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觀星會

討論區 => 天文新知 => 主題作者是: peter 於 2017-11-10 12:24:38



主題: 僵屍超新星 iPTF14hls 科學家發現亮度變化驚人的超新星爆炸
作者: peter2017-11-10 12:24:38
科學家發現亮度變化驚人的超新星爆炸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668977.htm

天文学家最早于2014年观测到这一现象,此后,美国加州拉斯昆布瑞天文台(Las Cumbres Observatory)的科学家便一直利用圣地亚哥附近的中期帕洛玛瞬变现象工厂望远镜进行研究。
该事件被命名为iPTF14hls 。2015年1月,iPTF14hls被列为II-P型超新星,即大型恒星迅速坍缩、发生剧烈爆炸的产物。这类超新星爆发会发出极具辨识度的耀眼闪光,通常可持续100天左右。超过130天的超新星极为罕见。

但iPTF14hls的亮度已经保持了近两年时间(600天),且亮度一直在变化,变动程度有时高至50%,就好像它一直在反复爆发一样。并且它的演变速度似乎也较慢,只有此类超新星正常速度的十分之一。

不仅如此,该研究团队获取的望远镜图像还显示,1954年在同一位置上也许也发生过一系列爆炸。就我们所知,超新星只会爆发一次,亮度维持数月之后再逐渐黯淡下去。但iPTF14hls已经至少经历了两次爆炸,中间相隔60年。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7/1110/a8f328d98b336d3.jpg)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7/1110/68cd5de0c182365.jpg)


主題: 回覆: 僵屍超新星 iPTF14hls
作者: peter2017-11-10 12:26:35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11/171108131839.htm

(https://www.sciencedaily.com/images/2017/11/171108131839_1_540x360.jpg)

This is an artist's impression of a Supernova.
Credit: NASA/ESA/G. BACON (STSci)



主題: 回覆: 僵屍超新星 iPTF14hls 科學家發現亮度變化驚人的超新星爆炸
作者: peter2017-11-11 13:00:50
https://chinese.engadget.com/2017/11/10/star-has-gone-supernova-multiple-times/

爆炸後的高亮度維持超過 600 天之久,而且有證據指出它在 1954 年曾爆發過。


主題: 回覆: 僵屍超新星 iPTF14hls 科學家發現亮度變化驚人的超新星爆炸
作者: peter2017-11-14 07:37:48
https://technews.tw/2017/11/13/supernova-iptf14hls-star-ppi-neutron-star-magnetar-zombie/

超新星爆炸之後就該邁入死亡,但一個國際天文團隊最近在距離地球約 5 億光年處發現 1 顆「屍變」的超新星,於過去半個世紀內多次自爆、滿血復活再自爆,完全混淆科學家對現有超新星生命週期的理解。研究團隊初步假設,不會死亡的超新星可能與大小有關,以致傳統的死亡理論不適用這個龐然大物。超新星(supernova)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這種垂死前的掙扎極其刺眼,過程中突發的電磁輻射能照亮所在的整個星系,並持續幾週至幾個月才逐漸衰減為不可見。期間,一顆超新星發出的輻射能量可與太陽一生輻射能量的總和相當,且超新星爆炸,甚至有可能促成類似太陽系的形成。

通常超新星爆炸後的亮光會在 100 天內消失,有些可能持續超過 130 天,但非常罕見。不過來自夏威夷凱克天文台(Keck Observatory)的科學家最近發現異乎規則的現象,名為「iPTF14hls」的超新星從 2014 年觀測至今,3 年內至少經歷過 5 次死亡、復活的屍變過程,亮光持續了近 600 天。

2014 年 9 月,位於聖地牙哥的望遠鏡觀測到「iPTF14hls」超新星爆炸,科學家按照基本流程對其光線進行分析以了解爆炸物質的化學成分,並將之歸類為常見的「II-P 型超新星」,即在光譜分析中,最大亮度之後的光度下降曲線會出現「高原區」,視星等會維持幾個月穩定不變,然後才繼續下降。一切都很正常,直到幾個月後,凱克天文台的科學家發現這顆黯淡的超新星又重新變得明亮。

科學家有感不尋常而回頭翻閱舊資料,驚訝發現在 1954 年時,同一地點就已有超新星爆炸紀錄,1993 年的數據它看起來更似乎「已經消失」,直到 2014 年再次劃亮星空,這代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超新星不斷重複吸收物質、崩潰爆炸的過程。這項研究已發表在《自然》期刊。

據《Space.com》報導,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天體物理學家史蒂芬‧沃斯利(Steven Woosley)解釋這種現象可能有兩種假設:第一種是涉及愛因斯坦質能互換公式 E = mc² 的脈動對不穩定(pulsation pair instability,PPI)超新星,可解釋「iPTF14hls」持續發光的現象,但無法解釋「iPTF14hls」的巨大能量從何而來。

第二種則認為該恆星質量是太陽的 20~30 倍,經歷爆炸後凝結成被稱為「磁星」的中子星,每秒旋轉 1,000 次的中子星可產生高達 1014~15 倍地球強度的磁場,在旋轉數月後源源不絕釋放出能量。但磁星的假設也不完全吻合,它無法解釋「iPTF14hls」亮度的峰值。

就目前而言,這顆超新星恆星的身分仍是謎,但這可能也暗示許多超新星其實都是「殭屍」,已經保存在檔案紀錄裡,只等天文學家再次觀測到它們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