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會員專區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公元185年12月7日出現 中平客星是超新星 SN185 或是 彗星 在天空閃耀達八個月之久??
公元185年12月7日出現 中平客星是超新星 SN185 或是 彗星 在天空閃耀達八個月之久??
2024-04-20 16:02:19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公元185年12月7日出現 中平客星是超新星 SN185 或是 彗星 在天空閃耀達八個月之久??  (閱讀 1284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37



« 於: 2015-12-08 22:50:47 »

http://history.pansci.asia/post/134661176405/%E7%A7%91%E5%AD%B8%E5%8F%B2%E4%B8%8A%E7%9A%84%E4%BB%8A%E5%A4%A9127%E9%A6%96%E5%BA%A6%E7%99%BC%E7%8F%BE%E8%B6%85%E6%96%B0%E6%98%9F


那麼人類最早何時發現超新星?答案可能會出乎你意料之外:人類史上最早留下超新星的觀測紀錄的是將近一千九百年前的中國人。《後漢書·天文志》記載:「中平二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門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後年六月消。」東漢的天文學家於公元185年12月7日,在圓規座與半人馬座之間的南門二附近,所看到的這顆「客星」,正是編號SN185(代表於公元185年出現)的超新星,它在天空閃耀達八個月之久。

之所以能確定它是超新星,除了所描述的特徵吻合外,最重要的是後來天文學家在它的方位附近發現超新星的殘骸。他們根據殘骸的大小與爆炸時的脫離速度反推它形成的時間,恰約是在兩千年前,符合史書記載的時間。

公元393年,東晉的天文學家又觀測到一顆超新星SN393──它的遺骸也有找到。其它在公元369年、386年、437年、827年、902年也都有疑似超新星的觀測紀錄,但因尚未發現相對應的殘骸,仍無法確定。西方國家要等到公元1000年以後才有類似的紀錄。天文觀測又是一個中國原本領先,後來卻遠遠落後的例子,實在令人嘆息!

==

http://hss.nthu.edu.tw/~ylh/abstract.php?paper_serial=138


查下更多文章

==


http://blog.xuite.net/chiuyunju/twblog/119265528-%E6%9D%B1%E6%BC%A2%E5%A4%A9%E6%9C%89%E7%95%B0%E8%B1%A1+NASA%E8%A7%A3%E8%AC%8E

201110252115東漢天有異象 NASA解謎   

「中平二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門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後年六月消。」(晉司馬彪「續漢書‧天文志」)

東漢中平年係孝靈帝執政,中平二年十月癸亥(西元185年12月7日),發現的顆客星,稱之為中平客星。目前大家均以為是我們銀河系最早記載於史書的超新星,黃一農在1988年撰文論證此星實為一彗星。(參考資料:黃一農:東漢中平客星——歷史上最早的超新星記載? 科學月刊222期,1988年6月 )

這顆星,看來是超新星,不是彗星囉?

研究主要作者、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orth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天文學家威廉斯(BrianWilliams)表示:「這顆超新星殘骸變得超大、超快。」這份新研究在「天文物理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網路版細述望遠鏡觀測結果。

「這顆將近2000年前被觀測到的超新星比我們預期大了2到3倍。現在終於找到原因。」

西元185年,中國天文學家觀測到1顆神秘的「客星」突然現身天際,照耀夜空大約8個月。到了1960年代,科學家已經確認這個神秘物體正是人類記載的第1顆超新星



==


http://blog.ylib.com/lyingjazz/Archives/2009/02/20/8958

《續漢書‧天文志下》中記載:

  (漢孝靈帝)中平二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門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後年六月消。

  這條紀錄之所以引起今人的關注,肇因於D.H.Clark 和F.R.Stephenson的發現,指出半人馬座α星附近有個超新星遺址──RCW 86,而這個遺址就是大約二千年前司馬彪《續漢書‧天文志》裏的「中平客星」。

  此一「發現」發表於1977年,時至今日,這個理論似乎已被天文學界廣為接受,如果《續漢書》中的「中平客星」確定為超新星的話,那便是現今人類史上最早的超新星紀錄,無疑對今後天文學的知識與理論基礎的發展會是一大助益,然而事實真是如此?

  〈RCW 86--最古老的超新星紀錄〉這篇刊載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上的專文,其中寫道:

  中國後漢書天文志中指出:漢靈帝中平二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門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後年六月消」,顯示這顆「新星」非常明亮,而且幾乎不閃爍、位置也沒移動,不像是彗星;此外,亮度花了8個月左右才消退,與現代超新星觀測相符,所以天文考古學家本來就懷疑這是一筆超新星的紀錄。

然而對照《續漢書‧天文志》中原來的意思,這段文字只說對了一小部分,其餘都是「望文生義」式的胡扯。

  按《說文解字‧第六篇下》:「出,進也。」清‧段玉裁注云:「本謂艸木,引申為凡生長之偁;又凡言外出,為內入之反。」即是說「出」字原是和「入」字作為相對的意思,那麼「出南門中」用白話說就是「自南門二亮星之間而出」,此「出」字相當於「離開」,因此這顆「客星」絕非如〈RCW 86--最古老的超新星紀錄〉所說的:「位置也沒移動」。

  之所以會認定「中平客星」的位置沒有移動,看來是把「出」字解釋成「出現」了;但是按古人語法上的習慣,若是要表達「出現」意思的話,會用「見」(現)或「在」字,在《續漢書‧天文志》諸條記錄中,單獨出現「見」字的有:

  (漢光武帝建武)十五年正月丁未,彗星見昴,稍西北行入營室,犯離宮,三月乙未,至東壁滅,見四十九日。/這顆彗星「出現」在昴宿,漸往西北而行,穿過營室,經過離宮,在東壁消失,「出現」的時間共四十九天。

  三十年閏月甲午,水在東井二十度,生白氣,東南指,炎長五尺,為慧,東北行,至紫宮西藩止,五月甲子不見,凡見三十一日。/「不見」:看不見了,也就是「不出現」;這顆彗星「出現」於天空總共三十一日。。

  三十一年七月戊午,火在輿鬼一度,入鬼中,出尸星南半度,十月己亥,犯軒轅大星。又七星閒有客星,炎二尺所,西南行,至明年二月二十二日,在輿鬼東北六尺所滅,凡見百一十三日。/「出現」的時間共一一三天;凡:總共。

  (漢孝明帝永平)八年六月壬午,長星出柳、張三十七度,犯軒轅,刺天船,陵太微,氣至上陛,凡見五十六日去。/「出現」共五十六天。

  九年正月戊申,客星出牽牛,長八尺,歷建星至房南,滅見至五十日。/從「出現」到不見(滅)有五十天。

  十六年正月丁丑,歲星犯房右驂,北第一星不見,辛巳乃見。/《古今注》:「正月丁未,月犯房。」即是說青龍七宿之一的房宿,北方第一顆星因月光遮蔽的緣故,看「不見」了,直到四日後才「出現」。

  (孝安帝永初五年)十一月甲午,客星見西方,己亥在虛、危,南至胃、昴。/客星「出現」在西方。

  (延光三年)十一月,客星見天巿。/客星「出現」在「天市」。

  (孝順帝永和)六年二月丁巳,彗星見東方,長六七尺,色青白,西南指營室及墳墓星。/彗星「出現」在東方。

  (孝桓帝建和三年)乙丑,彗星芒長五尺,見天巿中,東南指,色黃白,九月戊辰不見。/彗星「出現」在「天市」中,三天後不見。

  元嘉元年二月戊子,太白晝見。永興二年閏月丁酉,太白晝見。/金星在大白天「出現」。

  孝獻(帝)初平二年九月,蚩尤旗見,長十餘丈,色白,出角、亢之南。/天空「出現」蚩尤旗。──「蚩尤旗」長得像彗星,可是尾巴卻捲曲的星體,《史記‧天官書》:「蚩尤之旗,類慧而後曲,象旗,見則王者征伐四方。」《呂氏春秋‧夏紀》:「有其狀若眾植華以長,黃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旍。」《隋書‧天文志》:「旋星,散為蚩尤旗。」「蚩尤旗如箕,可長三丈,末有星。」

  另外《續漢書》中,用「在」字表示「出現」的例子有:

  (王莽地皇)四年秋,太白在太微中,燭地如月光。/金星「出現」在太微星垣之中。

  (漢光武帝建武)十五年正月丁未,彗星見昴…………注曰:「炎長三丈。韓揚占曰:『在昴,大國起兵也。』」/彗星「出現」在昴宿,為大國起兵之兆。

  (孝章帝建初)元年,正月丁巳,太白在昴西一尺。/金星「出現」在昴宿西方一尺處。

  元和二年四月丁巳,客星晨出東方,在胃八度,/客星「出現」在胃宿八度之處。

  (孝和帝永元)五年四月癸巳,太白、熒惑、辰星俱在東井。/金星、火星、水星一起「出現」在東井。

  (孝安帝永初元年)八月戊申,客星在東井、弧星西南。心為天子明堂,熒惑逆行守之,為反臣。客星在東井,為大水。/客星「出現」在東井、弧星西南處;客星「出現」在東井,為大水之兆。

  (孝桓帝)延熹四年……。五月辛酉,客星在營室,稍順行,生芒長五尺所,至心一度,轉為彗。/客星「出現」在營室,隨著運行漸漸長出了芒尾,到了心宿一度的地方時,變成了標準的彗星狀態。

  接下來,在說「出」字之前,先舉《續漢書‧天文志》中單寫「入」字之條文:

  (漢光武帝建武)十五年正月丁未,彗星見昴,稍西北行入營室,犯離宮,三月乙未,至東壁滅,見四十九日。/彗星出現在昴宿,漸向西北而行,「進入」營室。

  (漢孝明帝永平)十五年十一月乙丑,太白入月中,為大將戮,人主亡,不出三年。後三年,孝明帝崩。/金星運行「進入」月球光亮範圍之內,隱沒在月光之中。

  (孝安帝永初)三年正月庚戌,月犯心後星。己亥,太白入斗中。──《古今注》曰:「三月壬寅,熒惑入輿鬼中。五月丙寅,太白入畢中。」/金星「進入」北斗星座中;《古今注》:火星進入朱雀鬼宿星座,金星進入白虎畢宿星座。

  最後一條紀錄,即孝順帝永建六年四月時:「熒惑入太微中,犯左、右執法西北方六寸所。」其中「熒惑入太微中」一詞,和漢靈帝中平二年時的「客星出南門中」豈不正相對?「熒惑」即火星,「熒惑入太微中」就是說:火星運行「進入」太微星垣之中,倒過來說,即:客星從南門之中運行而出,不正是:「客星出南門中」?

  其次為為「出」、「入」二字並列出現者,從文義中更可看出「出」字的用法:

  (漢光武帝建武)十年三月癸卯,流星如月,從太微出,入北斗魁第六星,色白。旁有小星射者十餘枚,滅則有聲如雷,食頃止。……十二月己亥,大流星如缶,出柳西南入軫。/流星從太微而出,往北斗而入,在北斗第六星武曲星處消失;大流星自朱雀中之柳宿而出,向西南進入軫宿星座。

  (漢孝明帝永平)十八年六月己未,彗星出張,長三尺,轉在郎將,南入太微,皆屬張。/彗星自朱雀張宿而出,向南進入太微之中。

  (孝章帝建初)元年,……八月庚寅,彗星出天市,長二尺所,稍行入牽牛三度,積四十日稍滅。太白在昴為邊兵,彗星出天市為外軍,牽牛為吳、越。/彗星從天市而出,漸行進入牽牛星座。

  (二年)十二月戊寅,彗星出婁三度,長八九尺,稍入紫宮中,百六日稍滅。/彗星自白虎婁宿三度而出,逐漸進入紫宮星座之中。

  元和二年四月丁巳,客星晨出東方,在胃八度,長三尺,歷閣道入紫宮,留四十日滅。/客星清晨自東方而出,出現位置在白虎胃宿八度處,經過閣道,進入紫宮,四十天後消失。此處同時出現「出」、「在」、「入」三字,可以看見古人用字之筆法。

  (孝安帝)延光二年八月己亥,熒惑出太微端門。三年二月辛未,太白犯昴。五月癸丑,太白入畢。九月壬寅,鎮星犯左執法。四年,太白入輿鬼中。六月壬辰,太白出太微。九月甲子,太白入斗口中。十一月,客星見天巿。/其中可以看到:金星於六月時自太微而出,九月進入北斗斗口之中,十一月,有客星出現在天市;這裏「出」、「入」、「見」三字於一處出現,對應關係顯然易見。

  (孝靈帝嘉平)二年四月,有星出文昌,入紫宮,蛇行,有首尾無身,赤色,有光炤垣牆。/有星自文昌而出,進入紫宮。

  光和元年……八月,彗星出亢北,入天巿中,長數尺,稍長至五六丈,赤色,經歷十餘宿,八十餘日,乃消於天菀中。/彗星自青龍亢宿北方而出,進入天市之中。

  五年……七月,彗星出三台下,東行入太微,至太子、幸臣,二十餘日而消。/彗星自三台星座下方而出,向東而行進入太微。

  (中平)五年二月,彗星出奎,逆行入紫宮,後三出,六十餘日乃消。六月丁卯,客星如三升碗,出貫索,西南行入天市,至尾而消。/彗星自白虎奎宿而出,逆行進入紫宮;客星自貫索而出,向西南而行進入天市。

  (孝獻帝初平)四年十月,孛星出兩角閒,東北行入天市中而滅。/孛星(彗星)自角宿二星間而出,向東北運行進入天市中消失。

  接下來則是「出」字單獨出現的紀錄:

  (漢孝明帝永平)三年六月丁卯,彗星出天船北,長二尺所,稍北行至亢南,見三十五日去。天船為水,彗出之為大水。是歲伊、雒水溢,到津城門,壞伊橋;郡七縣三十二皆大水。/彗星自天船之北而出,逐漸往北行至青龍亢宿南方;天船為水之象徵,有彗星自天船而出,即是大水之徵兆。

  四年八月辛酉,客星出梗河,西北指貫索,七十日去。/有客星自梗河而出,往西北向貫索而去。

  七年正月戊子,流星大如杯,從織女西行,光照地。織女,天之真女,流星出之,女主憂。其月癸卯,光烈皇后崩。/有流星自織女星座而出,於女主不利。

  八年六月壬午,長星出柳、張三十七度,犯軒轅,刺天船,陵太微,氣至上陛,凡見五十六日去。/有長星出自朱雀柳宿、張宿三十七度之處而出,經過軒轅、天船、太微,再到上陛,共出現五十六日。

  九年正月戊申,客星出牽牛,長八尺,歷建星至房南,滅見至五十日。/客星自牽牛星座而出,經過建星而後來至青龍房宿之南,從出現到消失有五十日。

  十四年正月戊子,客星出昴,六十日,在軒轅右角稍滅。/客星自白虎昴宿而出,六十日後,在軒轅星座右角逐漸消失。

  (孝和帝永元)十三年十一月乙丑,軒轅第四星閒有小客星,色青黃。軒轅為後宮,星出之,為矢勢。/小客星自軒轅座而出,「為矢勢」:形狀像箭矢,可見這顆客星是小型彗星。

  十六年四月丁未,紫宮中生白氣如粉絮。戊午,客星出紫宮西行至昴,五月壬申滅。/客星自紫宮而出,西行至白虎昴宿。

  (孝靈帝光和)三年冬,彗星出狼、弧,東行至于張乃去。/彗星自天狼、弧矢星座之間而出,東行走到朱雀張宿然後消失。

  (建安)二十三年三月,孛星晨見東方二十餘日,夕出西方,犯歷五車、東井、五諸侯、文昌、軒轅、后妃、太微,鋒炎指帝坐。占曰:「除舊布新之象也。」/孛星清晨時出現於東方有二十幾天之久,而後改在黃昏時自西方而出,經過五車、東井……等諸星座。

  以上九條紀錄,「出」字無不是作「入」字的相對意思解釋,而且都有清楚的運行軌跡可見;再對照到同時出現「出」字、「入」字的紀錄,以及作「出現」解的「見」字、「在」字條文,「中平客星」的「出南門中」的「出」字,究竟是什麼意思,也就顯而易見了。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