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在一夜之間從容不迫的將全天110個梅西爾星體搜尋完畢?如何在需要徹夜不眠、體力耗費的競賽過程中找到可以休息的空檔呢?又需要用什麼規格的裝備才能勝任?賽前該做哪些準備的工作?還有哪些密技呢?........... 且看此篇技安的經驗之談〝梅西爾馬拉松 -- 快速搜尋策略〞!相信搜尋梅西爾星體對你來說,也是件輕鬆又快樂的事喔!
一、前言. 不論是目視觀測,或是從事天文攝影,梅西爾星體對於單純喜歡天文的人士或業餘天文界來說,是除了太陽系目標以外相當重要的觀測課題。當然先決條件是要知道它們在哪裡?如何找得到他們?才能進行接下來的作業。 由於科技不斷進步,相關於天文觀測的硬體與軟體也不斷日新月異;加上整體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天文觀測設備漸趨於平民化、普遍化,具備自動導入 Goto 功能的裝備已經相當普及,觀測者越來越依賴自動裝置,不知不覺中逐漸取代人工搜尋天體的能力。雖然說直接搜尋目標天體只是這類裝備的許多功能之一,具有相當的方便性,但如果我們搜尋星體的能力與樂趣就這樣被取代掉了,那麼天文觀測不就變得有點滿無趣的? 為了提醒大家別忘記自身應有的觀測能力,近些年來逐漸成型的〝梅西爾馬拉松競賽〞活動,成為一項考驗觀測者自我檢驗搜尋能力的指標,賽程中禁止觀測者使用自動導入裝置、以及使用刻度環定位來導入星體位置,只允許使用傳統的星圖比對方式搜尋,來考驗觀測者對這些星體位置的了解程度及搜尋能力。 二、梅西爾與梅西爾星體. 1.關於梅西爾. 梅西爾()出生於1730年6月 26日,21歲時之身前往巴黎,受雇於一位法國海軍天文台的天文官德里希爾(Delisle)當助手,從事天文觀測紀錄的星圖繪製工作,並學習天文儀器的操作,開啟他在天文學上輝煌成就的一生。當時正逢一顆彗星被哈雷預測將回歸之時,整個天文學界正為了這即將造成天文學重大轉變的歷史時刻為之瘋狂。梅西爾終於在1759年1月21日獨力發現哈雷彗星的蹤跡,卻不被個人主義作祟的德里希爾採納,不肯發布這項消息,雖然他比德國那位業餘天文愛好者,種花生的農夫慢了一個多月才發現,讓梅西爾深感遺憾,不過也因此而成名。不久後德李希爾便黯然退休由梅西爾接任其位,自此梅西爾將大半生投入了慧星的搜尋與研究的工作。 梅西爾一生中共發現21顆彗星,其中有15顆從未被紀錄過的新彗星,且追蹤過50幾顆彗星,在他搜尋與追蹤的工作中,常有一些〝小搗蛋〞擾亂他的工作,於是將它們逐一收集整理起來。1770年梅西爾獲聘為法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隨即在科學期刊中將這些不明星體的資料發表,1771年列表45個;1780年發表23個;1781年在發表32個,其中的24個是由他的對手梅尚提供給他的資料中整理出來的,共計有100個,事後又從中整理出M101、M102、M103三個,(但其中的102與101是重複的,梅尚事後有稍信給梅西爾解釋)之後由於健康的問題及發生法國大革命,使得修訂版無法完成,於1817年4月12日逝世,享年86歲,後人在整理梅西爾的文件中,將一些梅西爾紀錄過、提及過的幾個未發表的星體,追加到110個。 梅西爾所使用的望遠鏡口徑大大小小都有,最常用的是一支約9公分的消色差折射鏡與一支約20公分的反射鏡,在他初發表這些星體時,也有仰慕者提供需要更大口徑的望遠鏡才能發現的的星體資料,未被他採用。梅西爾曾經提過他尋找、整理發表這些容易與彗星混淆的星體,目的是要讓觀測者更容易找到它們,並對彗星的誤判減少到最低。梅西爾星表可以說是一紙彗星搜尋的搗蛋者黑名單,卻是開啟新世代天文學研究主題的寶典,你也許不知道梅西爾究竟發現過哪些彗星,但一定知道幾個或全部的梅西爾星體,真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差柳柳成蔭。 2.梅西爾星體分類. 梅西爾星體初分為:星系、星團、氣體星雲三大類別,又將星團分為球狀星團與疏散星團;氣體星雲區分為行星狀星雲與瀰漫星雲;星系大致可分為螺旋星系、橢圓星系、不規則星系等類別。另外M1.是超新星爆炸後的殘骸、M40.則是雙星,屬於其他類別。M40.甚至已被除名,但競賽時還是要將他找回來。 3.星體類別與星等分析. 星等級 | Over 4 | 4.1 ~ 6 | 6.1 ~ 7 | 7.1 ~ 8 | 8.1 ~ 9 | 9.1 ~ 10 | 10.1 ~ 12 | | 星系 | M31. | M33.M49. | M81. | M83.M101. M110. | M32.M51.M60. M63.M64.M66. M82.M87.M94. M102.M104. M106.M109. | M58.M59.M61. M65.M74.M84. M85.M86.M88. M89.M90.M95. M96.M99. M100.M105. | M77.M91. M98.M108. | 40個 | 球狀星團 | | M4.M5. M13.M22. | M2.M3. M10.M12. M15.M28. M55.M62. M92. | M9.M14. M19.M30. M53.M54. M69.M79. M80. | M56.M68.M70. M71.M75.M107. | M72. | | 29個. | 疏散星團 | M7. M44. M45. | M6.M11.M21. M23.M24.M25. M34.M35.M36. M37.M39.M41. M47.M48.M50. | M18.M29. M38.M46. M52.M67. M93. | M103.M26. | M73. | | | 28個. | 行星狀星雲 | | | | | M27.M57. | | M76.M97. | 4個. | 瀰漫星雲 | | M8.M16. M17.M42. | M20.M78. | | M43. | | | 7個. | 其他 | | | M40.雙星 | | M1.超新星殘骸 | | | 2個. | | 4 | 25 | 20 | 14 | 24 | 17 | 6 | 110 |
梅西爾110個天體中,最亮的是M45.亮度是1.2等,第二亮的是M44.有3.1等的亮度;最暗的是M76.亮度是11.5等,第二暗的是M97.亮度只有11.2等。 由上面的分析表可以清楚的看出來,大部份的星系星等級都低於8 等;球狀星團的星等級介於6 ~ 9等之間;疏散星團則集中在4 ~ 7等;行星狀星雲都很暗,而瀰漫星雲則因為有亮星照耀,所以比行星狀星雲亮一些。 圖表中黃色底色的範圍最低星等是到6 等星,表示說如果天候狀況良好大氣透明度高、且觀測場地不受光害影響、觀測者視力優良,那麼此範圍中的所有星體接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得到;表中淺藍色底色包含前面黃色底色的範圍是同樣狀況下透過6 X 30 尋星鏡可以看得到的星體;表中粉紅色底色包含前面淺藍、黃色底色的範圍是同樣狀況下透過7 X 50 尋星鏡可以看得到的星體,而尋星鏡本身的效能是否完全發揮也會影響可見範圍;之後只能以尋星鏡比對星體位置了。 ※詳細梅西爾星體資料查詢:http://www.cwb.gov.tw/V5/information/astronomy/Data/obser/messier.htm 三、梅西爾馬拉松. 梅西爾馬拉松最早是由一群北美洲的業餘天文學家在70年代發展出來的,1976年美國的 Tom Hoffelder 與 Tom Reiland 兩人注意到在一年當中特定日期內,有機會在一夜之間看完所有梅西爾110個天體。原因是梅西爾星體全天分布上有一處大缺口,只要觀測者所在地點緯度適當,當一年中太陽在天球運行到達此缺口的中央區域時(大約在三月下旬到四月初,恰好在春分點附近,見下圖),在日落後約1小時暮光結束天黑到次日日出前約1小時曙光出現天亮前,全部的梅西爾星體會依序出現,因此能在一夜之間看完全部110個梅西爾星體,於是在1977年他兩人第一次嘗試但沒有成功。 自此之後這一訊息漸漸在同好間流傳,有興趣的人陸陸續續開始嘗試。1985年3月24~25日,Gerry Rattley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首度成功,同日 Rick Hully 在加利福尼亞州也觀測成功,因地理位置的關係晚了1小時完成。1988年有3人完成、1993年只有1人、1996年也是1人、1998年4人、1999年1人成功,共計12人完成。1993年亞利桑那州更在 Saguaro 天文俱樂部大力推動下舉辦全州的賽事,其他地區也有同好開始嘗試,雖然自1985年起到1999年只有12人成功,但自2000年後成功的人數增多,梅西爾馬拉松競賽漸漸成為業餘人士檢測自己觀測能力的業餘活動。 早期台灣有幾位天文界的先進也曾經嘗試過,不過不知道有沒有成功,目前而言在國內沒有紀錄,是否有同好自行嘗試成功不得而知,去年2006年台灣第一屆梅西爾馬拉松競賽在墾丁國家公園的貓鼻頭停車場舉行,因天候的關係無人完成,希望今年2007年的賽事順利進行能有成績出現。 1.梅西爾馬拉松競賽的特點. 榮譽制,沒有人會監督你的觀測情況,有沒有確實找到目標只有自己知道。 靠實力,不能使用自動導入裝置,不能用刻度環定位,但可以參考星圖等文字資料。 同一場地星體出沒時刻都相同,大家機會都一樣,找得快也只能看到當時已出現的星體,所以只有完成與沒完成兩種結果。 2.區域與日期的限制. 由於觀測者所在地理位置緯度的不同,其所見的天球範圍會不同,梅西爾星體分部最北是M82.赤緯 +69° 55.8’,最南是M7.赤緯-34° 49’,因此可以看到全部梅西爾星體的地區在全球的:南緯25度~北緯55度之間;而其間要能夠在一夜之間看得到全部梅西爾星體,從事梅西爾馬拉松競賽的的範圍也是有限的,關鍵在於–地平線,此範圍約在北緯5度~45度之間。不過北緯5度是極限,每年3月3日日落暮光結束時M52.只有2度高左右、3月4日日出曙光開始前M30.也是只有2度高左右,且一年只有這麼一夜;同樣的北緯45度也是極限,在每年4月6~9日這幾夜,日落後的M74.M77.及日出前的M30.高度不超過3度,成功機率非常低。因此以觀測條件為考量,在日落天黑時第一個星體、及次日日出天亮前的最後一個星體至少能有10度上下的高度,此合適的範圍縮小到北緯15度~北緯40度,日期在每年的3月15日到4月5日之間(緯度不同日期有異)而且要避開月亮的影響。 台灣地理位置所在緯度非常適合進行梅西爾馬拉松,比較傷腦筋的是天候和場地的問題,3月下旬到4月初經常是多雨的季節,場地則要考慮光害少及視野開闊的地方,舉辦比賽要考慮交通、停車方便,所以墾丁國家公園的貓鼻頭停車場是最後折衷的場地。 ※台灣梅西爾馬拉松競賽主辦單位:http://www.tam.gov.tw/activity/sec1/messier/messier.htm 四、梅西爾馬拉松競賽解析. 梅西爾馬拉松的活動套上〝競賽〞兩個字感覺好像有點嚴肅了,其實這項活動是在考驗自己的實力,重點不是在跟別人比賽,所以不要太嚴肅的看待它,大家志在參加,就像參加 Starparty 一樣參加同好聚會的心情就好,前面有提過只有〝完成〞與〝沒完成〞兩種結果,大家機會都一樣,不過如果你真有心要考驗自己完成目標,那麼事前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接下來我們來探討該做好哪些準備、有什麼......撇步? 1.觀測裝備的解析. 參賽時盡量使用自己平常操作熟練的裝備,為的是避免因為不熟練、不習慣器材操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與時間浪費,梅西爾馬拉松從日落天黑開始一直到次日日出結束,全程徹夜不眠、耗費體力、摸黑進行、搶時效,對使用的裝備不熟練絕對是不利於賽事的。 開賽前儘早讓裝備就位,並作好必要的校正工作,所有器材架設就緒;包括架台的水平、對赤道儀極軸、機械的平衡、檢測主鏡光軸、主鏡與尋星鏡的同軸調校、挑選目鏡、架設輔助用的雙筒鏡、夜間紅光照明等等,以便迎接第一個星體出現。 儘管如此,在這邊還是要探討各類裝備的優缺點,有沒有需要加強哪些地方、選用哪些配備等,好讓大家能儘早做好裝備準備。 A.主鏡的選擇: 以集光力而言,大口徑優於小口徑;以像場明亮度而言,短焦鏡優於長焦鏡。因為集光力強且視野星體明亮,在對付像 M74. M77.這類黯淡又不易分辨的天體,是最好用的,如果再搭配 25mm. ~ 40mm. 的廣角目鏡以低倍率觀測,那麼搜尋的效率會更好,只要尋星鏡的同軸指向正確,目標星體在主鏡的視野範圍內將立刻現形,決對不會遺漏、無所遁形。所以!大口徑的短焦鏡 f/5 ~ f/6 搭配廣角低倍率目鏡是第一優先的選擇。 那究竟口徑要多大才夠看呢?如果說要以目視看到梅西爾星體中最暗的 M76.,亮度等級 11.5 等,那麼望遠鏡的口徑至少要用到極限視星等11.6 等的 10 公分口徑才可以,但是!這是在天候大氣條件佳、沒有月光干擾、觀測環境無光害、觀測者視力優良的種種條件,也就是裸眼要可以看得到 6 等星的環境下的最低口徑要求,所以!最好是使用更大口徑來提高極限視星範圍 2 ~ 3 個等級,這樣即使是在裸眼只能看到 4 等星的狀況下還能應付得來,所以最好準備口徑至少 20 公分以上的望遠鏡參賽比較有把握。 至於操作方便性方面,因個人使用偏好不同,只要順手就好。不過如果以針對天頂區高仰角的觀測,牛頓鏡側向焦點就佔相當的優勢,比折射鏡或蓋瑟格林鏡加天頂稜鏡方便得多。牛頓鏡的作業範圍–仰角低跟著低、仰角高跟著高,工作範圍在主鏡重心上半圓,站著或稍微彎個腰就可以作業。折射鏡與蓋瑟格林鏡–仰角低時高、仰角高時低,工作範圍在主鏡重心下半圓,作業時要彎腰、蹲下、找椅子坐,個人覺得比較麻煩些。 所以這一題的答案是:大口徑短焦牛頓鏡。 B.架台的選擇: 梅西爾馬拉松競賽只要求〝看到〞就可以,不必拍照存證,所以是目視觀測為主的活動,對架台儀座的精密度不會有很高的要求,只講求搜尋快速,因此!你所使用的架台運作上要方便靈活,所以只管上、下、左、右方向的經緯儀,操作上比赤道儀還來得方便好用,因為只管上、下、左、右,方向感會比較好;赤道儀的使用會受到極軸軸向的影響,在天頂附近的天體有時候望遠鏡得要〝換邊發球〞增加困擾。 而落地經緯台 DOB 的使用,更比三腳架經緯儀好用,因為鏡身可以整個收容在台架內,小型經緯儀、赤道儀架設在三腳架上,運作上有時會有〝死角〞的問題,又得小搬動或等待星體脫離死角區,徒增困擾。總而言之,在搶時效的競爭中,減少不必要的小麻煩就是增加得勝的機會! 答案出來了,最佳男主角就是......搭載大口徑短焦牛頓鏡的 DOB 望遠鏡!至於誰是最佳配角呢? C.尋星鏡的搭配: 答案非常明顯,大口徑的尋星鏡勝過小口徑的,更比內紅點式尋星鏡好用。我們都知道尋星鏡在天文觀測上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用來協助找尋目標,所以搭配一支大口徑的尋星鏡才是完美的組合。 前面我們將梅西爾星體作星等的區分提過,大部份的星體其實用到 5 公分口徑(7×50)的尋星鏡都看得到,其他少部份較黯淡的星體,在比對周圍星點位置上也比較容易正確判別,搜尋效率高;小口徑的尋星鏡就比較辛苦了!大部份只能比對位置;而內紅點式的尋星鏡連比對星點的功能都沒有,只能指向概略位置,最多只有充當尋星鏡的副手。提醒一下!競賽時沒有規定只能用一支尋星鏡。 另外!特別強調–在使用尋星鏡時〝方向感〞很重要,所以你的尋星鏡絕對不要加裝折角鏡,因為會迷失方向感,不容易找到黯淡的目標星體,所以直筒的尋星鏡最好用,沒有必要畫蛇添足。由此可見!其實尋星鏡才是決戰的關鍵,如果找不到目標,主鏡將形同廢物啦! 下圖是我自己改裝的尋星鏡,拆解雙筒鏡的鏡片用 PVC 水管改裝,目鏡改用 Vixen K20mm。 下圖是我2006年參賽的10吋 f/5. DOB 望遠鏡。 大家來找碴.......請注意鏡筒外觀的不同處!答案稍後公佈。 D.其他輔助裝備: 除非你對星體的位置極為了解,建議你還是準備一支輔助用的雙筒望遠鏡。另外夜間的紅光照明設備、紅光手電筒也是必須的。校對過時間的計時器或手錶。可以稍作休息的小躺椅、方便文書作業查閱星圖的小桌子,這些都是滿需要用到的。 2.賽前的資料整備. 梅西爾馬拉松考驗的是個人的搜尋能力,只允許參考傳統的書面文字資料與星圖,除非你已經將全部的110 個梅西爾星體的位置、搜尋方法等資料完全牢記熟悉,否則在參賽前最好還是用功一點將相關的資料蒐集、整理,唯有精心的規劃才能順利完成賽事,以下是資料整理的重點與方法。 首先,我們要了解星體在天球運行的出沒先後次序(但並非完全依照出沒次序排列),編排出一份搜尋目標的先後次序排列,在此之前我們先來回顧天球運轉的模式,才能了解編排搜尋次序的重點:(先聲明在此排除天球極點的進動造成的現象) 當觀測者位在南北極點時:地平線就是赤道線,天頂就是天球極點,所有星體(太陽系星體除外)在天空中永遠不昇不落,只繞行天極作圓周運動。 當觀測者在赤道位置時:北方就是北天極、南方就是南天極,地平線就是環繞南北天極的經度線,所有星體東昇西落,在天空中逗留的時間都相等。 當觀測者位在極點到赤道之間:(以下南北現象相反)北半球看不到南天極,北天極的仰角高度等於觀測位置的地理緯度度數,以北天極為中心、以此度數為半徑的範圍內,所有的星體永不落下,反之南天球此範圍內之星體永不昇起,重點來了!此間星體在空中逗留的時間,越靠近北方逗留的時間越長,越靠近南方的逗留時間則越短暫。 A.編排目標次序並依序製作紀錄表格. 在了解天球運動的模式後,便掌握次序編排的要訣了:一開始會先落下的先拿下,停留時間短的要先看完,再按群集性、相關性、搜尋難易度來安排,到東半面時先昇起的先看。以這樣的原則來安排次序,並製作觀測進度紀錄表,方便紀錄已觀測的星體及尋找下一個目標,逐步完成進度及填寫紀錄,以便完成競賽並作為認證的依據。 當然你也可以在相關的網站找到一些已經編排好的次序表格,例如主辦單位提供的報表格式也可以(競賽時允許使用自己的編排報表),切記!不論何處取得資料,一定要先用心看過幾次,先拿來研究看看為什麼要這樣編排?演練看看你會不會用?有沒有要修改的?要把別人的資料消化吸收,不要只是拿來按圖索驥,這樣很容易失敗的。 以下是我的編排次序: M74.M77.M33.M31.M32.M110.M52.M103.M76.M34.M45. M79.M42.M43.M78.M1.M35.M37.M36.M38.M41.M93.M47.M46.M50.M48. M44.M67. M105.M96.M95.M65.M66.M81.M82.M97.M108.M109.M40.M106.M94.M63. M51.M101.M102.M3. M53.M64.M85.M100.M98.M99.M84.M86.M87.M88.M91.M90.M89.M58.M59. M60.M49.M61. M104.M68.M83.M5.M13.M92. M10.M12.M107.M4.M80.M62.M19.M6.M7.M9.M14.M11.M26.M16.M17.M18. M24.M25.M23.M20.M21.M8.M28.M22.M69.M70.M54.M55.M75. M57.M56.M71.M27.M29.M39.M15.M2.M72.M73. M30. 這樣的編排是有玄機的ㄛ! B.依目標次序準備進度星圖. 哈哈!大家來找碴,找到答案了嗎?答案就是多了這張〝符咒〞啦!也是我首創的獨門秘訣〝搜尋進度動線圖〞。 將搜尋的次序排列完成之後,找一張有全天梅西爾星體分布的星圖影印下來,從第一個開始,用紅筆(綠色也可以)按照次序,一個接著一個的把所有星體連接起來,成為這張搜尋進度動線圖。這張圖非常好用,把星體編號文字排序轉換成為具體圖線,他可以很快的幫你建立星體位置的方向感,找到一個,馬上知道下一個在哪個方向,逐一搜尋極為方便!把他貼在鏡筒上、或夾在透明文件夾掛在尋星鏡旁邊,讓你不至於手忙腳亂搞不清接下來的目標在哪裡哩? C.規劃區域分配時間. 在這裡來解開上面我的次序編排的玄機。我把110個星體排列完成後,再將他們分成 8 個區域,目的是為了要分配每一區的觀測時間。賽程自太陽下山後天黑到天亮之前約 10 個小時看 110 個星體,平均一個星體耗時五分多鐘,但不能這樣去分配時間,因為有的容易找,一下就看到;有的不容易找,要多花一些時間。所以配合出沒時段、群集、難易度來分配各區的時段才合理,也比較好掌控,時段分配如下: 第一區:11個星體,一個小時完成。 第二區:17個星體,一個小時完成。 第三區:18個星體,一個半小時完成。 第四區:18個星體,一個半小時完成。 第五區:6個星體,半個小時完成。 (中場休息一個小時) 第六區:29個星體,兩小時完成。 第七區:10個星體,一個小時完成。此時約am04:30. 等最後一個星體出現馬上拿下。 詳細細節在下一章講解。 D.依目標次序整理詳細星圖. 這裡是整個資料準備最重要的地方,前面的進度星圖雖然好用,但用途是指是你概略位置及建立方向感,接著!我們需要更詳細的星體位置圖資料。 依照編排的次序,把每個M星體所在的區域星圖一一整理出來,編輯成冊裝訂起來,用來作搜尋、比對的依據。整理成冊之後,還要做下列的功課: a. 標示星體的搜尋步驟: 定指標星:找出M星體附近較亮較容易觀測到的亮星,做為搜尋的起點。 找導引星、圖形:找出此星到M星體間次亮的星、或星點連接成的圖形(如三角形、四邊形等)做為間接導引,如果M星體就在亮星旁邊或同一個尋星鏡視野範圍內,可省略此步驟,若是離很遠,就多找幾個導引星。 畫箭號:自指標星→導引星圖形→M星體,用綠色筆畫箭號連接起來。 我的排序方式另一個玄機,就是依據容易辨識的指標星體、導引圖形而來的。 b. 畫尋星鏡視野圈: 以尋星鏡視野圈的寬度一半為半徑,以每個M天體中心為圓心,在星圖上畫尋星鏡視野圈所見範圍,對搜尋比對黯淡天體非常好用。這是一種很管用的老方法,目的是要比對尋星鏡內十字線中心指向的附近星點位置,是否與星圖上所見的星點分佈符合。 首先要準備一份標示到 9 等星的星圖,再來要知道尋星鏡的實視野角度,然後開始畫圈圈。如果你不知道尋星鏡的實視角寬度,可以由計算求出,一般的尋星鏡目鏡的規格採用K20mm. 目視角在42° 左右,通常廠商為求生產方便,不論是 7x50. 或 6x30. 都用同一型目鏡。而倍率的三種求法中: 倍率=目視角 ÷ 實視角. 目視角 ÷ 倍率=實視角. 42° ÷ 6 倍=7° 視野圈. → 6x30 尋星鏡. 42° ÷ 7 倍=6° 視野圈. → 7x50 尋星鏡. 42° ÷ 8 倍=5.25° 視野圈. → 8x40 或 8x50 尋星鏡. 其他用雙筒鏡自行改裝的以原鏡上的標示為準,有更換目鏡的話自行計算。 五、平常如何練習. 平時的練習,以尋星鏡的搜尋為練習重點。前面提過,尋星鏡才是成敗的關鍵。通常我會把尋星鏡拆下來,安裝在相機用的三腳架上面來練習,非常方便好用。 由於每一季節、不同時段可見的天球區域不同,練習時要依據當時的星空狀況,以接近競賽時星空狀況相似的位置或方向,來選擇適合的星區來練習,例如第一區、第二區的星體要在天球的西半面時來練習;第三區在北面;第四區以後的要在天球東半面時練習。這是為了要熟悉尋星鏡視野內,辨識搜尋路徑、星體位置的方向感。 熟能生巧是必然的道理,在整理完成上述的星圖資料之後,平常就可以拿來驗證你所規劃的搜尋路徑、方式是否好用,能不能在你的尋星鏡裡面找得到你的指標星、導引星、導引圖形、辨識星體位置等等。逐一驗證,如有比紙上作業時更佳的導引、搜尋方法時就加以修改,才是一份可用的星圖資料,在這個驗證星圖資料的過程中,你已經在累積搜尋的經驗了。之後,放下星圖,用你的記憶再練個幾遍,自然就會記得每一星體的搜尋路徑了! 六、全程搜尋重點解說. 1.第一區–19:00 ~ 20:00. 關鍵的前10個星體 在日落後天色漸黑,亮星逐一出現,此時已進入開賽階段。此區的11個星體搜尋上有難有易,一開始離地平最近的星體M74. M33. M31. 32. 110. M52. 大概在10°仰角上下,易受大氣影響,其中M74. M33. 很黯淡,不容易搞定;M31.32.110. M52.平時雖然不難找,但此時受大氣影響,搜尋起來也需要一些功夫;M77. 位置比較高相對來說容易一些;M76. 是最黯淡的M星體,位置雖然高一些,但如果前面耗費太多時間則會影響他的高度,需特別注意這一點;M103. M34. 是很容易得手的疏散星團,只要前面幾個都沒有遺漏,此區就算過關了,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別忘了順手拿下送分題 M45.。 此區花一個小時足足有餘,事實上在搶攻前幾個低空星體所能用的時間大約只有十到二十分鐘左右(日期越後面,可用時間會越短),如果不小心遺漏了M52. M103.,別著急!因為天亮前他們還會再出現,但M31. 32. 110. 可別大意!天亮前他們只在地平線上。 2. 第二區 20:00 ~ 21:00. 易得手的區域搶時效 此區域的M天體大多數是星等較亮的疏散星團,指標亮星、導引星、圖形都容易辨識,是最容易得手的區塊。M79.是一個小型的球狀星團;M1.是超新星殘骸,比較黯淡些,但算是滿好找的;M42.43.M78.是瀰漫星雲,其中M78.比較黯淡,M42. M43.的雲氣有亮星照耀,肉眼就就能看到它的所在位置;其餘的M天體都是亮度在4.1~7 等的疏散星團,有大有小、有疏有密,都很容易得手,M44.的亮度更是肉眼直接可見的少數M天體之一。 在此一區域共有17個M天體,順利的話半個多小時即可完成,搶時效為後面的作業多爭取一些時間,此時M44. M67.的高度已接近天頂區,過了此區,主場將移往東半面的天空。 3. 第三、四區 21:00 ~ 22:00 ~ 24:00. 黯淡星系密集區 這兩個區域一個範圍廣闊、一個集中密集,洽成對比,天體只有3個比較亮,M40.是雙星,M3. M53.是球狀星團,再來M97.是行星狀星雲,其餘全是黯淡的星系,因此要花比較多的時間處理。先從獅子座的5個星系下手,再轉往北方大熊座及獵犬座,盡量在1小時內將進度推到M3.共18個天體,但集中在13個視野圈內,不會太難。 此時最難稿的后髮室女星系群約在60˚~70˚ 間的高度,作業的仰角適當,此區的星系黯淡又密集,所以要小心比對,要知道一個出錯會影響下一個,又得回到前一個,這一來一往間浪費很多時間,因此不要急,從M53. M64.到M49. M61.有18個,花2個小時絕對夠用,絕對綽綽有餘,在24:00.前完成,以避免天頂區作業的困擾,且此區最好一次獨立完成,盡量不要分解。 4. 第五區 00:00 ~ 00:30. 完成此區可稍做休息 完成后髮室女星系群以後,就輕鬆多了,接下來的星體,M104.到M92.的6個星體中有4個是球狀星團,2個也算亮的星系,不用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這樣一來,你就有1個多小時的休息時間,可以以逸代勞,等著蛇夫座再高一點,等著天蠍座爬出來,等著射手座昇上來,再一一的去解決他們,休息到01:30.或02:00.再出手也不遲。 當然如果先前有遺漏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補救;如果不想休息,也可以看看M天體以外的其他美麗的天體,像是位在半人馬座全天最大最亮的Ω球狀星團、有名的無線電波源星系NGC 5128、南十字座的寶石盒星團等。也可以和來自各地的參賽同好認識、交流。或者直接將進度推進到任何東方地平已昇起的目標,如M10. M12. .M107. .M4. .M80. 等。 5. 第六區 01:30 ~ 03:30. 球狀星團密集區 有把握就休息久一點,沒把握就早些動手吧!這一區的範圍內密集分佈有29個M星體,考慮最後出現的M75的高度所以分配兩個小時。凌晨一點以後蛇夫座就全上來了,從M10.下手後不久,天蠍座已經爬上來了,這邊的天體多為球狀星團,只有M6. M7.是疏散星團,都很亮,很容易得手,接著射手座也昇得夠高了,全區也都是亮天體,所以從M10.到M75.共29個天體,用2個小時的時間看完並不難。 在進度推到M14.時,北方天鵝座周圍的M57.等天體已經出來一段時間了,但M71..M27. M39.的高度還不夠,所以我會選擇M11..M26.往南推進到射手座的密集M星體分佈區,至於天鵝座周圍的M星體別擔心,它們跑不了的,在北天它們停留的時間會比較久,且數量不多也都夠亮好處裡。 6. 第七區 03:30 ~ 04:30. 在04:00時,除了最後一個星體M30.之外,其他的M天體都已經出現了,其中M52.出現第二次了,M103.在地平線處也將再度出現。 此區自03:30起,所剩的天體自M57.開始都算容易,特別要比較留意的是M72. M73.,M72.是比較小的球狀星團,M73.則是小型的疏散星團,拿下這兩個星體時,M30.剛升上來不久,還很低,此時已經慢慢接近天文曙光出現之時,要把握最後時機拿下它,所以要特別留意規劃M72. M73.之後引導向M30.的搜尋路徑。 7. 最後一個天體M30. 在曙光出現之前,M30將近會有10˚ 左右的仰角高度,只要你前面的天體都沒遺漏,M30將是你最後成敗的關鍵,平時練習時也要以它為重點之一,拿下它也就完成了全部賽程。在拿下前一區的最後目標M73.之後,就要開始留意導引星一一往前推進指向M30.的位置,才能有機會在低空擾流中提早發現它的蹤影,完成全部賽程。 七、結語 從事梅西爾馬拉松觀測,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困難,只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平常天候狀況好的時候,依照合適觀測的區塊多多練習,很容易就會上手的,而且可以享受那種〝自己手動搜尋〞的成就感。 台灣目前尚無一夜全數完成的觀測記錄,目前以去年(2007年)3月競賽時只找到85個M天體的未完全記錄,而創造全台第一位110個梅西爾星體馬拉松的完全觀測紀錄,就等你一起來努力開創了,期待梅西爾馬拉松賽時大家一起來玩喔! 作者/劉志安 親子觀星會活動組召集人 國內梅西爾馬拉松參賽經驗: 2006年梅西爾馬拉松記錄52個. 2007年梅西爾馬拉松記錄85個.(獲頒國內第一面梅西爾馬拉松認證獎牌) 2008年梅西爾馬拉松記錄90個.(獲頒第二面認證獎牌) 2008年4月1日福壽山農場個人紀錄102個. 2009年梅西爾馬拉松記錄102個.(獲頒第三面認證獎牌) 2010年梅西爾馬拉松記錄108個.(獲頒第四面獎牌) 2011年梅西爾馬拉松紀錄96個. (獲頒第五面獎牌) 2012年梅希爾馬拉松 ~~ 墾丁貓鼻頭天候不良,失敗! 2012年大屯山+大武崙個人紀錄 109 個. 參考資料 ※台灣梅西爾馬拉松競賽主辦單位:http://www.astro.org.tw/ ※梅西爾馬拉松網站:http://www.seds.org/messier/xtra/marathon/marathon.html ※Saguaro天文俱樂部:http://www.saguaroastro.org/ ※台北市天文協會 陶理事長網誌: http://blog.udn.com/taofanlin/3816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