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觀星論壇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NASA想要改變我們對適居帶的看法
NASA想要改變我們對適居帶的看法
2024-04-18 15:48:59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NASA想要改變我們對適居帶的看法  (閱讀 2717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17



« 於: 2016-02-15 21:53:31 »


NASA想要改變我們對適居帶的看法

==
地球行星適居性不是 100% ? 只有 82% 但是還是一堆生物阿
hzd=82%  
不過 地球 esi =1.0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474869.htm

地球的“宜居指数”居然只有82%  (這說是 hzd)

研究人员将表示,他们提出的行星“宜居指数”主要是用来帮助科学家们搜索系外行星生命的时候进行先后排序的。也就是说,在维持生命的可能性这一方面,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并非 100% 适合人类居住。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讽刺。因为地球是我们目前 100% 肯定有生命存在的行星。那么,为什么地球得不到最完美的评价呢?我们来来科学家们是怎么解释这个问题的。

来自华盛顿大学的天文学家罗里·巴尼斯表示:“基本上,我们失去的一些分数主要是因为地球太接近太阳了。我们实际上是接近于适居区域的内边缘,如果我们用我们现在的技术来看一看地球的话,我们会得出一个非常合理的结论——对于生命来说,地球有点太热了。”

罗里·巴尼斯和他的同事们去年就开发出了这个所谓的“宜居指数”,并且根据一些适居性影响因素来对太阳系外的行星进行了先后排序,其中包括了大气压力是否足够行星表面形成液态水、行星的坚固性如何以及它们能从宿主恒星身上吸收或者反射多少能量等等。

研究人员表示,当将上述这些细节都考虑在内的时候,地球的表现似乎还不错,但是,对于那些在遥远的外太空中观察我们的外星天文学家来说,地球还无法达到完美的程度,主要的原因在于地球离太阳真的太近了,这可能导致他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地球太过于接近可居住区域的过热内边缘。

行星適居性  Planetary habitability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A1%8C%E6%98%9F%E9%81%A9%E5%B1%85%E6%80%A7


2015就有消息
http://wechatinchina.com/thread-363476-1-1.html
美國一眾科學家的新研究成果令人類評估行星適居性的方法得到創新,人類勘探適居行星和外星生命的任務正變得更加容易。據報導,日前,華盛頓大學虛擬行星實驗室在羅裡·巴恩斯教授的帶領下提出一種方法,用以發現最有可能維持生命的太陽系外行星。據報導,目前已有1000個系外行星被確認可維持生命,有超過5000個系外行星作為候選,而它們大部分都是被美國航空太空局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
據報導,巴恩斯教授和他的團隊發明了「行星適居性指數」,該指數最終能給系外行星排出等級。在這一創新前,科學家們要探尋外星生命必須尋找圍繞恒星周圍的「適居帶」——該區域的大氣壓力恰好能令系外行星儲存液態水。但這種方法效率較低。
據報導,「適居性指數」將探測一個星體表面是否有較多巖石,然後考慮該星體離心率和反照率之間的關係。如果一個行星的反照率高,就會有更多的光被反射進太空,行星表面溫度則會變低。這種情況下,該系外行星必須縮小與恒星的距離,這樣才能吸收更多能量以維持生命。反之亦然。。
目前,最有可能發現生命的是KOI 3456.02行星,其適居性指數是0.955。位於第二位的是開普勒·442b行星,其適居性指數是0.836。而出乎意料的是,地球的適居性指數只有0.829,低於排在前兩位的系外行星。
科學家表示,理論和觀察會增加人類對系外行星的了解,屆時適居性指數將發揮更大威力。



potentially habitable exoplanet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potentially_habitable_exoplanets

Earth Similarity Index (ESI)  earth 應該是 1.0 吧

Standard Primary Habitability (SPH)
Habitable Zone Distance (HZD)  
Habitable Zone Composition (HZC)




* HEC_All_Confirmed_Kepler61b.jpg (71.02 KB, 640x360 - 已被閱讀 213 次.)

* exokepler_all_radperiod.png (163.33 KB, 1226x866 - 已被閱讀 203 次.)

* Intro_HZD.jpg (99.48 KB, 800x600 - 已被閱讀 217 次.)

* Habitability_of_Earth.png (119.34 KB, 695x346 - 已被閱讀 215 次.)

* esi-index-507.jpg (28.28 KB, 507x381 - 已被閱讀 181 次.)
« 最後編輯時間: 2018-03-13 09:30:50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17



« 回覆文章 #1 於: 2016-02-16 08:48:29 »

http://forum.kerbalspaceprogram.com/index.php?/topic/128013-potentially-habitable-exoplanets/&page=2

還有投票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17



« 回覆文章 #2 於: 2018-03-13 09:30:25 »

https://www.engadget.com/2018/03/11/nasa-habitable-zone-alien-life-sxsw/
NASA wants to change the way we think about the habitable zone

NASA想要改變我們對適居帶的看法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706131.htm
在我們傳統的視野之外,在地球或其他任何地方,擴展可居住區域的可能性非常大。”這是辛西婭·菲利普斯博士,
美國NASA JPL 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行星地質學家所說的。她目前正在執行一項任務,
研究木衛二。木衛二是木星的一顆冰衛星,其星球內部可能有一個海洋。要是海洋是液態的,再加上合適的溫度和碳物質,
那么星球內部就可能孕育生命。當然菲利普斯認為,除此之外,月球或其它行星也可能存在生命。

在SXSW, Phillips和NASA的一個小組討論了他們是如何在我們的太陽系內外尋找外星生命的。
事實證明,他們不一定是在尋找另一個地球。
菲利普斯說:“我們的太陽系只是一個例子,但有這么多不同的系統,它們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地球。
”“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一顆像地球一樣的行星。

近年來最令人興奮的發現之一是TRAPPIST-1系統,這是一組由7顆地球大小的行星組成的一組星球,
圍繞著一顆40光年遠的紅矮星運行。從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兩項研究得出結論,
紅矮星可能過于暗淡和寒冷,無法支持類似地球的生態系統,因此,在這些行星上找到生命的希望在2017年7月破滅。
在這種情況下,宜居帶離恒星的距離要比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要近得多,
這使得這些行星上的紫外線輻射量增加到了一個不適宜居住的水平。

至少,按地球標準來看是不適宜的。12月,在arXiV.org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提出了一個觀點,
即“宜居帶”在尋找外星生命時范圍過于狹窄。
這項研究的作者們說,研究人員很有可能在有地下海洋的冰凍行星上發現的生命。
當然,其生命形態可能不太像地球上的生物。

SXSW, Tiffany Kataria博士擴展了這個想法。
她認為,科學家不僅要研究寒冷行星的表面,還要看下面的奧秘。

潮汐加熱是這里的關鍵——這個過程通過圍繞太陽或行星運行的摩擦來加熱行星或月球的內部。
例如,土星的衛星之一“Io”,有數百個由潮汐加熱產生的火山。
這一軌道過程可能在Io和其他寒冷的衛星或行星的表面之下產生液態水,這是生命的前兆。
卡塔利亞說:“我們真的需要修改這個結構的外觀。”
“我們已經說過,‘可居住地帶’的定義是嚴格的(規則),但如果我們看看我們自己的地球,
就會發現許多不同的條件對生命的貢獻,而如果沒有這些標準,生命也會持續存下去。
« 最後編輯時間: 2018-03-13 09:34:02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17



« 回覆文章 #3 於: 2018-03-15 22:19:45 »

冰凍星球或仍然宜居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707229.htm
6.5亿年前,巨大的冰川从两极延伸到热带地区,从而将地球埋葬于存在了几百万年的冰封表面之下。更早之前也发生过类似事情:在地球历史上,这个“暗淡的蓝点”至少3次变成珍珠白的“雪球”

这些深度冻结带来了一个谜题:它们本应是致命的,但生命显然幸存了下来。地质证据表明,人类最早的微小祖先并未被冻死。同时,基因迹象表明,一系列单细胞生物体的分支在“雪球地球”外扩散。问题在于它们是如何做到的。

一项日前发表于预印本arXiv的研究或许提供了答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天文学专业研究生A. Adiv Paradise和同事对各种可能的雪球世界进行了建模,并且发现很多世界从未逃脱雪球状态。这些雪球世界拥有的火山数量以及接收的背景星光数量各不相同。极少出现火山活动的世界从未释放足够的二氧化碳来触发将其从低温“睡眠”中唤醒的全球变暖。但令人惊奇的是,很多世界还支撑了一块块未被冻结的陆地。其中一些地方保持着干燥,比如位于南极的麦克默多干河谷,但其他地方发展出水文循环系统,从而使液态水聚集起来并且流经它们的表面。

这种绿洲是雪球世界如何保持宜居的一种可能解释。同时,该研究结果不但能描述地球,还能描述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发现的很多行星。“此前我们可能认为雪球并不宜居,但忽略了可能有一些生命存在的事实。”论文共同作者、多伦多大学天体物理学家Diana Valencia表示。

    的确,最新发现同此前关于地球历史中最近一次冰封事件的研究相一致。2015年,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冰川学家Douglas Benn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地球气候对其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变化非常敏感,从而导致冰原前进和退缩的循环。后者使湖泊蓄积水分、河水流动以及简单的微生物生命繁盛,即便是在雪球事件期间。Benn和同事在其创建的地球气候计算机模型中发现了这种循环,并且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特群岛发现了沉积层。该研究表明,最后一次出现的雪球地球并非被完全“深度冻结”—— 一片片无冰陆地在河水流过的地方存在,并因此成为关键的“避难所”。生命在那里持续,直到更加有利的条件重新出现。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17



« 回覆文章 #4 於: 2018-03-19 10:11:08 »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38794/hear-signals-aliens-theyre-probably-long-gone/

 Drake Equation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