:37:55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迷你的系外行星系統
http://tamweb.tam.gov.tw/bew/TW/content.asp?mtype=c2&idx=728 主題: 回覆: 克卜勒任務再度發現2顆環雙星行星 科學家觀察到類土星環系統的天體掩蔽 作者: peter 於 2017-05-04 08:49:25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608993.htm 双星系统中行星很可能宜居:温度适宜拥有水源 科学家发现了一处类似《星球大战》中“塔图因”的双星系统,但与电影中贫瘠、荒芜的景象不同,围绕该双星旋转的行星也许不仅宜居,甚至还储有液态水。受此启发,研究人员称在搜寻外星生命时“值得对双星系统予以关注”,若有行星处于宜居带中,便很有可能宜居。 研究人员对双星系统“开普勒-35”(Kepler-35)中假想行星的气候进行了考察。该双星系统位于天鹅座,拥有一颗巨大的行星,体积约为地球的八倍,公转周期为131.5个地球日。 科学家发现了一处类似《星球大战》中“塔图因”的双星系统,但与电影中贫瘠、荒芜的景象不同,围绕该双星旋转的行星也许不仅宜居,甚至还储有液态水。图为双星系统“开普勒-35”(Kepler-35)中假想行星的概念图。 研究人员抛开这颗巨行星的引力影响不谈,在该双星系统中建立了一颗大小与地球相同、且拥有液态水的假想行星模型,将其公转周期设置为341天至380天,然后观察其气候在此期间的变化。 研究发现,如果该行星处于宜居带中的适当位置,便可长期拥有液态水,甚至可供生命存活。 “这意味着此类双星系统中很可能存在宜居行星,虽然该系统中行星接收到的阳光照射量存在很大变数。”普林斯顿大学和马克斯·普朗克气象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克斯·波普(Max Popp)指出。 “寻找可能宜居的星球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因此最好提前缩小搜寻范围。”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希尔格弗里德·埃戈尔(Siegfried Eggl)表示,“研究结果显示,双星系统值得我们关注。”究发现,如果该行星处于宜居带中的适当位置,便可长期拥有液态水,甚至可供生命存活。 研究人员发现,位于该双星系统宜居带远端的行星的地表温度会经历巨大起伏。这颗寒冷的行星大气中只有少量水蒸气,因此全球平均气温在一年中的高低差值可高达2摄氏度。 “在地球沙漠这样干旱的环境中,日夜温差也很大,与上述情况很相似。”埃戈尔指出,“大气含水量的多少对气温影响巨大。” 而位于宜居带近端的行星地表温度则较为恒定,因为大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能够有效控制温度变化。 位于宜居带远端之外的行星则是一处“冰封的世界”,完全为冰雪覆盖,在单星系统中也是如此。而位于宜居带近端以内的行星则将经历温室效应的考验,成为一颗如金星般不适合生命存活的星球。 研究人员指出,与地球相比,这颗假想中被液态水覆盖的行星表面云层较少,因此天空更加晴朗,能够清晰地看到两次日升日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